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過年習俗、禁忌不少,現代人可能有些還不知道,反倒不小心觸碰禁忌,就來複習除夕夜到初五的習俗,讓大家在過年期間,不要不小心因一些禁忌,影響未來一整年的運勢。不過今年各大習俗可能需要斟酌,必竟疫情嚴峻,遵循防疫才是今年最重要的事情,下列習俗就當參考。
24小時最熱
除夕:夜拜祖先、圍爐、守歲
中午12點前需要貼春聯,12點後則要祭拜祖先,而也有人會拜地基主,來祈求年好運及平安順利。而年夜飯菜色也有各種含意,包含7大必出現年菜:吃魚要剩,才會年年有餘;吃雞、全家團圓;吃年糕步步高升;吃水餃招財進寶;吃長年菜不咬斷,象徵長年百歲;吃蘿蔔糕好彩頭;吃火鍋一家團圓。
另外除夕夜還有重要環節「守歲」,全家聚在一起到隔天初一才能睡叫,而廟裡則有午夜12點搶頭香習俗,民眾搶拜第一柱香來求得神明眷顧保佑,不過今年適逢防疫恐怕搶頭香都將停辦。
初一:拜拜,走春拜年
大年初一需早起、拜祖先且到門口點燃鞭炮,象徵驅趕年獸,並到廟宇拜拜,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平安,同是到親友、鄰居家拜年,就是俗稱的「走春」(台語「行春」)習俗。
而初一禁忌則是不能說敗、衰、輸、死、病,也不能倒垃圾、掃地到初五,因會把福氣財氣倒掉、掃掉,早上也不能吃稀飯,在古老習俗裡象徵貧窮。也不能打破東西,會有破財之意,倘若真不小心,就要記得拿紅紙包起破碎物,說句「歲歲(碎碎)平安」化解,等到初三或初五再丟掉。最後要保持一天心情愉悅,不能生氣、打小孩,讓新年之初就帶來好福氣。
初二:回娘家、「回門禮」要成雙
初二回娘家習俗為「回門」,當天需要帶上半守禮或禮金做為「回門禮」,且數量、金額都必須成雙,代表吉利;通常都是已中午宴請女婿,因若選在晚餐時間有「吃到尾」含義,習俗上會讓娘家窮一年意思。而無法回娘家的女兒,也可以在農曆2月2日回去一趟,避開初四、初五,會帶走娘家福份,或把穿過的衣服寄回娘家。
初二禁忌則是當天盡量不要洗衣服,據說初一及初二是水神生日,會得罪神明;此外也不要睡午覺,會影響事業運。
初三:睡到飽,晚上早早就寢
傳說初三老鼠娶親日,晚上要早點睡,避免打擾老鼠娶親,並在睡前在家中角落灑些米和鹽巴、年糕,象徵人鼠相安,在未來一整年能豐收、有好家運。
禁忌上,傳說這天「赤狗日」,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的「赤口日」,據說赤狗是憤怒之神,遇到會不吉利,因此初三不宜外出拜年禁忌。
初四:迎灶神,安太歲、點光明燈
據說,初四接神,是恭迎灶神回到民間的日子,由於眾神明每年農曆12月24日會返回天庭,稟報過去一年人間的所有作為,並在初四返回民間。
而這天禁忌不宜出遠門、在廚房發牢騷、說長道短、發生口角、哭鬧、換衣服或裸露身體等等,因灶神會查戶口,且會對神明不敬。另外有犯太歲,也須在今日安太歲,或點光明燈意味照亮運勢和前途。
初五:拜財神、吃餃子及倒垃圾
過年最後一天守完所有禁忌,就算功德圓滿,因此初五也稱為「破五」,今天須將初一到初五的垃圾全倒掉,否則會累積成「窮氣」,也要記得把家裡好好打掃一番。
而今日也是各大商家、公司行號開工日,希望藉此獲得財神爺眷顧、新的一年財運亨通,因此拜財神也是初五的重點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