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21日新增5萬6,339例本土案例、115例病故、209例中重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祖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各區看來已經脫離或正在脫離高原期,因此本週個案數較穩定,排除假日效應後,預計從週三(22日)起就很有機會單日降至5萬例以下。
24小時最熱
羅一鈞說明MIS-A確診要件,目前國內有收到2例疑似個案,雖初判皆不符合,但會提報給專家會議進行討論;另有媒體提及二度感染定義,他則表示彙整專家會議上文字意見,放寬認定3個月內符合2條件屬「重複感染」,但需要做好相關配套與更改申報碼等流程,才會正式對外公布。
重複感染定義
有媒體詢問,二度染疫定義是否有結果?羅一鈞回應,二度感染已彙整專家會議上文字意見,目前有共識會用症狀及臨床上容易操作的檢驗條件來定義,在1至3個月內若要認定為重複感染,須具備「症狀惡化」,若無症狀或跟原先有症狀看來沒惡化不可列入,而症狀惡化者檢驗條件為「搭配抗原快篩陽性,或PCR陽性且Ct值27以下」才符合定義。
羅一鈞指出,認定重複感染後不需做基因定序判定,屆時可從寬認定重複感染,後續有需要時,再由醫療院所送檢體到實驗室進行後續定序,以釐清是否感染新的變異株,而因相關通報系統、配套、投藥流程等措施還在修訂,會等配套作業完成再正式公布。
MIS-A疑似個案
針對外界關心台灣是否出現首例MIS-A(成人多系統炎症徵候群),羅一鈞指出,目前收到2例疑似個案,其中1例為6月初宣布過的50多歲男性死亡個案,染疫11天後出多器官衰竭情形,診斷有心肌炎與肺炎,後續死亡診斷已寫多系統發炎與MIS-A,指揮中心說明以肺炎合併多重器官衰竭描述死因。
對此,羅一鈞進一步說明,該名個案後續經病例檢視,參考美國與國際通用定義後,雖有心肌炎、發炎指數升高等次要條件,但沒有符合臨床症狀發燒38度的症狀,因此仍不列入MIS-A,不過該案還是會提到專家會議報告與討論。
另1例則為新光醫院20多歲男性染疫,在恢復之後出現肝臟和腎臟發炎病變合併休克,但目前檢視沒有發現有嚴重心臟疾病等臨床條件,仍不符合定義,此也會提到專家會議報告與討論;上述2案仍待專家討論後,才能判定是否為本國首例MIS-A。
據美國CDC指出,MIS-A病例定義為年齡大於等於21歲且住院或住院前3天內,有主觀發燒或客觀發燒大於38度紀錄,並符合臨床檢查條件,如嚴重心臟疾病、冠狀動脈病變等,且出現不能歸因於藥物治療的休克或低血壓、腹痛、嘔吐與腹瀉等其他症狀,加上2項發炎指數升高等多重條件,診斷上比兒童MIS-C判斷更難且複雜,因此目前有通報的2起個案都會再交由專家研判。
有媒體詢問,MIS-A致死率是否為MIS-C的3倍?羅一鈞回應,MIS-A比為MIS-C更少見,國際通用病例定義也僅美國官方制定,因此美國資料還是會完整一些,MIS-A致死率是比MIS-C高一些,但成年人較容易有慢性疾病、年齡等干擾因子,因此要全部排除才能確認。
BA.4、BA.5來僅傳播力強
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及BA.5來勢洶洶,外界憂心變種病毒入侵社區,羅一鈞說明,目前在機場唾液採檢攔截到的陽性個案,其中BA.4或BA.5都屬於無症狀或輕症,並無出現中重症個案,且從國外統計顯示,感染後出現重症的比例並未增加,一般認為與先前的Omicron相近,甚至有研究看起來會更輕微一點,但其傳播力較強仍須注意,或造成曾確診的人可能會重複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