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警報「響了15秒才開始搖」 氣象局揭密預警奏效2大關鍵

享生活
By Ettoday
發布時間:2022-03-24 10:00:00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24小時最熱

花蓮近海今天凌晨1時41分發生規模6.6地震,不少民眾在震波來臨前就被手機的「國家級警報」嚇醒,網友大讚警報發揮功效,「真的比地震還快!」對此,中央氣象局透露,這次地震從收到警報到震波傳到,有長達15秒的預警時間,關鍵原因是這1、2年手機警報參數已經從錯誤中學習調整,加上這次地震的震央距離西半部民眾較遠,因此警報先響起,之後才感覺到地震的破壞波「S波」到達。

根據氣象局資訊,今天凌晨1時41分發生芮氏規模6.6地震,地震深度30.6公里,震央位於花蓮縣近海,最大震度台東6弱、花蓮5強級。而氣象局在地震發生後12秒就發出國家級警報,內容為「01:41左右花東地區發生顯著有感地震,慎防強烈搖晃,就近避難『趴下、掩護、穩住』,氣象局。」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說,這次他自己也感覺到「收到警報之後經過非常多秒地震才來」,因為氣象局發送警報出去的時間是12秒,以這樣來計算,S波稍晚才抵達,有15秒預警時間,算是相當長,「在手機國家級預警作業上,不敢說非常滿意,但差強人意。」

陳國昌說,這1、2年針對預警手機警報參數「從錯誤中學習調整」,因此這次距離震央較遠的位置沒有發生「搖了才響」的情況。

他也解釋國家級警報原理,因地震波分為傳遞速度快但破壞力較弱的「P波」和速度較慢但破壞力較強的「S波」,P波每秒走5.5到5.6公里,S波則是3.6公里,地震預警的對象是S波,因此學理上距離震央較遠的台北、新竹、桃園等地,P波已衰減掉,所以警報先響之後才感受到S波。

點我加ETtoday好友,接收更多新聞大小事。

氣象局 國家級警報 響了才地震 預警奏效關鍵

最新消息

清明掃墓掛紙不可忘!專家列4重點

享生活
NOWnews今日新聞
發布時間:2022-03-24 10:30:00

清明節即將到來,不少民眾已經陸續提早開始掃墓,而掃墓中重要的習俗「掛紙」亦稱「跪紙」或「壓墓紙」。而《旺好運》命理專家谷帥臻老師,也整理了簡單4步驟,教大家「掛紙」怎麼分?以及如何設置。

24小時最熱

▲掛紙代表替祖先修繕房子,也是趕走孤魂野鬼避免作亂。(示意圖/取自pixabay)

根據谷帥臻老師表示,雖然掛紙在掃墓中是簡單的儀式,但代表替祖先新瓦、修繕房子,亦有「識別」效用,讓別人一目了然此墳有後代子孫祭拜與看管,陌生人不得隨意破壞,也可幫祖先趕走孤魂野鬼,避免遭受欺負。

1.「墓紙」形狀:呈長條狀,紙的另一端有鋸齒。顏色:過去的台灣移民,泉州人主要使用紅、綠、黃、白、靛「五色紙」的壓墓紙;漳州人、客家人、潮州移民則主要使用「純黃色」的壓墓紙;現代人則不區分,其中「黃色」代表牆及地板,「紅色」代表屋頂的紅瓦片。

2.「掛紙」之前,子孫以鐮刀割除墳頭周圍的野草雜枝,或將垃圾清掃乾淨,修補墳上的缺角,拿竹片刮除墓碑上的苔蘚,最後一步才「壓墓紙」。

3.「掛紙」不需再焚燒「墓紙」,兩三張一疊,加上小石塊,用石頭將「壓墓紙」壓在墳頭、墓碑和后土上;有些地方習俗直接撒在墳頭上,各地風俗有些微差距,但形式不會差太多。

4.「壓墓紙」建議可壓在「墓碑、左墓手、右墓手、左墓腰、右墓腰、墓中、墓后」共七處形成「士」字,又稱「七星墜地,子孫出士」;亦可形成「田字(九宮格)」,祈求祖先賜與子孫財氣;或依「十二地支」或「十二處」排列,代表十二月份、十二時辰、十二長生、祈求祖先賜與子孫福氣;亦可在「后土(山神土地公)」上壓紙。(編輯:鍾怡婷)

【本文獲命理專欄《旺好運》授權,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許轉載】

消息來源:NOWnews今日新聞

延伸閱讀:

NOWnews今日新聞 清明節 掃墓 掛紙 掃墓重點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