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瑟薇十年前藉《悲慘世界》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後,在網路上面臨大量的仇恨言論,她如今回顧那段時光的遭遇也做出回應。
24小時最熱
安海瑟薇 19 歲就正式展開演員生涯,演出《麻雀變公主》系列後成為一代美國甜心,在那之後,她也開始嘗試演出一些更加成熟的角色,她靠著 2008 年的《瑞秋要出嫁》首度入圍奧斯卡獎。此外,她還參與了《珍愛來臨》、《斷背山》以及《穿著 Prada 的惡魔》等知名作品。
2012 年由湯姆霍伯執導的經典音樂劇改編電影《悲慘世界》,則讓她二度入圍奧斯卡獎,並成功拿下最佳女配角。她所飾演的芳婷是一位處境相當悲慘的角色,並在音樂劇中演唱了極為經典的「I Dreamed a Dream」。
2012 年版《悲慘世界》電影其中一個最廣為人知的特色,就是片中所有歌曲都是在拍攝時當場演出的,而非預先錄製,這是為了捕捉這些歌曲最純粹的情緒,而這也讓安海瑟薇的演出更具複雜性。
然而,安海瑟薇在藉由本片榮獲了一座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後,她卻開始在網路上收到各種仇恨言論,批評她演得太過用力、太渴求關愛、表現得簡直像一位高中戲劇社學生一樣等批評。
最近在出席由 Elle 雜誌主持的《Women in Hollywood》活動時,安海瑟薇大方談論到了這點,表示這整件事讓她有機會以新的觀點了解所謂的「仇恨言論」,也明白她不能將這些評論放在心上,因為網友評論只是放大、誇張她本來就知道的事。
她表示,希望發表仇恨言論或是毫無理由批判別人的人們「能給自己重新學習何為愛的機會」:
「就在十年前,我有了一次以新觀點檢視仇恨言論的機會。交代一下前後脈絡——這種評論方式我打從 7 歲開始就會對自己說。而當你加諸給自己的這種痛苦突然放大並回到你身上,像是網路上的聲音⋯⋯這就成為了一件大事。
我意識到我完全沒打算要與這種能量有任何牽扯,不然我就再也無法創造藝術,無法為藝術保留空間,只能活在對創作的恐懼中。
批評一個人本身和批評其行為完全不同。你可以批判一種行為,你可以選擇原不原諒一種行為,但你沒有資格只因某個人存在就不明就裡地批判,更不能去仇恨,這樣做真的非常不厚道。我已經學會理解仇恨,而這理解背後有一種智慧。我希望他們能給自己重新學習愛的機會。」
這個產業中一個相當不幸的事實,就是名聲是一種循環。當大眾沉迷於吹捧一位新星時,遲早都會出現認為他們已經「過氣」的想法,尤其是在人們已經非常熟悉這些明星的時候。在安海瑟薇之後,也有兩位演員面臨了差不多的處境:《歌喉讚》的安娜坎卓克和《飢餓遊戲》的珍妮佛勞倫斯。
而安海瑟薇就只是剛好就在那段時期以《悲慘世界》成功拿下奧斯卡獎。不少明星在經歷了循環中的低潮後依然再次翻身,重新找到觀眾,而這段時期對於安海瑟薇來說顯然相當艱困,但她也藉此有了新的生涯體悟。
加入「電影神搜」LINE好友,最新電影情報不漏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