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年菜(芥菜)」過去曾多次被網友票選成討厭的年菜,很多家庭吃完團圓飯後也都會剩下不少。不過究竟為何新年會有吃長年菜的習俗?對此,就有專家分享「歷史內幕」:充滿韻味。
24小時最熱
農糧署在臉書上發文分享「大家知道芥菜為什麼叫『長年菜』嗎?在民國30、40年代,先民們為了家庭生計離鄉背井,成為農田地主的長工,二期稻作收割後,長工們便會向地主租借土地種植芥菜,一面看著芥菜慢慢成長,一面細數新年回家團聚的日子到來,長工長年在外工作的勤儉艱辛,便成為『長年菜』一詞的由來」。
粉專隨後補充「先民為了延長芥菜的保存時間,會將新鮮芥菜日曬後放甕缸中並石壓3至4天後,重排再撒鹽壓實、反覆發酵,製作為口感清脆、酸香濃郁的『酸菜』;酸菜再經日曬及反覆發酵,置於酒甕醱酵數月,便成為酸度溫和、風味清爽的『福菜』,而福菜完全曬乾後捲成球狀,就成為香甜甘酸的『梅干菜』,芥菜的三部曲,就像人生的不同階段,歷經磨練,才能造就深厚而充滿韻味的成熟好滋味」。
不少網友看完後也紛紛回應「看到長年菜就想到長輩都指定要吃」、「難怪常常在過年餐桌上看到酸菜鴨、褔菜雞湯、梅干扣肉」、「是四部曲,還有雪裡紅」、「又學到新知識了」。(編輯:潘毅)
消息來源:NOWnews今日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