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鬆綁後首個實體影展 兩岸電影9月重新再交流

追影劇
By 鏡週刊
發布時間:2021-08-14 23:30:41

去年因新冠疫情而延後至今年的「第12屆兩岸電影展」,確定將於9月4日~9月9日於台北光點華山電影館,及9月14日~9月28日於北京中國電影資料館舉行,將會是台灣這一波疫情鬆綁後的第一個實體影展。

24小時最熱

「兩岸電影展」主委李行導演表示:「儘管今年新冠疫情依舊嚴峻,兩岸影人無法進行實體的互訪,但透過台北與北京兩地的電影展映,仍是增進瞭解彼此市場及產業發展的趨勢的重要管道。」而今年影展主視覺也同時呼應今年社會因疫情而顯焦慮的氛圍,以溫暖可愛的插畫風格呈現,李行導演、朱延平導演的漫畫形象讓人直呼好可愛。

竇靖童除在音樂發展,也跨足影壇,《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是她首度擔綱女主角的電影。(兩岸電影展提供)

「第12屆兩岸電影展」也同時公佈了台北與北京兩地的參展片單,其中9月4日~9月9日於台北光點華山電影館所展映的大陸電影,開幕片將由大陸導演耿軍所執導的最新力作《東北虎》擔綱,電影維持了耿軍現實荒誕、黑色幽默的文藝風格,以意想不到的矛盾衝突,產生意想不到的冷冽喜感。

另外幾部來台展映的陸片包括關注戰後遺孤的電影《又見奈良》,由導演河瀨直美、賈樟柯監制,青年導演鵬飛自編自導,曾獲金馬女配提名的大陸國民奶奶吳彥姝與與日本國寶演員國村隼共同攜手演出;《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是竇靖童首度擔綱女主角的電影,講述一個女孩透個旅行展開一段自我探索的旅程,竇靖童並展露音樂人的天賦,為電影製作了三首歌曲。

由「中國喜劇女王」馬麗與男星章宇主演的《東北虎》將為本屆兩岸電影展揭開序幕。(兩岸電影展提供)

商業電影則有陳坤、周迅主演的奇幻電影《侍神令》,取材自手遊《陰陽師》故事,電影展露大陸電影在視覺特效上的實力增長。兩岸攜手合作的紀錄片《掬水月在手》娓娓道來世界知名漢學家、中國古典詩詞大師葉嘉瑩的傳奇一生,是一部不可錯過的文學紀錄電影。

9月14日~9月28日於北京中國電影資料館展開為期兩週的台片映演,開幕片由導演陳永錤所執導《惡之畫》擔任,其餘影片包括去年曾獲金馬八項大獎提名的《無聲》、青春熱血籃球片《下半場》,加上音樂紀錄片《聽見台灣》、以及譽為華語最佳百部電影、李行導演最新經典數位修復的作品《秋決》,都會一起在北京展映,這也是「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致力數位修復完成後,首次在大陸做公開放映,展現台灣在華語電影修復的努力與實力。

「第12屆兩岸電影展」將於8月28日中午12點於全台ibon售票系統正式開賣。

【獨家】【星二代有人罩】遭爸反對進演藝圈 陳坤兒尋求雙影后引路

楊冪年收10億輾壓劉愷威 格差婚遭唱衰4年玩完

鏡週刊 兩岸電影展 台北光點 華山電影館 李行 朱延平

最新消息

【全文】兒童動畫影集《歐米天空》 細緻美學揉入科普冒險故事

追影劇
鏡週刊
發布時間:2021-08-14 23:45:59

台灣鮮少開發原創動畫影集,大多卡在經費問題。透過文化部前瞻計畫補助,公視與台灣團隊以2,000萬元製作,推出11集、每集14分鐘的兒童科普動畫影集《歐米天空》,以科幻冒險故事引導,解說科學原理應用,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24小時最熱

製作人吳至正強調,「希望劇中角色像水果奶奶一樣,永遠活在小朋友心中,也為公視留下新的兒童經典IP。」

動畫影集《歐米天空》由參與《勇者動畫系列》的「羊王創映」製作,描述未來世界人類消失,大地被機械天空覆蓋,主角「歐米」與夥伴「小電箱」一起冒險,用科學解決旅途遇到的難題,進而發現機械天空的祕密。

該劇以科幻冒險故事融合科普知識,達成寓教於樂的效果。(公視提供)

羊王創映負責人吳至正表示,多年前團隊先發想出動畫《歐米天空》的故事與角色原型,2018年公視對外徵求10集的科普動畫節目,團隊於是調整方向,並在獲選後為了作品完整性,決定增加一集。製作費除了前瞻計畫提供給公視的1,500萬元,羊王創映還自掏腰包500萬元,以2,000萬元打造。

吳至正指出,《歐米天空》以科幻為包裝,是因兒童動畫適合用奇幻形式呈現,常以動物、甚至非人類角色為核心,「再怎麼可愛的人類,孩子都容易有先入為主的印象,架空的世界觀較不會有這種問題。」另外在造型上,也把角色形象簡單化,例如歐米是圓形、小電箱是方形,讓孩子容易記憶。

《歐米天空》目標受眾為小學中年級到高年級,總製作期約3年,光劇本就花1年創作,最大難題在如何把科普融入故事。影集共有10個科學知識,以趣味動畫短片呈現,前半段主要是小學的基礎物理,隨著劇情進展逐步加入氣壓、萬有引力等。

影集製作初期曾把作品拿給國小學生看,確定他們能理解、喜歡故事,才繼續走下去。(公視提供)

