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多久「變頻冷氣不用關?」 台電曝3關鍵:更能省電

享生活
By Ettoday
發布時間:2024-06-24 15:00:00

網搜小組/劉維榛報導

24小時最熱

許多人都知道,變頻冷氣開開關關更耗電,那麼到底出門多久才要關?一名租屋妹說,目前電費1度6元,但感謝房東裝了大牌變頻冷氣,原本喜愛出門爬山的她,如今熱到受不了都宅在家吹冷氣,因此好奇「到底出門多久才適合關冷氣呢?」該文引發熱議。

一名女網友在PTT表示,最近天氣悶熱又爆雨,因此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開冷氣,所幸房東幫安裝日系品牌變頻冷氣,「不然一度電費收6元...會直接吹到破產!」

原PO進一步表示,每到周末,冷氣更是無法關閉,原本熱愛爬山的她,由於天氣太熱,已經變成一個宅女,除非確定出門的時間超過一小時,否則冷氣都沒關,因為開開關關反而更耗電。

但原PO也不禁好奇,「到底出門多久才適合關冷氣呢?」因為實際網路爬文,說出門短暫一兩小時不用關,「除非跟朋友聚餐或出門辦事,不然這天氣在周末很少離開家裡這麼久啊,難道真的都不關?」

底下網友回應,「8小時以上,平時上班的時候」、「2小時,但還要看房間的保溫效果」、「沒錯啊!短暫根本不必關,4小時內」、「吃飯不關,上班才會關,4小時吧」、「我平常開26度,出門兩小時內會調成27度不關,超過時間就直接關」、「從來不關」、「變頻,定期清濾網比較重要」。

有內行提到,「變頻冷氣維持26度2小時的電力,和5分鐘把室溫從32降到26電力消耗差不多吧,當然還要考慮房間大小、開冷氣前室溫之類的誤差不能一概而論」。

事實上,日本節目做過實測,重開冷氣不如持續開著相較省電。專家解釋,冷氣開啟的時候最耗電,若開要短暫出門1至2小時內,冷氣不需要關機。

除了上述提到的保溫效果,台電粉專《台電電力粉絲團》也說明,每開一次冷氣,壓縮機運轉耗電量就是1.3度,如果開關間隔時間不長,建議中途可以改為送風模式或調高溫度,切勿開開關關反而耗能。另外溫度設在26至28度並搭配電扇使用,更能達到省電效果。

點我加ETtoday好友,接收更多新聞大小事。

ETtoday 冷氣 省電 生活

最新消息

全台15縣市高溫警報熱翻 醫師示警:輕忽幼兒熱傷害恐致命

享生活
鏡週刊
發布時間:2024-06-24 15:13:16

今日最高溫落在台北社子達38度!中央氣象署發布15縣市高溫資訊,其中雲林為紅色燈號、11縣市橙色燈號,故提醒民眾慎防熱傷害。台北慈濟醫院兒科加護病房主任邱馨慧點出,0至3歲嬰幼兒因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成熟,因此稍不留意就會致命,故請家長要多加注意。

24小時最熱

中央氣象署13時10分發布高溫資訊,直指各地天氣高溫炎熱,雲林白天為紅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8度極端高溫的機率;屏東為橙色燈號,有38度極端高溫出現的機率;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彰化、南投、嘉義縣市、台南、高雄也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苗栗、花蓮、台東則為黃色燈號。氣象署提醒慎防熱傷害。

中央氣象發布高溫資訊。(翻攝自中央氣象署官網)
中央氣象發布高溫資訊。(翻攝自中央氣象署官網)

截至13時43分觀測,今日最高溫落在台北市士林區「社子」測站10時40分為38度、屏東縣內埔鄉「三地門」12時50分37.8度、雲林縣斗南鎮「南改斗南分場」11時42分37.7度、台南市後壁區「蘭花園區」11時47分37.3度、雲林縣崙背鄉「崙背」11時10分37.3度、台北市信義區「信義」11時50分37度、彰化縣溪湖鎮「溪湖」11時50分36.7度。

中央氣象公布今日觀測最高溫。(翻攝自中央氣象署官網)
中央氣象公布今日觀測最高溫。(翻攝自中央氣象署官網)

邱馨慧指出,「熱傷害」好發於嬰幼兒、老年人、本身有慢性疾病或免疫系統疾病的患者、運動員及戶外工作者,程度由輕至重依序為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與中暑,症狀則從臉部發紅、口乾舌燥開始,若未適時補充水分與電解質,會演變成頭暈、反胃、尿液減少、抽筋、暈厥。

邱馨慧表示,若孩子出現冒冷汗、手腳冰冷、意識不清及心跳加速等症狀時,即已進入熱衰竭狀態。「熱衰竭距離中暑只有一線之隔,熱衰竭的特點為身體摸起來很熱,但手腳濕冷,體溫量測多低於40度」,而中暑時則是皮膚呈現發紅乾燙狀態,體溫多高於40度,死亡率高達3至8成。

醫師說明熱衰竭、中暑症狀差異。(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醫師說明熱衰竭、中暑症狀差異。(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若孩子不幸發生熱傷害,邱馨慧建議3點處置方法,「轉移至陰涼透風的環境」若環境有空調、風扇可提升散熱效果,但避免人群圍繞造成空氣不流通;「補充水分電解質」孩子冒冷汗時可飲用運動飲料或含有少許鹽份的冷開水,但孩子呈非清醒狀態時,切勿將水導入口中,否則易造成吸入性肺炎。

最後則是「物理性散熱」,邱馨慧建議可去除或解開孩子衣物,並使用冰枕、冰袋、退熱貼,敷貼在後頸、腋下、背脊、關節等處,幫助散熱降溫。邱馨慧提醒預防重於治療,若發現孩子活動力明顯減退、精神狀況疲憊時,家長要提高警覺,及時補充水分與電解質,若症狀已嚴重影響意識要盡早送醫。


患者多到不像夏季! 耳鼻喉科醫曝COVID-19、流感相似症狀

鏡週刊 天氣 健康 生活 熱傷害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