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原子少年人氣炸裂 小孩、蔡承祐晉升代言新寵

娛樂圈
By 鏡週刊
發布時間:2022-07-17 13:58:59

偶像旋風席捲全台的選秀節目《原子少年》總決賽進入白熱化階段,少年們隨著節目播出後人氣暴漲,活動邀約不斷、商品業配也陸續上門談合作;其中網路票選人氣始終都在前5名的小孩與蔡承祐,再次接受本刊專訪時透露,目前有潮流服飾、手機等十多個品牌業配,兩人合計約有數十萬元進帳。

24小時最熱

《原子少年》小孩與蔡承祐,日前再次接受本刊與鏡好聽共同製播的Podcast節目《娛樂私下說》訪問。小孩回憶,他參加《原子少年》前只是一個素人,IG的追蹤人數僅1,200人,「我第一次認識蔡承祐,就去看他IG,『哇!有4萬人追蹤』,本來就很紅。」因蔡承祐在過去的演出中累積一些粉絲,已小有名氣。

小孩(左)和蔡承祐(右)都曾在「舞客星」培訓,也培養出好感情。(翻攝自舞客星臉書)

粉絲暴漲 接棒邱鋒澤

節目播出之前,小孩和蔡承祐所屬的「天王星」不被網友看好,當時人氣排名在所有團體中墊底,不過他們第一次登上舞台的「行星初現」就炸翻全場,人氣迅速飆升;尤其小孩的粉絲數更異軍突起,IG追蹤人數從1千多人瞬間衝上7萬6千人,而原本就小有名氣的蔡承祐至今也有12萬8千名粉絲追蹤,讓他們成為品牌業配的新寵兒。

一開始小孩(左四)和蔡承祐(左一)所屬的「天王星」不被網友看好,人氣排名在所有團體中墊底。右起為高有翔、唐立杰、金雲、高胥崴與吳昱廷。

人氣強強滾的小孩與蔡承祐透露,6月18日粉絲見面會之後,除了談妥節目專訪與活動邀約,也已經接下多個品牌業配,他們異口同聲說:「現在很多合作都會以私訊洽談,也謝謝品牌的賞識,目前大概有10幾個品牌確定會合作。」檯面上已曝光的,除了潮流服飾品牌外,兩人也接下OPPO旗下主打年輕族群的子手機品牌realme業配。

小孩(右)和蔡承祐(左)拍照時的眼神與肢體動作渾然天成,天生就是演藝人才。

該品牌一直以來都靠著明星光環衝人氣,2020年代言人選中從電視劇《親愛的,熱愛的》暴紅的楊紫,2021年更找來楊冪;在台灣就算只是帶貨業配,過去幾乎都是找KID、邱鋒澤、陳零九等大牌藝人,可見小孩與蔡承祐的人氣魅力。

小孩(左)和蔡承祐(右)從素人搖身一變成為人氣新秀,私下仍保持純真的男孩樣貌。

互搶零食 原子雙胞胎

小孩與蔡承祐從素人搖身一變成為人氣新秀,2人光是業配收入估計就有數10萬元;即便兩人擁超高人氣,私底下仍然保持最純真的樣貌。採訪這天,記者將粉絲提前送來的零食給他們,小孩一把接過一個「零食包包」說:「我要吃餅乾。」立刻就吃了起來。蔡承祐則打開另一個塑膠袋,開心數著一碗碗泡麵,沒想到小孩餘光一掃,突然對著蔡承祐大喊:「泡麵是我的!」上演小朋友搶點心的戲碼。

小孩(左)和蔡承祐(右)非常要好,私下常相約聚會。(翻攝自小孩IG)

回顧這對同年同月同日生、血型還同樣是A型的「原子雙胞胎」,雖然分別出身於台北與高雄,不過在《原子少年》中一見如故。蔡承祐直言:「我們只要看彼此一個動作,就知道對方在想什麼。」小孩也補充:「我可以感覺到蔡承祐在觀察我,其實我們個性很像。」

小孩(左)和蔡承祐(右)一見如故,兩人互動不用多說話,彼此一個眼神就知道對方在想什麼。(翻攝自舞客星臉書)

週花兩千 蔡承祐超省

雖然兩人自稱「個性很像」,不過受訪時卻是完全不同風格的個體。蔡承祐平時斯文沉靜,但訪問時有條不紊;小孩說話時常會慢一拍,那就是他正在思考。

另外,小孩非常注重外表,對於服裝穿搭也特別用心,而蔡承祐自嘲:「上高中之前都是穿藍白拖鞋、短袖和短褲就出門,真的不知道要怎麼穿搭。」如果要說2人有什麼相似之處,應該就是小孩和蔡承祐互相爆料彼此的食量都很大,「蔡承祐很容易餓,他一天要吃5餐。」「小孩比較誇張,加大分量的泡麵一次吃3包。」

蔡承祐喜歡創作寫歌,他透露新單曲將在7月中跟大家見面。(翻攝自蔡承祐IG)

