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建立「日常美術館」為策展視點的「伊日藝術計畫YIRI ARTS」遷址內湖區工業聚落,在翻新鐵工廠與舊倉庫後,350坪大的三層樓空間首度化身大型藝術展場,讓藝術能真正走進生活。今年初,伊日藝術計畫再度顛覆藝術的可能性,以《醜》為策展主題集結了國內外9位藝術家,儂編也搶先整理出4大觀展重點準備翻轉大家的視覺印象,挖掘「醜」之於當代社會的深層意涵。
24小時最熱
關於「醜」的藝術語彙
《Resus Room》by Karina Akopyan / Source: 伊日藝術計畫 YIRI ARTS
有趣的是,這檔展覽並非處理著美、醜之間的對立關係,而是客觀地探討80後藝術家們為何呈現出如此發散的繪畫風格,又是如何分別運用非傳統質地,建構出屬於他們共同的藝術語徑。九位藝術家或許為觀者帶來誇張、甚至有點荒謬的視覺體驗,但我們卻能從不同型態的人物變形深感正處在的瘋狂時代。可以說這檔展覽是這群藝術家們對「醜」的想像力集結,但更多的是與策展方一同站在權力對面的輕聲宣言。
再拼裝後的人類
《 No more p.h.a》by Grip Face / Source: 伊日藝術計畫 YIRI ARTS
《大腳幽靈》by 蔡瑞恒 / Source: 伊日藝術計畫 YIRI ARTS
西班牙藝術家Grip Face擅長將人類多元的抽象情緒重新拼裝組合在臉上,粉甜的用色反而令觀者產生著迷與恐懼兼具的矛盾感。在台灣藝術家蔡瑞恒的作品中,我們則看到幽靈、狗、妖精與人類等陰陽元素交錯出現,通透的筆墨,勾勒出藝術家對自身存在必要性的懷疑態度,雖然釋出大量沉重的情緒,卻富有調侃當代社會的詼諧意味,默默帶出80後年輕人心靈最脆弱的一面。
《Cuicui 11》by Lou Ros / Source: 伊日藝術計畫 YIRI ARTS
法國藝術家Lou Ros拼裝筆墨下的巨型大鳥,則彷彿像人類肌肉組織與鳥獸融合的完美型態,經切割重新組織後的量體,呈現出獸性與神性混合後的意象,也是對「醜」的另類詮釋。
傳遞當代社會的寫實面
《In the mood just not for you》by Laura Limbourg / Source: 伊日藝術計畫 YIRI ARTS
《Judgement Day》by Karina Akopyan / Source: 伊日藝術計畫 YIRI ARTS
從兩位歐洲藝術家Laura Limbourg和Karina Akopyan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們對超現實世界的無限想像,在《Judgement Day》畫作中女性組織了一個地下派對,雖然看似藉由狂歡從各種包袱中得到解脫,卻依然感受的到受限於各種社會枷鎖,獵奇的畫面令人顫抖,傳遞出社會最真實的寫照。
《Pi Ma (shaman)》by Busui Ajaw / Source: Nichido Contemporary Art
《白雲樹》by 王一韋 / Source: 伊日藝術計畫 YIRI ARTS
泰國藝術家Busui Ajaw的繪畫更是直接了當地表現出「悲觀」的視覺張力,明確的筆觸刻劃出當代青年面向未來徬徨的無力感,為世代註下淡淡的哀傷。相反地,中國藝術家王一韋的作品充斥著柔軟的白色人物,棉花糖般的視覺觸感彷彿帶給世界一個溫暖的擁抱。兩者雖然述說著截然不同的心境,卻都深受大環境影響,讓繪畫成為情緒抒發的最佳管道。
全體默認的共同語言
《風擋》by 王冠蓁 / Source: 伊日藝術計畫 YIRI ARTS
對台灣藝術家王冠蓁而言,現代人總是視若無睹地與荒謬共同生活,而在她的《風擋》畫作中也深刻描繪了這樣的情緒,處理著大眾心底下的躁動不安,就如經歷超自然的自然事件般,人類幾乎對眼見的所有東西產生麻木感,盡變成一種全體默認的共同語言。
Source: 伊日藝術計畫 YIRI ARTS
「伊日藝術計畫」透過這次策展主題《醜》再次帶出非傳統品味的迷人之處,九位藝術家的作品點出了社會的真實性,並再再透過對既定框架的無視與重新拼裝,為觀眾們思考眼前的作品究竟是這世界的真實面,還是醜陋面?
伊日藝術計劃 YIRI ARTS《醜 UGLY》展出資訊
展出藝術家|王冠蓁、王一韋、蔡瑞恒、Busui Ajaw、Grip Face、Karina Akopyan、Laura Limbourg、Lou Ros
展期|2022年1月27日至2月19日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六 13:00 – 19:00,週日、一休館
地點|伊日藝術計畫 YIRI ARTS 1F (台北市內湖區新明路86巷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