為避免「說教」引起反感,吳至正強調,劇集原則上先用故事與角色吸引觀眾,再帶出科普內容,也請補教名師當顧問,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活化生硬的知識。製作第一集時,還拿影片給小學3年級跟5年級的小朋友看,確認他們能理解、喜歡,才放心繼續往下走。

《歐米天空》包含導演黃睿烽,共有3名編劇,前期由另2位編劇寫出大綱及劇本,影像化時,再由黃睿烽改編為更適合的版本。黃睿烽表示,科普跟故事互相牽動、配合,有時是劇情帶動科普,有時是科普推展劇情,「比如槓桿原理符合劇情發展,我就把兩者揉合,順出一條故事線。」

《歐米天空》以趣味動畫短片呈現科學知識,圖為講解「滑輪」原理。(公視提供)

特別的是,《歐米天空》後半段的集數,有相對複雜的非線性敘事,將故事拆解為不同時序,對小朋友會不會「難度」太高?黃睿烽說明,希望孩子能隨作品一起成長,雖然不確定是成功的測試,卻是「必要的測試」,尤其台灣難得有機會開發動畫影集,希望在「創作」跟「受眾」之間找到好的平衡點。

公視節目部副理林瓊芬解釋,現在的孩子接觸到的娛樂內容越來越多,閱讀理解力也增強,所以決定保留導演的創意,讓故事更詩意、更有味道。

影集的風格得力於「概念美術」工作,先畫出角色概念圖,再依成本及受眾調整。
製作人吳至正表示,希望《歐米天空》成為公視下一個兒童經典IP。(公視提供)

「希望這是一部有後勁的動畫。」吳至正觀察,小朋友喜歡看比當下年紀更成熟的作品,自己也是看《魔神英雄傳》《海底兩萬哩》等日本經典卡通長大,現在回頭看仍有不一樣的餘韻,期待孩子日後觀賞《歐米天空》有更多感受與啟發。

不少人稱讚影集的美術風格,吳至正認為是得力於「概念美術」工作的落實。概念美術是動畫前期製作「從文字到圖像」的首要環節,目的是探索作品的廣度跟可能性。先畫出角色概念圖、建構美術世界觀,後續美術人員再依製作成本及受眾調整。「這是2種不同專業,但皆有存在必要,《歐米天空》美術圖幾乎都有2套設計。」以劇中的反派角色「普羅大人」為例,概念美術畫得相當精細,但最後呈現的是比較簡單、可愛的版本。

  1. 落實「概念美術」工作可讓角色更精緻,美術圖採取2套設計,反派角色「普羅大人」最初的版本(圖)比較精細、複雜,跟最後可愛版大不相同。(翻攝自《歐米天空》IG)
  2. 落實「概念美術」工作可讓角色更精緻,美術圖採取2套設計,反派角色「普羅大人」最初的版本比較精細、複雜,跟最後可愛版(圖)大不相同。(翻攝自《歐米天空》IG)

林瓊芬強調,影集播出只是第一哩路,最重要是孩子喜歡,老師也願意在課堂放給學生看,進行深入的解析、討論或實作,才真正達成科普節目的功能。《歐米天空》也會在公視兒少YouTube頻道直播,藉由網路擴散出去。日後除了公視+OTT影音平台,還將推廣校園、圖書館或科博館的公播。

  1. 今年公視打造動畫三部曲,除了《歐米天空》,《水果冰淇淋》的延伸作品《妖果小學堂》將於下半年登場,並推出劇場版電影。(公視提供)
  2. 今年公視打造動畫三部曲,除了《歐米天空》,已在7月推出的《勇者動畫系列》更已打進Netflix平台。(公視提供)

台灣動畫長期缺乏經費,難以開發原創動畫影集,大多為他國代工。公視透過前瞻計畫補助,設定今年為「動畫元年」,斥資七千多萬元打造動畫3部曲:除已推出的《勇者動畫系列》《歐米天空》,公視長壽兒童節目《水果冰淇淋》的延伸作品《妖果小學堂》將於下半年登場,並推出劇場版電影。

動畫相當燒錢,藉由政府經費讓台灣團隊有製作影集的經驗,培育新一代動畫人才。

林瓊芬表示,動畫相當燒錢,過去因預算不足,公視未曾推出自製動畫影集,近年各國公視開始投入動畫製作,這次希望藉由政府經費讓台灣跟上腳步,也讓台灣動畫團隊有製作影集的經驗,培育新一代動畫人才。

公視節目部副理林瓊芬(右1)是兒童節目《水果冰淇淋》製作人,今年透過前瞻計畫補助打造3部動畫影集,其中一部為《妖果小學堂》,去年在台灣漫畫基地展出時,她與導演張永昌(左1)及水果奶奶(左2)、妖怪「庫倫」(右2)人偶合影。(公視提供)

吳至正補充,歐、美、日動畫影集產業成熟,創作者藉由動畫影集反覆練習,準備好再挑戰動畫電影,但台灣幾乎沒有這樣的產業鏈,「沒有練習機會,卻一下子跳到電影,也許會有一次性的爆紅,但並非按部就班的狀態。」

「台灣動畫創作者很優秀,只是缺乏舞台。」林瓊芬希望透過公視的動畫三部曲,讓更多人願意看台灣動畫。例如漫畫改編的《勇者動畫系列》已打進Netflix平台,9月起將有超過190個國家地區能看見這部台灣IP作品,如果成績好,或許能吸引企業投資,一步步建立台灣動畫影集產業的良性循環。

台灣動畫有技術卻少見原創 他一句話點破原因

動畫角色也有專屬配樂 聽音樂就可以感受性格

鏡週刊 公視 歐米天空 羊王創映 兒童動畫 科普 台灣動畫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