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來聊聊為什麼《灌籃高手》要把故事背景放在神奈川縣?
24小時最熱
固然《灌籃高手》中所謂的「神奈川四強」湘北、陵南、翔陽、海南(武里表示:),令萬千少年少女心馳神往,但現實是殘酷的,真實世界的日本高中籃球,神奈川都不能算是一個強縣。即便在故事中有「王者」之稱的海南大附屬高校,其原型「湘南工科大附屬高校」的確是IH賽常客,也數次打入四強,但以全國的標準來看,要稱為「王者」是有些勉強。
真正具有日本全國制霸實力的,反而是以東北地區跟北陸地區的高校居多,像是原作中山王工業高校的原型「能代工業高校」,便是秋田縣的傳統強權。
若從《灌籃高手》作者井上雄彦的生命經驗切入,那也跟神奈川縣八竿子打不著關係。井上大神出身自九州的鹿兒島縣,爾後到熊本縣就讀大學,之後便前往東京開啟他的漫畫家生涯,然而除了三井壽的名字源自九州福岡縣生產的大吟釀酒「三井の寿」之外,《灌籃高手》並沒有什麼與九州直接相關的元素。
(※補充:櫻木軍團的「其他」成員:高宮望、大楠雄二與野間忠一郎,他們的姓氏源自福岡市南區的三個次分區,均鄰近西日本鐵道線的「高宮」站。)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毫無地緣關係的神奈川縣,最終因《灌籃高手》成為了青春的代名詞呢?
先說結論,我認為是跟 80 年代進入極盛期的「不良漫畫」(ヤンキー漫画)風潮有關。而在談不良漫畫之前,要先從自日本本土生長出來的「不良」(ヤンキー)次文化開始談起。
日文的不良一詞「ヤンキー」(拼音為Yankii),此詞起初來自對從英國移民自美國東北新英格蘭地區白人移民的稱謂「Yankee」,也是紐約洋基隊名稱的語源;爾後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又成為南方軍對北方軍的蔑稱。二次戰後,日本一度為美軍託管,又隨著韓戰、越戰相繼爆發,美國在日本各地建立起許多軍事基地,美國流行文化也藉此傳入日本。
Yankee 一詞到了日本產生質變,一開始是「追隨美國式流行的青少年」,進而轉變成「素行不良的青少年」,而這個從美國而來、在日本突變的不良次文化,在 80 年代成為顯學,進而影響了以青少年讀者為大宗的漫畫選材走向。
由於神奈川本身作為東京首都圈的外圍,容易取得最新的流行資訊;再者神奈川境內的橫須賀海軍基地,正是美國第七艦隊的大本營,美國文化的直接衝擊。天時地利人和條件俱備,因此神奈川也就成為了不良文化以及雖與不良文化本質不同,但有一定相似性的「暴走族文化」聖地。當然要再進一步細究的話,還可以有更多值得探討之處,不過這並非本文研究重點,故在此打住。
《湘南純愛組!》改編日劇
有了上述認知之後,便不難理解為何日本在 80-90 年代開始連載的少年/少女漫畫,或多或少都有不良元素,而以不良文化為主軸的題材,主舞台大多都會發生在神奈川縣了。例如藤澤亨(藤沢とおる)的《湘南純愛組!》、吉田聰(吉田聡)的《湘南暴走族》,以及紡木卓(紡木たく)的《Hot Road》(ホットロード)。
在這樣的風潮底下,井上大神於 1990 年開始連載的《灌籃高手》,為了迎合流行而加入不良元素,將故事背景設在神奈川,也是在所難免的事。若回顧《灌籃高手》前期的故事,比起運動更像是不良漫畫,所謂的「櫻木軍團」其實就是典型的不良少年,更不用說後來的宮城良田、三井壽、堀田德男、鐵男、龍等角色,濃濃的不良感。
《灌籃高手》真正脫離不良元素的關鍵點,正是三井壽「教練,我想打籃球」的浪子回頭。自三井壽回歸湘北籃球隊之後,《灌籃高手》便再也不需要拿不良文化作為噱頭,可以完全轉型為運動漫畫了,後來的櫻木軍團跟堀田德男就整個丑角化,變成搞笑役,鐵男跟龍則再也沒出現過。
最後再補充一個可能有些人不知道的八卦。其實井上大神最初只是把三井壽當作一次性角色,理論上在體育館內暴力事件結束後就要功成身退的。豈知隨著劇情發展,井上大神對三井壽投入的感情越深,最終竟然小三扶正(漂亮的雙關),一躍成為湘北五子之一,而且人氣更勝主角櫻木。
假如三井壽沒有如此機遇的話,以井上大神原本的構想,應當是櫻木軍團之一的水戶洋平加入湘北籃球隊的,只能說是時也運也命也。
本文轉載自:Somebody Sue/普通人
加入「電影神搜」LINE好友,最新電影情報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