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木亦可雕,專訪當代藝術家周世雄:從石油畫到概念藝術

享生活
By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發布時間:2022-05-13 16:00:00

今年三月,周世雄擔任《美麗佳人》客座編輯,推出「Ready-Made Object」特別企劃及聯名展覽。創意腦與行銷腦皆發達的他,這幾年的確在台灣社群媒體上濺起一波水花,相信關注相關領域的人都無可閃身。

24小時最熱

周世雄的形象很多元,藝術、設計圈的人都知道這個人,也知道他做過很多展覽,總有一些奇怪的點子或跟很多品牌合作等等。例如這次拍攝,他親自參與了所有企劃,從影像發想、採訪內容和現場執行都參了一腳,對於將呈現的方方面面都無微不至地照看到。

但,他覺得自己離傳統藝術家的方向已經有點遙遠了。「傳統藝術家多是工作室做作品,然後籌備佈展、結束展覽,我覺得我不是那種藝術家。我的作品在於我個人跟展覽的結合,我可以玩空間又能跟品牌合作,以跨領域來講在台灣算是比較少見的。」某種程度上,大家總認為他是精於行銷、包裝、推廣,甚至 Branding 的藝術家,但周世雄說他的本意不是這個。「我就是覺得無聊的事情也可以把它變得有趣。」

他有非常學院的藝術訓練,先後在英國聖馬丁學院和美國耶魯大學獲得學士、碩士藝術學位,作品也曾獲頒紅點設計獎和iF設計獎等等國際獎項;回台灣後,北美館、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等等代表性機構也都與他合作過展覽和作品。若說起周世雄的作品,最為人所知的當然是他的石油畫系列,因為家族產業的關係,讓他自然而然地以此為起點,用石油做為創作媒材。

這一系列令眾人眼睛一亮的石油作品,對他而言其實沒有破格之處,他解釋:「對我而言,油是最無聊的東西,也是最實用的東西之一,實用度跟衛生紙差不多;連油這樣的主題都可以把它千變萬化了,那我要把其他的東西變得更有趣,應該不會太難。」的確,創作、設計、行銷和經營……好像沒有什麼難得了他,周世雄總能玩出一番吸人眼球的新意。這次,周世雄也在聯名企劃之後,終於與《美麗佳人》深入聊聊他的創作反思,以及自身與藝術的關係。

Marie Claire(以下簡稱M.C.):你認為大眾怎麼記得你的作品?

周世雄(以下簡稱周):

基本上還是石油吧,然後是「永生旅店」。永生旅店在這幾年算是代表作,所以我認為應該把我的符號從「石油藝術家」拉到「概念」。我的重點還是在「概念」這件事,因為我常常會想一些「為什麼?為什麼不能這樣?」和那些視覺藝術很強的設計師、藝術家比較,我算是一個掉書袋出身的藝術家,都是跑學校裡面念書的那種,視覺美感那些都是從生活裡培養出來的,去逛街、買衣服、欣賞漂亮的東西,美感是可以陶冶出來的,但我認為我跟大家最不同的地方,在於我的想法跟熱情還有堅持。

M.C.:提到「堅持」,過去有曾想過放棄的時候嗎?

周:

做藝術是真的滿累的。有兩種層面,客觀地來說,藝術真的不好賺錢,而藝術家的影響力也是一個源源不絕的價值,可是前期來講是比較煎熬的,為了現實考量不再創作的就不在話下了。一直堅持在第一線崗位的開拓型創作者是很孤獨的,當然還有面對像家庭、整個社會對這件事的不抱期待。並非是不認同,做美、有趣的東西有什麼好不認同呢,重點是大家對於做這件事情的價值並不抱期待,這是我想改變的。

M.C.:曾想過不再使用石油創作嗎?

周:

不會啊,因為從「Ready-Made object」開始又是一個新的樣貌。應該說就像一個歌手唱R&B、唱饒舌,也可以唱抒情歌啊,你問我可不可以繼續唱饒舌,當然可以,去演唱會我還是照樣唱那幾首,但新的歌可以不要是饒舌。所以其實這不衝突,成名作宣傳都比較商業化一點,必須要讓它商業化一點,它要去支持你新的創作。又例如去年是 Louis Vuitton 先生冥誕200週年紀念,品牌就邀請了全世界200名藝術家每個人做一個行李箱,我就用石油的概念去做,現在這個行李箱就在全世界巡迴展覽,最後會登上歐洲的蘇富比拍賣,是我現在最期待的事。

M.C.:你覺得你跟藝術的關係是怎樣的?