此番對話確實讓人感到意外,對於隻身從高雄北上的蔡承祐來說,生活費應該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蔡承祐坦言,一開始來台北的時候,對於物價高昂很有感,不過個性節儉的他說:「我喜歡吃滷肉飯加蛋,55元就解決一餐,平均一個禮拜大概花2千元。」

舞力高深 小孩學唱歌

轉眼6個月過去,《原子少年》節目進入尾聲,不論是否順利組團出道,少年們都在節目中找到新的方向。熱愛舞蹈的小孩表示,除了持續精進舞蹈實力之外,還想要學唱歌,「我從高一開始,歌唱都是自學自練,大多都是饒舌,想學習正確的唱歌方式跟技巧。」而蔡承祐透露,「參賽過程中認識一些音樂人,日前節目錄影結束後,就已開始準備跟他們合作單曲,新作品預計7月中跟大家見面。」

小孩(中)和蔡承祐(右二)人氣超高,於首場粉絲見面會擔任代表,接受媒體訪問。左起為黃文廷、林佳辰與林煥鈞。

他們發光發熱的同時仍持續努力並保持初心,小孩坦言:「一切都來得太突然了,我從來沒有受到這麼大量的關注,不過還是會把重心放在表演上面。」蔡承祐則說:「就算今天我很紅、很紅,也不會自我膨脹,還是會保持初心、保持當初那個喜歡表演的姿態。」

【獨家】【全明星怪物新人】原少夏浦洋破紀錄 翁滋蔓復出挑戰全明星

【全文】台版火星人誕生 原子少年金星8月開節目

鏡週刊 原子少年 蔡承祐 實境選秀節目

最新消息

【娛樂透視】《LPC》長銷式演出 重製外百老匯音樂劇締新猷

娛樂圈
鏡週刊
發布時間:2022-07-17 14:28:59

台灣表演藝術產業近年吹起音樂劇風潮,今年演出的音樂劇近40部。除了本土原創作品,自美國外百老匯引進的《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更在半年售出139場,創音樂劇在台連續演出場次最高紀錄。

24小時最熱

製作人陳午明取得重製授權,攜手導演孫自怡和本地團隊詮釋幽默愛情小品,以長銷式小型演出突破疫情困境,已締造逾2,300萬元票房。

2007年《LPC》在皇冠小劇場連演35場,門票銷售一空。(嵐創作體提供)

夜幕將臨,台北信義區靜謐的四四南村突然熱鬧起來,白天的藝文書店變身小酒館,台上演出的音樂劇《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簡稱《LPC》),把觀眾逗得笑聲不斷,在燭光、樂聲襯托下,格外紓壓。

《LPC》是外百老匯演出長達27年的長壽音樂劇,今年在四四南村一連演出139場。(活性界面提供、蔡昀倫攝)

《LPC》是外百老匯的長壽音樂劇,由20則短篇故事,串起戀愛、結婚、生子不同階段的人生議題,輕巧通俗的內容,27年來被改編成中、日、韓、粵語等不同版本。2007年陳午明與「嵐創作體」合作引進該劇,在皇冠小劇場以英語版演出35場,口碑發酵後打響知名度。

台灣近年表演藝術產業持續發展,民眾參與度大幅增加。據文策院「2021年台灣文化內容消費趨勢調查報告」統計,表演藝術以戲劇類為最多人參與且願意付費觀賞的類型,其次為音樂劇,占比達3成、付費率達8成。

看好市場逐漸成熟,2年前大清華傳媒經營的「PLAYground 南村劇場.青鳥.有.設計」(簡稱南村劇場)開幕,總監製馬天宗希望以Long Run(長銷式演出)模式培養觀眾,邀請陳午明重演《LPC》,去年在疫情期間寫下35場佳績;見市場反應熱絡,今年更一口氣規劃152場,可惜因疫情停演13場,總計演出139場。

為了長達半年的演出,陳午明決定調整工作流程。首先是擴充編制,加入製作總經理、製作經理、舞監等,並在原有的2對男女主角基礎下,新增7位表演者輪流上場,若演員生病或發生意外時可頂替,演員群也較能休息。

陳午明(左)邀請孫自怡(右)二度合作。

引介經典 陳午明
  • 學歷:淡江大學資訊管理系
  • 2007年 引進重製外百老匯音樂劇《LPC》,擔任製作人。
  • 2007年至今 擔任人聲樂團「神秘失控Semiscon」團長
  • 2011年 主辦亞洲人聲藝術節「Vocal Asia Festival」,擔任執行長。
  • 2020年 影視化音樂劇《不讀書俱樂部》,擔任出品人。
  • 2021~2022年 重製外百老匯音樂劇《LPC》

