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新聞/綜合報導)位於大溪的桃園市原住民族文化會館,近年發展為環境教育場所,透過環教展示原民文化,凝聚原住民共同意識,強化族群文化認同,朝永續發展邁進。負責策展規劃的桃園市原住民族發展基金會將今年度展覽主題定為「再創自然之詩」,從原住民族傳統文化出發、向自然學習的永續精神,共規劃了3檔展覽將陸續推出。3月1日隨即以首檔展覽「敲敲原樣」,以全新風貌迎接各位民眾光臨,親近兩位藝術家宋宜錦(卡娜洳.卡里福安) 及吳有容之作品。
24小時最熱
圖/藝術家宋宜錦展出作品之一:書痕。財團法人桃園市原住民族發展基金會提供
「再創自然之詩」概念來自於透過向自然學習、原住民族文化的認識,以及運用自然媒材思考,探討永續與環境教育,透過展覽建構對話與創造的空間。3個展覽從創作服飾、野菜及家屋出發,並向自然學習的精神,揉合當代藝術主題與媒材的創意,產生傳統與當今生活之連結。
展期自3月1日至5月29日之首檔展覽「敲敲原樣」,以敲擊與推敲,作為解構材質與認識媒材的方法,集結宋宜錦及吳有容之作品,兩人用不同的纖維,但同樣都是傳統技法與自然媒材,希望讓觀者認識傳統文化中與自然媒材永續使用的更多可能性。
排灣族纖維創作者宋宜錦,同時也是原住民藝術教育的推廣者,她擅長擷取部落中常見的自然媒材,製作成不同質地的紙材與纖維並進行創作,再透過創作回應自身傳統文化與生活,同時將創作帶回部落的文化活動當中,以分享和教學的方式,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與與學習,而達到永續自然的學習精神。此次她將展出「故事的女子」系列與「書痕」等作品。
曾獲第二屆纖維創作獎入選、高雄獎優選、美國愛達荷大學藝術徵件入選等殊榮的吳有容,以敲擊構樹皮的方式,製作大型的纖維物件進行空間裝置,呼應的是過去歷史中對於自然資源的砍伐,思考著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展出作品為「入山」。
圖/藝術家吳有容展出作品:入山。財團法人桃園市原住民族發展基金會提供
本檔展覽試圖透過自然媒材、歷史照片延續到藝術家的纖維創作,並從藝術家創作出發,了解除了編織以外,還有更多可能製作纖維材料的方式,並從中推敲過已有的技法路徑,而這些創作又與原住民傳統文化有著深厚的連結,與自然的共生和學習,是一個持續進行的旅程。從不同的文化元素出發,並在當代藝術創作中,建構不同的面向,透過兩者的作品與文化路徑對話,試圖讓前來觀賞的民眾認識,使用自然媒材的更多可能,向自然學習其實並不遙遠。
圖/「再創自然之詩」首檔展覽「敲敲原樣」盛大開展。財團法人桃園市原住民族發展基金會提供
展期時間:2022/3/1~2022/5/29
觀展地點:桃園市原住民族文化會館 (桃園市大溪區員林路一段29巷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