【全文】防疫保單慘賠600億 4金控重傷獲利大縮水

財經事
By 鏡週刊
發布時間:2022-07-23 11:28:59

防疫保單之亂,讓國內12家產險業者面臨史上最大理賠潮,今年賠償金將上看600億元。本刊調查,包括國泰金、富邦金、中信金和兆豐金在內的4大金控,上半年獲利因此少了近110億元,龍頭富邦產險6月理賠金更吃掉集團金雞母富邦人壽近半獲利,防疫保單理賠成為產險業財務大洞,各金控全繃緊神經、增資應戰。

24小時最熱

防疫保單之亂持續延燒,最近又因理賠速度過慢,保戶抱怨聲浪四起。「收錢很快,理賠很慢,5月底送件申請理賠,現在都7月了,理賠金還沒下來,打電話去問,也只說會盡快處理。」2個多月前全家染疫的張先生抱怨。

疫情增溫讓防疫保單慘賠,導致國內4大金控上半年獲利少了近110億元,讓金控大老闆們個個臉綠。

承保慘賠 風控有問題

不只龜速理賠惹毛保戶,本刊調查,國內推出防疫保單的12家產險業者,正面臨史上最大理賠風暴。金管會統計,截至上週二(12日),國內防疫險申請理賠數量逾57萬件,理賠金額更超過205億元,幾乎是防疫保單收入的5倍。

但業者要面對的理賠高峰尚未到來,金融業者估計,若以理賠率25%計算,國內產險業要付出的理賠金將高達616億元,其中,又以國泰金、富邦金、中信金和兆豐金這四大金控受創最重,旗下產險公司的理賠金額合計恐將超過350億元。

本刊調查,過去大賺的四大金控,今年獲利遭防疫險拖累,全因產險的風險控管出了大問題。一位金融圈高層對本刊直言:「去年下半年國際再保公司就已陸續緊縮額度,不願提供國內產險業者防疫保單的再保服務,國內產險業者卻短視近利,完全忽略去年泰國16家賣防疫保單的業者,已有4家倒閉的事實,風險控管出問題,也難怪可能會賠超過600億元。」

去年防疫保單熱賣,民眾大排長龍搶買。

龍頭重傷 動用救命錢

面對國內產險史上最大的理賠危機,首當其衝的就是龍頭富邦產險,攤開富邦金財報,6月富邦金旗下最賺錢的富邦人壽獲利115億元,富邦產卻因防疫保單虧損55億元,等於富邦人壽一半的獲利都拿去賠防疫保單。

據了解,此次富邦產險成了最慘受災戶,主要和其防疫保單市占最高,以及保單設計有關,「除了保防疫險外,我們還有保疫苗險,一旦確診,就能領到防疫險,以及疫苗險突破性感染的理賠金,若一家四口都被傳染,一口氣最少能領到60萬元的賠償。」1名富邦產險的保戶陳太太透露。

今年4月中,政府防疫政策轉向,從清零改採共存後,國內染疫人數激增,防疫保單爆量大賣;富邦產險眼見政策轉向、風險提高,宣布停售防疫險保單,其他業者也跟進,引發民眾反彈。金管會在輿論壓力下,要求產險業者認帳,主委黃天牧還撂重話,要求保險公司不能「跋歹筊(詐賭)」。

產險業者眼見防疫政策轉向,停售防疫保單,遭立委重砲抨擊。

富邦產險最後選擇苦吞,為彌補缺口,還動用被視為救命錢的準備金100億元,讓向來以穩坐金控獲利王為榮的蔡明忠、蔡明興大為光火。事實上,去年富邦產險賺逾2個股本,每股獲利超過21.5,大賺的原因之一就是防疫險與疫苗險熱賣,光簽約保費就超過40億元,總計賣出380萬件,等於全台有一半的防疫保單都由富邦產險承保。

沒想到去年大賺的防疫保單,今年變成賠錢貨,富邦產董事長陳伯燿、總經理賴榮崇、副總經理陳維格也因此打算請辭,「大董(蔡明忠)、二董(蔡明興)雖不高興,覺得專業經理人風險控管出問題,但防疫險問題還沒解決,先處理完再說。」富邦金內部透露。

" src=

虧損難補 增資度危機

不只龍頭富邦產險虧很大,產險二哥國泰產險也是受害者之一,「國泰產險上半年虧損23億元,已提存準備金41億元,以填補防疫保單缺口。」國泰金財務長陳晏如表示。

除了動用救命錢,國泰產險6月初也一口氣增資100億元因應,「產險過去5年每年賺不到10億元,是產險成立以來最大的危機,產險總經理(陳萬祥)被蔡董(蔡宏圖)叫去痛罵超過1小時,風險管理沒落實。」國泰金內部透露。