激發創意 孫自怡
  • 學歷: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
  • 2011年 創立A Cappella音樂劇「A劇團」,獲選台北兒藝節演出團隊,多次獲得台北藝穗節類別首獎。
  • 2018~2021年 獲選為台北表演藝術中心音樂劇人才培訓學員
  • 2021~2022年 執導外百老匯音樂劇《LPC》

為避免反覆表演失去新鮮感,11位演員被拆成54種組合。

「以往大家憑熱血從頭演到尾,但這次比較像上班。」導演孫自怡於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畢業後,便投入熱愛的音樂劇,11年前創立A Cappella結合戲劇的「A劇團」,身兼編導、藝術總監、演員等,此次為避免演員反覆表演可能失去新鮮感,她將《LPC》11位演員拆成54種組合,激發不同火花,單是演出班表就費時2個月編排。

孫自怡舉例:「同一橋段,3位男演員詮釋的方式完全不同,分別與3人配對的女演員,每次的反應和節奏也隨之改變。演員必須設法調整,因為無法預期,演起來更刺激,觀眾看不同演員演出也有新意。」

孫自怡(右一)將11位演員拆成不同組合,費時1個半月排練。(活性界面提供)

演員組合多樣,前製時間卻有限,陳午明提前將劇本、音樂,以及去年演出的錄影畫面,提供給演員準備,利用1個半月排練期與導演討論調整。他以演出超過30年的音樂劇《西貢小姐》為例,因演員接演前已熟悉詞曲及走位,只需3天排練,1週內就能公演,「這是產業化的專業流程,演員排練起來愈有效率,劇團相對也會給付更高的排練費。」

《LPC》採美式英語發音,提高演員表演門檻,除了細心挑選,還得溝通協調。其中來自香港的謝雅兒,因慣用英式發音,孫自怡在排練時得費時調整;毛遂自薦的張稜,儘管英語不夠流利,但演戲、歌唱、舞蹈表現突出,最後靠加強練習過關。

《LPC》有不同語言版本,為何不用中文版演出?陳午明直言,15年前聽原聲帶時認為歌曲節奏輕快、歌詞淺顯易懂,即使原文演出,輔以中譯字幕便可讓台灣觀眾接受。「疫情升溫無法出國,沒想到英文音樂劇卻可帶給觀眾偽出國的感覺,因此受歡迎。」

南村劇場白天是藝文書店,晚上經過場地布置,化身有小酒館氛圍的劇場。(活性界面提供)

除了劇本、音樂和歌詞外,該劇的舞台設計、舞蹈編排都是團隊重新創作,融入貼近生活的新冠肺炎時事哏,演出結尾祭出的愛情金句名言,把台灣觀眾熟悉的「瑞凡,我們回不去了」「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翻譯成英文,創意十足贏得掌聲。

南村劇場白天是藝文書店,晚上經過場地布置,化身有小酒館氛圍的劇場。(活性界面提供)

孫自怡對英語台詞的中譯字幕十分滿意,簡潔、不超譯、又能一看秒懂,同時符合台上的情境,「尤其遇到英文笑點時,要讓看中文與聽英文的觀眾同時笑出聲,需花心思琢磨。雖然去年已有新版本,但今年仍然逐句重新調整,演出後再依觀眾的反應微調。」

外界以為國外IP授權取得不易,但陳午明指出,過去因缺乏相關資訊,導致台灣商業重製百老匯作品不到10部。「其實百老匯產業成熟,音樂劇版權多年來都有專門管理公司代理授權。」加上網路發達,只需透過Email聯繫,並發展出智能系統,提供不同類型和版本建議,鼓勵全世界重製。

馬天宗(左)除了對音樂劇熟稔,也跨界擔任影視監製及製作人。右為電影《為了國家》法籍導演哈希德阿米。(蕭志傑攝)

百老匯產業成熟,音樂劇版權都有專門管理公司代理授權。

陳午明進一步透露,版權管理公司依表演性質、規模訂定不同收費標準。此次由大清華傳媒支付100萬元版權預付金,再與版權方按票房、周邊商品銷售比例抽成,另支付樂譜、劇本等材料租金和管理費,最後每月提供銷售報表和票房數字支付授權費,權利義務關係清楚,若是學生製作,收費更便宜。

節目單、周邊商品及飲酒等銷售數字,皆需每月提供給版權管理公司,按比例抽成。(活性界面提供)

《LPC》去年演出35場、觀眾達4,200人次,今年則有1萬7千人次觀賞,票房逾2,300萬元,8月將至台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演出10場。陳午明期待該劇在南村劇場的長銷模式能帶動音樂劇生活化,讓看劇如同看電影般自然,成為下班後的娛樂選項。

《LPC》內容輕鬆通俗,翻譯字幕也力求簡潔易懂。(活性界面提供、蔡昀倫攝)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娛樂透視】家機代理龍頭進軍發行 傑仕登襄助本土遊戲攻海外

【娛樂透視】好萊塢傳授美劇經驗 提升台灣影視內容競爭力

鏡週刊 娛樂透視 音樂劇 百老匯 LPC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