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咪摩爾(Demi Moore)主演的話題新片《懼裂》(The Substance)不僅僅是一部容貌焦慮驚悚片,更是英、美、法三國聯合製作的一場深刻的社會諷刺。電影甫上映隨即引發影評與觀眾熱議,更榮獲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最佳劇本,全球票房至截稿為止已接近4,000萬美元。故事圍繞著一位過氣女星,因渴望重拾青春,不惜注射來路不明的藥劑以獲得年輕的「完美分身」,卻引發出人意料的嚴重「副作用」,一場失控的命運之旅也隨之展開。
24小時最熱
延伸閱讀:影評|坎城獲獎《懼裂》堪稱為黛咪摩爾「量身打造」!畫面「美到不舒服」引爆血漿狂噴,容貌焦慮都治好了
《懼裂》帶出現代人共有的「容貌焦慮」
這部電影將現代人普遍存在的容貌焦慮問題點出,並套以老掉牙的萬年電影公式——分身,來作為故事轉折的關鍵點。但這部片妙就妙在,即使是一道老套的好萊塢元素大雜燴,卻還是能以高超的敘事功力、精緻卻令人不安的畫面美學、細膩的音效設計及演員們的精湛演技,端出一盤後座力極強的「肉體恐怖」(Body Horror)好菜。
延伸閱讀:《懼裂》黛咪摩爾10部電影代表作:《第六感生死戀》成90年代催淚神片、《脫衣舞孃》獲好萊塢女演員最高片酬
《懼裂》中「完美分身」與「親子關係」的影射
細讀故事情節、角色配置及多方隱喻,不難發現電影在驚悚外衣下蘊藏了深層的議題探討。除了顯而易見的容貌焦慮外,根據閱聽者的不同,還能讀出截然不同的深意。在 Haremi 編的視角裡,這部片同時能窺見「親子關係」及「母女情結」的隱喻。
電影中的主人公透過自身基因而分裂出的分身,正如同母親子宮中孕育的胎兒,需仰賴母體提供的營養素才能生存。而從脊椎裂縫中產生的「完美自我」,也和從產道或剖腹誕生的新生兒一樣,是母親體內基因重組後的結晶。其脊椎處的縫線疤痕,也能與產後縫合的痕跡遙相呼應,象徵一種近乎母性的「分娩」儀式。電影中的許多面向都揭示了相似的結構配置,令人不禁聯想到家庭中的親子及母女關係。
延伸閱讀:黛咪摩爾《懼裂》坎城獲獎、瞄準奧斯卡!探討「容貌焦慮」獻出從影40多年最大尺度,北美票房開紅盤
《懼裂》中「完美分身」與「腹中胎兒」的隱喻
電影中,「完美分身」不斷地榨取母體營養素,此景呈現出與孕期相似的情況,足以用來隱喻母親在孕育新生命的過程所承受的代價。另外,分身與胎兒都因吸收母體養份,使母體能量逐漸耗弱,這種「滋養」的過程映射出母女關係中母親甘願犧牲,卻又隱約帶有某種不甘與心酸的複雜情感狀態。隨著時間推移,母親與子女間的情感由依賴、呵護轉為愛恨交織,劇情隱晦地反映了母女關係中難解的情感羈絆,更顯示出母體在經歷分娩後,對新生命的深切依賴與矛盾心態。
《懼裂》中「完美分身」與「小孩成長」的反叛
劇情在高潮處,揭示分身開始失控,不再遵守「七日交換」的約定,象徵著孩子在成長中逐漸增強自我意識的過程。這段轉折類比了親子之間的衝突與拉鋸,表達母親在面對子女成長、拒絕妥協時的無力感。影片在母體與分身的分歧中,折射出母女間日漸緊張的情感糾葛,進而引發觀眾對親子互動的反思。
從《懼裂》看見「望女成鳳」的寄託
《懼裂》不僅呈現親子間的矛盾,也隱含著母女間微妙的愛恨情愫。母體與分身的關係猶如期望子女成功的父母,將未竟的夢想寄託於下一代。然而,這種投射往往會帶給彼此痛苦,既因過度依賴而感到失控,也因期待過高而帶來壓力,最終導致非常微妙的情感張力。雙親(母體)在寄託中掙扎、子女(分身)在成長中反叛,而這也是電影深具象徵意味的核心:一場在追求完美中的自我撕裂,同時也是一場在母女關係中的情感糾纏。
從《懼裂》探討複雜矛盾的「親子依存」
作為一部容貌焦慮驚悚片,《懼裂》超越了單純的恐怖元素,並塞入了大量的文化反思。藉由這部片,我們能隱約看見親子關係的結構狀態,以及母女間錯綜複雜的矛盾情感。電影不僅警示了人們對「完美」的無止境追求,更揭露了母女間的依賴、犧牲、反叛與情感投射。透過劇情敘述,探討了在親密關係中的相愛相殺,反思了母女關係間的深切意涵,並時刻提醒著我們愛與依賴間的矛盾無章。最終,在驚悚與情感間,留下了令人深思的後勁與餘韻。
Source: CatchPlay+
2024 秋冬染髮必試「花貓染」造型!五大髮型推薦:微卷鮑伯、魚尾剪顯年輕、一刀切短髮更時髦
台南特色選物店推薦 Top6!「靑苔」隱身在三合院的歐式古著專賣店、「ryme.apt」韓式小物超好買!
加入Bella儂儂 LINE好友,接收流行時尚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