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猴痘7大Q&A 專家教預防方法

享生活
By NOWnews今日新聞
發布時間:2022-06-25 17:30:11

昨(24)日疾管署公布國內出現首例「猴痘」境外移入個案,使台灣成為繼新加坡、韓國之後,亞洲第3個出現猴痘個案的國家,該名境外移入個案是德國返台的25歲本國籍男性,目前共匡列19位密切接觸者。而政府也從週四(6/23)起將猴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提醒,目前已知猴痘主要傳染途徑為接觸皮膚病灶,因此勤洗手、多用酒精消毒還是很重要。《NOWnews今日新聞》也替讀者整理出猴痘的7大QA,一次搞懂猴痘的傳播大小疑惑。

24小時最熱

Q1.猴痘是什麼?

根據疾管署官網介紹,猴痘病毒屬痘病毒科(Poxviridae),正痘病毒屬(Orthopoxvirus)。主要由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傳播給人,屬人畜共通傳染病。一直以來猴痘都是相當罕見的傳染病,1958年由丹麥一所專門研究小兒麻痺的實驗室,從食蟹猴爆發的水皰病中發現,人類感染猴痘病毒最早的個案是1970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一名9歲男孩,此後中非和西非靠近熱帶雨林的偏遠地區陸續有個案報告。平均每年發現上千病例,但極少出現在非洲外,本波疫情約2022年5月在英國開始傳播,病例以男性為主,大部分曾與男性發生性行為者。

Q2.本土目前有相關病例嗎?

昨(24)日疾管署公佈國內出現首例個案。該名個案是南部一名從德國返台的本國籍25歲男性,6月20日出現症狀、隔日就醫,簡體採驗測出猴痘病毒陽性,目前正在負壓隔離病房治療,。目前共匡列19位密切接觸者,包含2位家人、10位醫療人員、3位司機與其他人士4位,相關人員將健康監測到7月13日。

▲疾管署列出猴痘QA。(圖/疾管署提供)

Q3.猴痘傳染途徑?

猴痘病毒可以透過肉眼無法分辨的皮膚傷口、呼吸道、黏膜進入人體,亦有非洲紀錄顯示,若直接接觸受感染的動物血液、體液、黏膜,即可能造成動物對人傳播,另外不當食用此類動物,也可能是病毒向人類傳播的來源之一。

美國一名獸醫在2003年曾經意外染病他。他指出,當時接觸了客戶攜帶的草原犬鼠,沒隔多久後就出現類似流感的病症,包括發燒、暈眩、噁心、疲勞、頭痛等,拇指還出現一個明顯水泡,所幸依靠抗生素等藥物,身體很快復原,但拇指的疼痛感仍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研究顯示,人與人間雖有出現交叉感染,但此類情形仍屬少見,會發生通常是在長時間面對面,導致呼吸道大飛沫傳播,或是透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體液、被汙染的物體(個人衣物等)傳播。另外,過去也發生過母嬰感染,或因醫療行為而染疫的情形。

Q4.猴痘的症狀有哪些?該如何通報?

猴痘潛伏期通常在7到14天,早期的症狀包括頭痛、肌肉疼痛、發熱、疲勞;發熱1到3天內,病患身上會出現類似天花的皰疹,約有95%病例出現在臉部、手掌與腳掌75%、口腔70%、生殖器30%、結膜20%,約有5成患者患有淋巴結腫大。

目前猴痘已被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若遇到疑似個案,依規定必須於24小時內通報,並且完成病歷報告,必要時得於指定隔離治療機構進行隔離治療。臨床醫師對該等疑似病例可以於傳染病通報系統選擇天花通報項目,並於備註中填寫「疑似猴痘」,檢體採檢與送驗方式同天花,送疾病管制署昆陽實驗室進行檢驗。

Q5.猴痘致死率有多高?

猴痘目前分為2個演化支,分為中非(剛果盆地)分支病毒和西非分支病毒,中非分支比西非分支病毒更容易傳播和嚴重,中非分支致死率高達10%,而西非分支致死率約為1%。隨著1980年天花消滅和之後停止接種天花疫苗,猴痘成為現存最嚴重的正痘病毒感染症。但在2022年猴痘爆發後,才發現有人傳人情形。

Q6.有預防猴痘的疫苗嗎?

猴痘目前尚無特定療法,但研究指出,天花疫苗對猴痘的防護力約有85%,對此,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已於2019年,核准由含有減弱天花病毒株製成之新疫苗(JYNNEOS)。

Q7.預防方式?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與病人密切接觸,是傳播猴痘病毒最重要的因素,在沒有特效治療與疫苗的情況下,減少人群感染的唯一方式就是提高對危險因素的認識,開展宣傳教育。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昨(24)日接受媒體聯合訪問時指出,猴痘患者皮膚病灶病毒最多,接觸到是最可能的傳播途徑,但這波疫情患者的症狀並不典型,皮膚上的痘子不明顯,造成身邊的人難以辨識增加接觸風險。有鑑於此,手部衛生相當重要,勤洗手、攜帶酒精消毒、戴面罩這些預防新冠肺炎的方式,也能預防猴痘。相對來說,猴痘傳染大多與陽性個案有密切接觸,擴散風險相對沒有新冠肺炎這麼大。

疾管署也呼籲民眾,盡量將食物徹底煮熟後再食用,若有返國民眾出現相關症狀,務必主動告知機場、港口檢疫人員,同時向醫師說明旅遊接觸史。

▲疾管署提醒,猴痘主要傳播途徑是與感染者或動物接觸,勤洗手還是相當重要。(圖/疾管署提供)


消息來源:NOWnews今日新聞

延伸閱讀:

NOWnews今日新聞 猴痘

最新消息

雙北8縣市亮橘色高溫警示燈 西半部防午後旺盛對流雨彈

享生活
鏡週刊
發布時間:2022-06-25 18:30:09

太平洋高壓影響(25)日稍稍減弱,導致水氣稍增多,午後對流旺盛,降雨會再明顯一些,整個西半部地區及各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建議民眾外出攜帶雨具備用。而各地依舊晴朗炎熱,大台北、南高屏等地區有機會出現36度以上高溫,雙北等8縣市也全亮起橘色高溫警示燈號。

24小時最熱

根據中央氣象局資訊顯示,今天高壓影響稍減弱後,水氣稍增多,讓午後對流降雨再明顯些,不過各地還是高溫炎熱、大多為多雲到晴的天氣,白天高溫普遍為32至34度,大台北、彰化、南高屏及花東地區則有36度以上高溫出現的機會,近中午前後紫外線也偏高,提醒民眾外出務必要做好防曬,並多補充水分以免中暑。

整體天氣高溫炎熱,氣象局也針對全台8縣市發布高溫資訊,台北市、新北市、彰化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花蓮縣及台東縣都亮起橘色警示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請加強注意,也得盡量避免非必要的戶外活動、勞動及運動,注意防曬、多補充水份、慎防熱傷害。

大台北、南高屏等地區有機會出現36度以上高溫,雙北等8縣市也全亮起橘色高溫警示燈號。(中央氣象局提供)

至於降雨方面,現在台灣附近為偏南風,在花、東沿海地區及恆春半島整天偶爾有短暫陣雨出現,而午後因熱力作用,各地都有雷陣雨的機會,且對流發展旺盛,整個西半部地區及各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伴隨著雷擊、強陣風,雨勢較大,外出建議隨身攜帶雨具備用。

鏡週刊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