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B、BF.7皆爆首例本土!6QA搞懂「亞洲下個主流株」症狀對策一次看

疫情專區
By Ettoday
發布時間:2022-11-01 17:30:00

台灣昨(31)日爆出首例BF.7、XBB本土個案,BQ.1.1目前則有6例境外,尚無本土案例。指揮中心表示,新型變異株更具有免疫逃脫力,雖然傳播力和重複感染可能性增加,但疾病嚴重程度並未提高,預測XBB將成為東亞、東南亞地區下個主流病毒株,會視疫情決定後續鬆綁政策。對於3大新變種崛起的資訊、如何防護,《ETtoday新聞雲》整理6大重點,帶讀者一起了解。記者楊晏琳、張乃文/整理報導

24小時最熱

Q1:BF.7、XBB、BQ.1.1各是什麼?

A1:BF.7由Omicron亞型變異株BA.5演化而來,與親代毒株相比,擁有更強的免疫逃脫能力。不過醫療應變組組長羅一鈞說明,資料顯示,BF.7目前未比XBB或BQ.1.1更有優勢,因此國際關注比例已愈來愈小,以XBB及BQ.1.1為主。

XBB是BA.2.10和BA.2.75的重組變異株,羅一鈞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XBB至少已於35個國家驗出,且有較高的重複感染率。但主要發生於流行Omicron前(如Alpha或Delta)的感染者,尚無證據顯示XBB對於近期感染Omicron有免疫逃脫,目前風險評估傳播和重複感染可能增加,但疾病嚴重度並沒有提高。

至於BQ.1.1的特色,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表示,除了比BA.5的複製速度快3成、出現二次感染風險高,傳播力也加強;且BQ.1.1不但能逃避疫苗和自然免疫,「而且可能逃避藥物抗體!」換言之,無論是疫苗、自然感染,甚至抗體治療方法,都可能會奈何不了它。

不過WHO也評估,XBB及BQ.1等新興變異株仍與其他Omicron次分支的表徵相近,尚不須指定為高關注變異株。

Q2:台灣有案例嗎?

A2:指揮中心昨日宣布,本土皆驗出首例BF.7、XBB案例各1名,分別為60多歲女性及40多歲男性。

XBB首例本土為北部40多歲本國籍男性,曾接種三劑,曾在8/30確診,這次是10/15日出現發燒、咳嗽和流鼻水症狀,10/17快篩陽,就醫醫師評估為重複感染通報確診,目前經過疫調顯示沒有接觸國外返台人士,因此並無相關接觸史,應該是社區感染。

BF.7首例本土是南部60多歲本國籍女性,曾接種三劑疫苗,10/19發病確診,核酸檢驗為陽性,是首次感染,後續經實驗室定序確認是BF.7,經過疫調發現也沒有相關的國外接觸史。

目前境外移入驗出XBB有6例,來自新加坡、印尼、印度、泰國、香港,9/23~10/11入境陽性;BQ.1/BQ.1.1有6例,來自加拿大、德國、荷蘭、英國、美國,9/25~10/11入境陽性;BF.7有4例,來自美國、法國、荷蘭,8/4~10/2入境陽性。

本土部分驗出XBB有1例、BF.7有1例,尚無BQ.1.1/BQ.1.1確定病例。

Q3:本土爆出首例XBB、BF.7,會影響國內鬆綁進度嗎?

A3:視後續疫情而定。羅一鈞表示,本土驗出新興變異株,表示變異株可能是透過境外移入個案帶進社區,不過觀察他國疫情發展,像新加坡在前一波7月BA.5疫情時,其實就開始陸續驗出XBB,但真正進入XBB疫情是在10月份時,「每波疫情在下降後,會再有新變異株逐漸取得優勢,才會引起下一波疫情。」

因此,防疫措施的鬆綁會以後續疫情變化、社區免疫防火牆、疫苗接種率等因素來參考。羅一鈞說明,主要會嚴密監控境外移入跟本土新興變異株流行趨勢,來決定後續鬆綁措施。

指揮官王必勝也說,指揮中心內部會議都有在討論相關變異株監測狀況,「這些都很小心、也很認真處理,因為變異株發展可能影響疫情,所以監測系統一直有在運作,隨著防疫政策在做調整。」

Q4:這三株病毒株症狀有哪些?容易引發重症嗎?