中信金也同樣中槍,旗下孫公司中信產險也因防疫險大虧,6月防疫保單理賠金額大增到34億元,讓子公司台灣人壽6月獲利不到1億元。中信金財務長邱雅玲坦言,受防疫保單理賠所致,「台壽6月底已通過增資40億元,不排除第2次增資。」

公股資優生兆豐金也受拖累,兆豐產險直接虧掉一個股本,兆豐金6月獲利在公股金控中吊車尾,「雖有一半防疫保單由再保公司承攬,但這一塊(防疫保單理賠)對我們很傷。」兆豐金董座張兆順氣噗噗地說。

張兆順表示,為填補防疫保單缺口,6月底已提撥48億元準備金,「還看不到理賠高峰,現在擔心變種病毒添變數,增加確診率,疫情擴大就得增資。」至於增資金額,還有待精算。

和泰產險 賣房產變現

張兆順大吐苦水說,由於政府政策轉向,從清零改走共存後,「兆豐產停售防疫保單前爆大量,3天內湧入超過30萬件,為配合政府政策全都從寬認定,才導致6月獲利大縮水。」

不止4家金控獲利慘遭防疫保單侵蝕,國內二大車廠和泰、裕隆集團轉投資的和泰產險、新安東京產險也因防疫保單重創,向金管會提出增資計畫。金融圈預估,和泰產險理賠金估達151億元,新安東京則約113億元。

和泰集團旗下和泰產險,賣不動產賠防疫保單,總經理莊瑞德也因此去職。

因應防疫保單理賠,和泰產險上週四(14日)決定出售不動產變現,還成為國內第一家總經理因防疫保單下台的產險業者,「去年3月莊瑞德才接任,1年多就下台,應是和防疫保單虧損有關。」產險業者分析。

國內再保公司也遭衝擊,中再保8月10日將開臨時股東會,提高資本額,以因應防疫保單衝擊,中再保不願透露實際增資金額,只強調仍在估算。防疫保單之亂,不僅重傷產險聲譽,更傷及金控母體,業者應記取教訓。

" src=

【全文】誤踩網路愛情陷阱 連靜雯遭幽靈男友詐騙3千萬

【全文】狠殺友人盜領現金 菲籍女移工因愛貓俯首認罪

鏡週刊 防疫保單 金控 慘賠

最新消息

【全文】全球上演螢幕變形記 奇景低調稱霸車用面板IC

財經事
鏡週刊
發布時間:2022-07-23 15:28:59

15年前,汽車內幾乎1塊面板都沒有,如今跨入電動車時代,儀表板、中控台,甚至是空調、車窗控制鈕,都被面板取代,一舉躍升成汽車座艙主角,讓驅動IC大廠紛紛將其視為「成長最快的領域」。

24小時最熱

奇景光電早於17年前就押注在車用驅動IC,憑著一股衝勁投入研發,如今市占超過4成,不僅稱霸全球,更一舉躍升全球第10大IC設計廠,本刊專訪十分低調的執行長吳炳昌,他笑說:「回想起來,這根本是奇蹟。」

1年前,全球豪華汽車品牌賓士(Mercedes Benz)立下將於2025年,轉型成「純電動車品牌」的目標;今年1月,更風風火火地發表了史上最強的電動概念車—VISION EQXX,吸引全球車迷矚目。

奇景光電早於17年前就押注在車用驅動IC,憑著一股衝勁投入研發,如今市占超過4成,稱霸全球。(翻攝自芯智訊官網)

奇景光電小檔案
  • 董事長:吳炳昇
  • 執行長:吳炳昌
  • 成立時間:2001年6月
  • 資本額(新台幣):14.17億元
  • 2021年營收:15.47億美元
  • 2021年EPS:2.5美元
  • 主要產品/內容:驅動 IC、 觸控 IC、時序控制器、晶圓級光學元件和CMOS 影像感測器模組

四成市占率 持續高成長

VISION EQXX的奢華座艙,方向盤後方的儀表板不見了,正、副座中間載滿各式實體按鈕的中控台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形狀奇特,橫跨二側A柱「長」達47.5吋的8K面板,將所有資訊集結其中、一覽無遺,彷彿宣告著靠「傳統機械構造」控制各項功能的時代,即將結束。

事實上,這樣的「螢幕變形記」正在每間車廠上演。

市調機構Omdia統計,2021年車用面板,共計出貨1.88億片,成長幅度達26.2%,預估今年將持續增加至2.07億片,成長率約10.1%。然而,每一塊面板要正常運轉,都得靠藏在內部的驅動IC「點亮」,隨著尺寸加大、解析度攀升,需要的驅動IC數量也水漲船高。

