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終於在9月18日降息兩碼,許多債券ETF的投資者正開心價格應該要上漲了,但這幾天的表現卻反而下跌。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24小時最熱
預期心理 影響殖利率
存續期間是衡量債券價格對殖利率的敏感程度,注意!是對債券殖利率的變動敏感,並不是聯準會基金利率。債券殖利率是由債券價格反推回來,存續期間是衡量債券價格要上漲多少百分比,殖利率才會下降1%的指標。債券殖利率確實會盯著聯準會基金利率走,但是投資者預期心理的關係,債券殖利率會提早反應聯準會的基金利率。
附圖為聯準會基金利率及公債殖利率的走勢,藍色線條是聯準會的基金利率,呈現階梯式的走勢,粉色線條是1個月美國公債殖利率,幾乎緊貼聯準會基金利率。由於聯準會的基金利率直接影響銀行的短期利率,所以兩者會緊密連動。
綠色線條則是20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勢,天期較長受到預期心理的影響愈大,殖利率幾乎都會早一步反應,但有時候也會預期錯誤,所以很快修正,就像紅色圓圈框起來那段期間,本來預期聯準會應該停止升息,怎知道竟然又往上升,殖利率就會追上去。
率先反應 仍可等價差
債券殖利率既然由價格反推,殖利率下降就代表價格上漲。以元大美債20年(00679B)為例,去年10月27日最低點收盤價是27.2元,當天平均到期殖利率5.18%,今年9月18日收盤價為31.88元,平均到期殖利率4.07%。
可以計算出這段期間殖利率下跌了1.11%,而價格上漲了17.2%,接近存續期間預估的17%。也就是說,自去年10月27日起聯準會都沒有降息,但美債20年殖利率已經率先反應了,所以到了聯準會宣布降息時,已經利多出盡,沒有上漲空間。
我之前說過,等到真正降息才買債券就太晚了,現在只不過應驗這句話而已。那麼,這時候還值得買入嗎?目前債券殖利率只降了1.11%,疫情前2017年時殖利率約2.5%,若來到這點位,等於殖利率還有1.5%的下降空間,價差應該有20%左右。
更何況目前美債20年到期殖利率也還有4%以上,即便短期沒有降息,光是利息收入也比定存好很多。當然,現在進場,獲利肯定沒有去年底好,但還是值得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