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艷芳,一如她的名字,註定站上舞台驚豔全場,轟動世界;Anita,正如她的個性,獨特、勇敢、正義且善良。她的「百變前衛」不僅僅是外表的造型,那是直接反映出內在的人格特質。不輕易屈服的作風,作為一名歌手和演員,或是一名領袖和慈善家,梅艷芳都是 80 年代極具影響力的傳奇天后。可想而知,要以這位獲譽「香港的女兒」、粉絲心中無可比擬的「梅姑」為主角,製作一部真人傳記電影,那壓力可匹敵馬里亞納海溝,稱之 Mission impossible 都不為過。
24小時最熱
2003 年 12 月 30 日,梅艷芳因子宮頸癌逝去的消息,猛然衝擊粉絲們的心臟。僅僅 40 年的旅程,對她而言,對我們而言,都太短、太短了,但若細數她的經歷和成就,早已超越時間能夠衡量的價值。不過,縱使「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真要拍成一部僅有 2 小時左右的電影,必然得有所取捨。
大家熟知的梅艷芳,多是以知名藝人的身分出現,因此在劇情的拿捏和調配上,更著重於螢光幕之外的親情、友情以及她始終渴望,卻也留下遺憾的愛情。除了展現出少為人知的一面,也能讓影眾從出道前的青澀時期,看著演員「王丹妮」一步步成為無人取代的天后「梅艷芳」,引導我們將情感投射在劇中角色,隨著情節醞釀情緒,在電影落幕時感動落淚。
電影《梅艷芳》預告:他是我演藝圈裡,真正唯一的好朋友──張國榮與梅艷芳逝世同年發生的憾事,除了「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SARS)」的爆發──她為此號召藝人舉辦「1.99」公益演唱會──另一件重創香港演藝圈,令粉絲不願相信的,便是「哥哥」張國榮於 2003 年 4 月 1 日,自飯店 24 樓墜落輕生的消息。
在選角上,張國榮並非只是秀氣,而是讓男女都會泛起一絲漣漪的柔媚,與豪放的梅艷芳站在一起,可謂天生絕配。劉俊謙同樣清秀儒雅,卻是不同的調性,一經比較難免出戲。不過,對此我有另一番見解。
張國榮與梅艶芳是不需彩排便能完美演出的搭檔,是不約而同地隱瞞自己的病情,只為了不想讓對方擔心的家人,他不僅對梅艷芳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他的成就對演藝界而言,亦是如此。只是兩人的知名度可說是雙主角級別,過於還原對電影來說並非加分,在《梅艷芳》中,他的定位更像是以「張國榮」為原型,一位名叫「Leslie」的角色。Leslie 的出場豐富了電影的情節,但不會模糊焦點。近藤真彥這個角色也是如此。在梅艷芳心中,他就是此生難以忘懷的情人,渣男的一面並不是本作重點。
時裝模特跨界電影舞台,王丹妮實力揣摩天后神韻
說來現實,無論劇情編排再完美,就改編真人的傳記電影而言,詮釋主角的演員是否能引發觀眾聯想還是一大要點。王丹妮的表現有目共睹,且當我知道她過去沒有演戲經驗,六個月的訓練之後竟有如此成績,對指導老師以及她的能力都充滿敬佩。其實王丹妮有提到,就外貌來說,自己並不是最像梅艷芳的人,這話確實,甚至覺得和日本女藝人滿島光更為相像,但無論是說話神情或是動作體態,都令我幾度像是看見梅艷芳本人,內心激動不已。
《梅艷芳》很懂得平衡演員和角色之間的輕重。梅艷芳、梅愛芳以及 Leslie 的人物印象太鮮明,若再請個人魅力已深烙觀眾心裡的演員飾演,難免會有形象衝突問題,但讓林家棟(飾 蘇孝良)、古天樂(飾 Eddie)、楊千嬅(飾 陳淑芬)等實力派老將出演關係人物,不僅可以撐起角色重要性,同時也將王丹妮、廖子妤(飾 梅愛芳)和劉俊謙三位後輩襯托出來。
電影,畢竟還是一種注重起承轉合的故事性藝術,盡可能重現事實是目標,但能吸引觀眾看到結尾才是目的。《梅艷芳》以電影語言呈現出一代巨星的外在魅力和內心感觸,做到劇中蘇孝良所說的那句:
「快歌唱的是反叛,慢歌唱的是唏噓。」
而這正是最貼近梅艷芳的一句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