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寶可夢,你可能還對 2016 年 Pokemon Go 推出時,塞滿各景點與公園的「抓寶」人潮印象深刻……或是餘悸猶存;2019 年的電影《名偵探皮卡丘》上映時,毛茸茸又講著英文的皮卡丘,雖然顛覆了童年印象,卻還是有許多人進電影院「朝聖」。如果不是粉絲,你可能會對這些人願意花大把時間、金錢支持寶可夢系列作品的行為,覺得難以理解。不過這些看似瘋狂的舉動,竟然也對科學研究有幫助?
24小時最熱
研究認知科學的研究人員,長久以來都很好奇,人類每天接觸的視覺刺激這麼多,哪些類型的視覺刺激,是幼年時期接觸後,「有資格」終生留在大腦裡,每次看到類似的圖像,都還是可以喚醒大腦的記憶。而從 1996 年就開始風靡全球的寶可夢,剛好滿足了科學家所需要的實驗條件——這些玩家們顯然是「自願」長時間接觸一樣的視覺刺激,而且這樣人造的圖像,絕對不會出現在日常生活中,排除了從遊戲以外接觸這些圖像的可能性。
實驗找來了 11 位小時候玩過寶可夢的成人,與另外 11 位沒有玩過寶可夢的成人做比較。當隨機出現寶可夢圖像時,這些成年後已經不再迷戀寶可夢的大人,相較於沒有玩過的對照組,腦部仍然出現了明顯的反應,並且反應區域都是在大腦的腹側顳葉皮質裡,一個叫做枕顳溝 (OTS, occipitotemporal sulcus) 的地方。實驗因此可以證明,幼年時的視覺經驗,的確會深深影響成人時,看到同樣視覺刺激時的腦反應。
看到這邊,家長們心中可能會警鈴大作,擔心小朋友過度沈迷在遊戲上,大腦因此塞滿了與學習無關的內容。其實,要能夠辨認五、六百種寶可夢角色,大腦要花費的資源,可能沒有想像的多。至少早在 2005 年的一項實驗中,科學家就發現,在大腦的 1000 億個神經元中,只需要單一神經元,就可以認得珍妮佛安妮斯頓。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趕快點進影片,讓你醫鍵解壓縮!
【醫鍵解壓縮】是一個醫學科普節目,帶你從獵奇的疑問出發,探討跟生活密切相關的有趣醫學冷知識。趕快點進來看看吧!完整節目列表請點我。
新集數每週五晚上 7 點首播,歡迎訂閱關鍵評論網 YouTube頻道,新片訊息不錯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