周:

以這次拍攝的畫面來說,就是在講藝術跟我的關係,另外兩個畫面很明確在講黑白跟生死,這兩個主題都是藝術最基礎的兩件事情。人家講「為藝術犧牲」聽起來很好笑,很像在諷刺、搞笑,但事實上這是一句真的話。搞藝術這件事情真的要犧牲很多你的生活,你真的忙起來就沒時間去健身、約會,沒時間回家陪爸媽聊天、遛狗,週末沒時間出去玩…。一個不小心,它就會取而代之生活很多部份,更何況我是在風暴核心的那個人,但是我覺得「Art is trust」,至少它是不會背叛我的事情。

M.C.:前面已經稍微提到過,你對這次參與的拍攝有什麼想法或感想?

周:

這個又能推回上次聯名的「Ready-Made」主題,其實畫面裡我被油淋,我也是個 Ready-Made object,就是那個促成作品的物件。而我的石油畫不就是把油最真實的一面呈現出來嗎,有機玻璃框不過是一個展台,把油忠實地呈現出來,也是 Ready-Made 的概念。我用過各種角度去思考過石油畫:極簡主義、單色版繪畫、油畫的歷史、顏料的歷史、鏡像的歷史、攝影,大概都從這六個角度去講我的畫。我過去沒有想過 Ready-Made 這個概念,因此覺得有趣的是,多了一個角度去讓我回歸探討石油畫這個作品。

我最早那些石油畫染黑的機油都是回收的,是我去英國那些郊區的修車廠要來,然後把它灌到框裡面去。所以它就是一個 found object,一個找到的產品,就跟杜象的馬桶是別人丟掉的馬桶一樣。因此我認為 Ready-Made 最美好的地方就為一個東西找到新的解釋,重新定義並化腐朽為神奇,這件事難道不是藝術的本質嗎?「朽木不可雕也。」如果你連朽木都可以雕,就是作為一個藝術家最有趣的地方。

延伸閱讀: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周世雄 當代藝術家 石油畫 概念藝術

最新消息

中研院曝「甜甜圈」環狀天文照 揭銀河系中心黑洞存在「證據」

享生活
鏡週刊
發布時間:2022-05-13 17:00:22

中研院與天文物理研究所參與的「事件視界望遠鏡」國際合作計畫,昨(12)日對外公布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星黑洞)照片,這不僅是人類史上看到的第2個黑洞,更是成為揭開銀河系中心黑洞存在的「第一個直接觀測證據」。中研院天文所博士郭駿毅也對外透露,這次拍的黑洞與M87星系類似,都呈現甜甜圈狀或環狀。

24小時最熱

銀河系中心是個充滿神祕色彩的區域,過去十多年來,科學家已觀測到裡面有個看不見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名為人馬座A星。這回「事件視界望遠鏡」國際合作計畫,透過全球8座電波望遠鏡連線,形成一個跟地球一樣大的虛擬望遠鏡,達到前所未有的高解析度,再將收集到的龐大觀測訊號,透過世界各地的超級電腦運算,包含美國、加拿大、歐洲及台灣,打造一個前所未有的黑洞模擬資料庫,與觀測結果作比對。

最後再透過多次模擬、調校,費時5年才得以成像,成功解開人馬座A星的黑洞謎團,讓世人真正看到這個「潛伏在銀河系中心的巨獸」,這張照片也成為證實銀河系中心黑洞存在的「第一個直接觀測證據」,也是人類史上看到的第2個黑洞。

中研院天文所夏威夷運轉處資深科學家、EHT計畫科學家包傑夫(Geoffrey Bower)也說明,「這次公布的影像捕捉到被強大的黑洞重力彎曲的光線,亮環大小也吻合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本突破性的發現有助於進一步理解銀河系中心,以及此巨大黑洞如何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

根據《中央社》報導,郭駿毅表示,到目前為止只有成功拍到2張黑洞照片,這次人馬座A星影像就是第2張,也是離地球最近的超大質量黑洞。而這次所觀測到的畫面跟M87星系黑洞有相似的甜甜圈狀或環狀影像,顯示「環狀是黑洞的特徵。」他也補充提到,從地球觀測光環的大小,約為50微角秒,相當於地球看月球上一塊甜甜圈的大小,這不僅吻合黑洞質量和距離的觀測,更證實「愛因斯坦的理論是正確的。」

此天文畫面曝光後,總統蔡英文在中研院的臉書留言表示,「謝謝台灣和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人類對黑洞的認識又跨出了一大步!」副總統賴清德也留言,「謝謝中研院的科學家和全世界EHT團隊對黑洞的研究,再次證明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也讓人類對黑洞有了更多的認識!」

盧秀燕座車司機PCR陽性 今起7天自主健康監測

「快篩陽=確診」上路防冒用 醫實測剪斷快篩盤傻眼:出動剪線鉗才成功

鏡週刊 甜甜圈 中研院 銀河系 黑洞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