回憶起奇景光電進軍車用面板驅動IC的過往,素來十分低調的執行長吳炳昌笑說:「這根本是奇蹟!」

「一塊面板需要很多驅動IC(Driver IC),市場成長空間非常大!」奇景光電(以下簡稱奇景)執行長吳炳昌接受本刊專訪時說道。

奇景在這波車用面板興起浪潮中,早早就嗅到商機,不但耕耘有成,更以出貨量超過4成的市占率,一舉拿下全球車用驅動IC龍頭。如今,隨著2021年車用面板需求激增,相關業務已超越手機與平板,成為奇景最大營收來源(占比逾30%),造就奇景年營收突破15.47億美元,一舉躍升為全球第十大IC設計大廠。

小辭典:驅動IC

驅動IC(Driver IC)是液晶顯示器的關鍵基礎零件,功能是輸出需要的電壓至像素,換句話說,小至手機、大到電視,各式螢幕都需要驅動IC才能顯示影像。一塊螢幕愈大、解析度愈高,需要的驅動IC就愈多,過去最大市場在消費性電子產品上,如今車載成為一大高成長新領域。

關鍵起步早 擁先進優勢

提起奇景,或許大眾對這間早在16年前便遠赴美國那斯達克(Nasdaq)上市的台廠,有些陌生。素來低調,不愛走尋常路,總是默默鑽研創新技術的奇景於2001年成立,從只有十幾人的公司,一路擴展至全球約2千名員工,技術獲得谷歌(Google)認可,以奇景的微型顯示技術,推出轟動國際的AR(擴增實境)眼鏡Google Glass。

一向不愛曝光的吳炳昌,罕見地接受本刊專訪。在奇景的台北辦公室拍照時,桌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車用螢幕:集結儀表板和中控台的超長雙聯螢幕、最新抬頭顯示器,甚至連調控冷氣和音響大小的旋鈕,都變成了一顆圓形面板,這些產品都已開始量產,全搭載奇景的驅動IC。

福斯集團(VAG)旗下的Volkswagen、Audi、Porsche,將多數車用面板驅動IC訂單交給奇景。

從頂尖超跑法拉利(Ferrari)、藍寶堅尼(Lamborghini)等,到BMW、賓士等豪華車品牌,以及絕大多數陸系車廠都是奇景的客戶。而全球前三大汽車製造商福斯集團(VAG)旗下的福斯(Volkswagen)、奧迪(Audi)、保時捷(Porsche),更是將多數車用驅動IC訂單交給奇景。堅強的客戶陣容,說明奇景的實力,「幾乎很少有車廠沒有用到我們的產品。」吳炳昌說道。

談起奇景如何建立車用驅動IC帝國,吳炳昌思考了一番後,覺得關鍵可能是比多數同業起步早,2005年就開始投入車用市場,擁有「先進」優勢。

「我們一直都耐心耕耘冷門、創新的東西。但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是頭殼壞掉了吧?那年車子上幾乎沒有面板,我們公司規模也不大,資源很有限,但一心就栽進去做車用。」吳炳昌嘴上雖自嘲,但臉上表情卻難掩興奮與笑意。

奇景光電執行長吳炳昌(右)秀出30.4吋的6K前裝螢幕機構,並親自解釋,至少得用上6顆驅動IC。

那一年,吳炳昌因緣際會聽到車廠談起對未來螢幕的想像,「現在回想起來,20年前他們描繪就滿準的!我當時覺得不得了,若真的發展起來會很驚人。」於是他親自逐一拜訪Tier 1(車用一級供應商),讓天馬行空的描繪「更具體」,說服自己這是一個有潛力,能投入資源的新市場。

平台標準化 對手也跟進

但是當時車用驅動IC市場幾乎被日本半導體大廠壟斷,且100個車廠有100種想法,提出的造型設計、解析度、尺寸大小與傳輸介面都不盡相同,不僅規格混亂、備料複雜,連驗證的流程都相當繁瑣冗長,只能以費工耗時的ASIC(客製化IC)來供應。

即便和日廠資源差距懸殊,只能在競爭者後面追著跑,吳炳昌仍在隔年(2006年)就開出車用IC解決方案,並且送樣、認證接著供應,辛苦換來不錯的評價,讓Tier 1和車廠對奇景這一個新進者留下印象。

驅動IC大廠和面板廠密不可分,過去主力在電視、手機等消費性產品,車用成為一大新興領域。

2012年,奇景經營團隊突發奇想,為公司迎來改變市場生態的機會。

「做ASIC累個半死。於是團隊想出一個很聰明的辦法—將IC平台標準化。設計一組通用IC,經選用排列組合後就可以支援不同規格、不同需求的面板。」事隔多年,談起此事仍令吳炳昌津津樂道。

奇景提出業界從未有過的概念及做法,但從車廠到Tier 1、面板廠都怕被奇景綁死;因此,吳炳昌只要跟客戶開會,便不厭其煩地遊說對方,採用通用標準化IC,可以帶來大幅減少開發和量產成本、交貨穩定等好處,且只要通過驗證一次,下次再採用在新車上,流程就容易得多。

