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24小時最熱
花蓮近海今天凌晨1時41分發生規模6.6地震,不少民眾在震波來臨前就被手機的「國家級警報」嚇醒,網友大讚警報發揮功效,「真的比地震還快!」對此,中央氣象局透露,這次地震從收到警報到震波傳到,有長達15秒的預警時間,關鍵原因是這1、2年手機警報參數已經從錯誤中學習調整,加上這次地震的震央距離西半部民眾較遠,因此警報先響起,之後才感覺到地震的破壞波「S波」到達。
根據氣象局資訊,今天凌晨1時41分發生芮氏規模6.6地震,地震深度30.6公里,震央位於花蓮縣近海,最大震度台東6弱、花蓮5強級。而氣象局在地震發生後12秒就發出國家級警報,內容為「01:41左右花東地區發生顯著有感地震,慎防強烈搖晃,就近避難『趴下、掩護、穩住』,氣象局。」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說,這次他自己也感覺到「收到警報之後經過非常多秒地震才來」,因為氣象局發送警報出去的時間是12秒,以這樣來計算,S波稍晚才抵達,有15秒預警時間,算是相當長,「在手機國家級預警作業上,不敢說非常滿意,但差強人意。」
陳國昌說,這1、2年針對預警手機警報參數「從錯誤中學習調整」,因此這次距離震央較遠的位置沒有發生「搖了才響」的情況。
他也解釋國家級警報原理,因地震波分為傳遞速度快但破壞力較弱的「P波」和速度較慢但破壞力較強的「S波」,P波每秒走5.5到5.6公里,S波則是3.6公里,地震預警的對象是S波,因此學理上距離震央較遠的台北、新竹、桃園等地,P波已衰減掉,所以警報先響之後才感受到S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