A4:BF.7引發的症狀包括顫抖、頭痛、胸痛、嗅覺改變、持續咳嗽、聽力喪失,多數都與感染Omicron其他亞型變異株相似,但也不能忽略其他新冠症狀,例如疲憊、腹痛、腹瀉、流鼻水、喉嚨痛。

台大醫院小兒科醫師李秉穎則說,目前觀察到大多都是輕症、重症數偏少,不須太過擔心,也不至於對醫療體系造成重大負擔。

XBB雖有免疫逃脫能力強、導致重複感染機率增加的特性,但目前並未有症狀變嚴重的證據。不過,包括BQ.1.1在內,羅一鈞指出,無論是哪種變異株,皆為Omicron的其中一種,症狀包括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發燒等常見呼吸道症狀。僅少數個案有嗅味覺異常,死亡病例也並未增加。

Q5:這些變異株會變成主流株嗎?

A5:羅一鈞表示,XBB、BQ.1.1在東、西方分庭抗禮,很難預測誰會成為全球主流,但看起來和區域流行有關。目前東亞、東南亞會以XBB為主流,西方國家則可能會是BQ家族成為下個主流病毒株。

Q6:因應對策有哪些?

A6:王必勝強調,機場仍會針對有症狀者做唾液PCR篩檢,過去每日約有30~60位受檢,隨著開放人數增加,「應該會增加到每日100人」,依照過去經驗,有症狀者驗出陽性者約30%,指揮中心會針對陽性檢體送昆陽實驗室基因定序監測。

李秉穎提醒,新變異株在解封的狀態下「進來速度會更快」。建議民眾出國或從國外回來都要非常小心,有一點症狀就要馬上做檢驗,不舒服就別出去,即便2天內快篩或PCR陰性,病毒有潛伏期,不一定就是真的沒染疫。

「人群聚集處、飛機上感染風險極高」,李秉穎說,聽過不少人都是在飛機上感染,尤其飛機氣流很強,飛沫傳染可達好幾公尺,民眾一定要戴好口罩,上廁所時注意接觸傳染。

免疫逃脫能力更強的BQ.1.1及XBB,指揮中心表示,現有單株抗體藥物確實對BQ.1.1和XBB預防治療效果打折,不過口服抗病毒藥物對新變異株無抗藥性,仍能有效治療。

羅一鈞解釋,在BA.1~BA.5流行過程中研發出來的單株抗體,雖對新變異株的預防治療效果打折,對此前的變異株仍有治療或預防效果,好消息是口服抗病毒藥物及注射用型瑞德西韋,沒有報告指出對新變異株有抗藥性,國內最常用的藥物都還是有效。

疫苗部分,羅一鈞提到,已有次世代疫苗問世可提供大家注射,預期對新興變異株應有預防效果在。

點我加ETtoday好友,接收更多新聞大小事。

新冠肺炎 COVID-19 ETtoday 健康 新冠 病毒 Omicron BF.7 XBB

最新消息

確診者隔離改為5+N!11/14起實施

疫情專區
NOWnews
發布時間:2022-11-02 16:45:00

我國疫情緩步下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指揮官王必勝宣布,11月14日起確診者居家照護日期改為「5+N」,隔離完五天後,快篩陰性即可解除隔離,如果無法快篩陰性,則需進行自主健康管理7天。

24小時最熱

▲11月14日起確診者居家照護日期改為「5+N」。(圖/指揮中心提供)

目前新冠肺炎確診者仍需進行「7+7」的居家隔離與自主健康管理,不過從11/7起,將放寬為「7+0」,免除後7天的自主健康管理,今天專家會議結束後,達成共識,11月14日起確診者居家照護日期改為「5+N」。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羅一鈞說明,專家建議居家照護者確診隔離5天之後,進行自主健康管理到自行快篩陰性,或者解隔日7天(5+n;n=0~7),也建議要比起11月7日各種措施鬆綁新制晚幾天施行。(編輯:孫唯容)

▲11月14日起確診者居家照護日期改為「5+N」,隔離完五天後,快篩陰性即可解除隔離。(圖/指揮中心提供)

消息來源:NOWnews今日新聞

延伸閱讀:

新冠肺炎 COVID-19 NOWnews今日新聞 健康 新冠 病毒 Omicron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