最後,吳炳昌成功說服了客戶。1間、2間、3間⋯漸漸愈來愈多車廠採用,「對手後來覺得不對勁,也開始跟著我們走,做兼容奇景規格的IC,但為時已晚,奇景市占率飆升很快,一舉躍升世界第1。」吳炳昌說。

2016年,陸系面板廠以「後進者」之姿,與日、韓、台系面板廠競爭車用市場。吳炳昌指出,身為「後進者」,要快速分食大餅,只能選擇最廣為人知、容易過關、通用度也最高的奇景驅動IC。

" src=

車用爆發期 躍技術主導

根據Omdia統計,受惠於中國龐大內需市場,去年陸系面板廠天馬和京東方(BOE)在全球車用面板市占率分居冠、亞軍。據了解,奇景為天馬和京東方最大的驅動IC供應商,在京東方占有率可能高達90%。

吳炳昌表示,在1年出貨逾13億的手機市場,驅動IC廠很「被動」,主導權都在品牌方手上,只能「按規格辦事」開IC,與面板廠整合;可到了車用市場,即便1年新車只有8千萬台,但好處是有機會越過面板廠,和車廠、Tier 1直接溝通,由於客戶和市場分散,且正處爆發期,讓IC廠地位逆轉,終於有機會主導技術開發,說服客戶採用。

奇景總是低調研發前瞻技術,不僅早於業界加入車用市場,在光學產品上也早有著墨。

包含「Local Dimming(局部調光)」「大尺寸觸控顯示技術(LTDI)」「觸控驅動整合晶片(TDDI)」在內,是吳炳昌點名近年車用最重要的三大技術,並表示奇景都已領先布局。

和手機一樣,「觸控」將成為車子未來最重要的人機介面,但一名奇景員工向本刊透露,TDDI的生意並不好做,前期不僅需要觸控調校、軟硬體整合,甚至還得有大批人力支援車廠「售後服務」,戰線拉得非常長,「他們可能會跟你講體驗,告訴你『觸控滑起來鈍鈍的』,非要調到他們滿意為止。」

據悉,單單在台灣,奇景車用團隊就達200人,其中光是要幫客戶做調校的員工,幾乎就占了一半,還在日本、韓國、歐洲、美國設立據點,專門在當地幫客戶解決工程上的疑難雜症。

和手機一樣,「觸控」將成為車子未來最重要的人機介面。

「我不敢說,奇景現在已高枕無憂,市場永遠都有競爭者,可是我敢說,相對於手機、電視、電腦市場,車用確實相對難被後進者取代!未來幾年可預見,它一定是成長最快、也是我們最大營收來源。」吳炳昌毫不遲疑地說。

雖然在車用驅動IC市場,第2名的聯詠科技市占率只有奇景的一半,但吳炳昌仍不敢掉以輕心。而且,還給了經營團隊遠大的目標—希望車用IC一年單獨就可以做到10億美元營收,「去年已經接近3億美元,我覺得並非遙不可及,幾年之內就能實踐,但前提是,一定要保持領先。」

2021年底,聯詠就曾公開亮相,BMW i4前座螢幕採用的正是自家產品。右2為聯詠總經理王守仁。(翻攝自林智堅臉書)

聯詠一條龍 敦泰建團隊

全球最大驅動IC大廠聯詠早在逾10年前,也著手布局車用市場。雖從未揭露車用營收,但聯詠副總經理陳建興向本刊透露,自家車用驅動IC每年平均都以2位數穩定成長。

陳建興表示,車用是成長較明顯的一塊領域,今年仍有明顯需求,幫助提高營收,「我們不只做驅動IC,觸控、電源管理、SoC(系統單晶片),甚至包含車內的圖像品質演算法都有在做,聯詠的優勢是車載跟我買,我可以一條龍幫你解決很多問題,有些人可能只賣炒飯,但我還有水餃、湯、炒麵…應有盡有。」

此外,專注於TDDI的敦泰電子,在2021年,組建了約20人車用獨立團隊,產品也於去年正式量產,敦泰董事長胡大正透露,去年敦泰共計出貨300萬顆,「雖然2021年只占整體營收4%,今年預估會上升至8%。車用領域非常重要,絕對不能放棄。」

未來10年,螢幕將從車用配角躍升主角,不僅車窗將採用透明螢幕,現在市場更有傳聞,有車廠打算貼合全車內裝弧度做一台「全螢幕電動車」,也難怪車用電子會被所有IC大廠視為最有潛力的新市場。

" src=

【新面板神隊友】Micro LED小天王 比黎明還帥CEO打造錼創鍍金傳奇

【新面板神隊友1】錼創左擁電視右抱車載 成全球首家量產Micro LED業者

鏡週刊 台灣之光 螢幕 奇景光電 車用面板 IC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