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51%股權 迷客夏董座:以大股東權益為重

財經事
By 鏡週刊
發布時間:2021-11-06 10:13:47

菲律賓本地速食龍頭「快樂蜂」(Jollibee)(4)日宣布,將以1,28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3.566億元)的價格,收購迷客夏51%的股權。

24小時最熱

對此,迷客夏創辦人林建燁僅以簡訊低調回應,稱將依公司既有發佈的新聞稿為主。他強調,目前在交割前的靜默期,以未來大股東權益為重。

林建燁是出身台南的酪農之子,他在小學一年級時,父親林百鴻因為將支票借給親戚開票被跳票,家中瞬間負債4百多萬元,一家人四處躲債、跑路,直到台南老家親戚買下一處牧場,找林百鴻幫忙養牛,生活才稍微穩定下來。

因父親遭公牛撞成重傷,林建燁15歲幫忙養牛,每天下課回家要協助清牛舍、撿牧草餵牛。

但林建燁升上高一時,父親在牧場意外被一頭發情的公牛撞飛重傷,養牛的擔子便落到他與兄姊身上。他放棄升學回家養牛,直到前女友的父親曾當面批他「不會把女兒嫁給養牛的」,促使他走上創業之路。

2004年,他在故鄉台南佳里區成立台灣少見擁有自家牧場、主打鮮奶的手搖飲品牌迷客夏,全台總店數超過230家,去年營收達9.5億元。

迷客夏在台南佳里區的創始店,位在公園路匯聚人潮的三角窗。

Jollibee在全球34個國家擁有17個品牌、5,853家分店。據CNN菲律賓及ABS-CBN報導,快樂蜂表示,迷客夏國際在2019年的全系統銷售額為6,65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8.5億元),2020年雖然面臨的COVID-19疫情大流行,仍成長為7,47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20.8億元),證明手搖飲行業的強大吸引力。

「此交易將讓快樂蜂有機會參與這個快速成長的飲料市場,並與迷客夏的創始人一起在全球發展這個品牌。」快樂蜂指出,他們的子公司「Fresh N' Famous」和「Mang Inasal」將會擁有「迷客夏產品」經營與銷售的專有權,也會在他們旗下的中式連鎖餐廳「Chowking」進行販售。

迷客夏擁有自家牧場供應鮮奶,圖為來自斯里蘭卡盧哈納產區的新品「娜杯珍珠紅茶拿鐵」。(65元/杯)

【頭家開講】無緣岳父嫌他沒出息 牛仔靠奶創業年收10億 迷客夏國際董事長林建燁專訪

【牛仔創業番外篇】42歲結婚生子 他要證明天天喝手搖飲也能當四寶爸 迷客夏國際董事長林建燁專訪

鏡週刊 菲律賓 迷客夏 林建燁 快樂蜂 Jollibee 速食龍頭 股東權益

最新消息

【全文】5年養出達明小金雞 林百里搶當協作機器人隱形冠軍

財經事
鏡週刊
發布時間:2021-11-06 14:00:59

人工智慧(AI)時代來臨,機器人取代工人不令人意外,但你可知道,現在就連餐飲服務業,包括煮茶葉蛋、烤章魚燒、泡咖啡,都開始由一隻隻的機器手臂頂替!被稱為「協作機器人」的人工智慧新應用,正從製造業進入服務業,開始百花齊放。本刊調查,1個產值高達105億美元(新台幣2,900億元)的「協作機器人」產業正要爆發。在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里的帶領下,旗下孫公司達明機器人,只花了5年不到,就奪下全球2哥的寶座,並且劍指業界龍頭UR(Universal Robots),有機會替台灣再奪另個隱形冠軍。

24小時最熱

「這位貴賓需要一杯美式咖啡,旁邊這位要一杯熱紅茶。」位於桃園龜山的華亞科技園區,全球筆電與雲端一哥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的祕書,在會客室一一詢問到訪貴賓要喝哪些飲料。過了5分鐘,一位「長相特別」的接待員,慢慢地滑了進來,一一替在場的貴賓們,穩穩地「端上」各式咖啡、紅茶,讓在場的來賓們為之驚豔。它沒有耳朵,只有眼睛,跟一隻長長的手臂。這位名為「Coffee Delivery」的機器人接待員,正是有「人工智慧」先行者稱號的林百里,常向身邊友人炫耀的祕密武器。

協作機器人如今常見應用之一,是替人類搬運重物,並透過AGV送達指定地。(翻攝自Universal Robots twitter)

距離台灣2,000公里外的東京街頭,日本7-ELEVEn集團旗下的一家章魚燒小鋪內,頂著高溫烤著丸子的不再是章魚燒師傅,而是一隻機器手臂!從倒麵糊、加料、來回翻面,透過頭上鏡頭辨別丸子的色澤,抓準最佳起鍋時機,讓經驗十足的老師傅也自嘆不如。其實,這台章魚燒機器手臂與林百里辦公室裡的機器人接待員系出同門,都被稱為「協作機器人」,全出自廣達孫公司達明機器人(Techman)之手。

鴨子划水 躍全球二哥

本刊調查,從全球筆電一哥到雲端伺服器龍頭,林百里念茲在茲的下一個目標,就放在「人工智慧」身上,而達明打造的協作機器人,不僅是他實現夢想的關鍵布局,更有機會讓廣達再度孵出一隻成為全球產業龍頭的小金雞。

在廣達總部會客室裡,暗藏達明開發的神祕接待員「Coffee Delivery」,專為貴賓們送上咖啡茶點。(達明提供)

隸屬於廣明光電的達明,是廣達的孫公司,2016年,因光碟機應用式微,林百里決定讓廣明放棄這項「起家」業務,也是在這一年,達明正式從廣明中獨立,揮軍正在起飛中的協作機器人市場。短短2、3年的時間,達明已經坐上全球二哥,據市調機構Interact Analysis 2019年的統計,UR市占率為40.5%、暫居龍頭寶位;而達明就以11.6%的市占率,緊追在後,並且展現坐二望一的強烈企圖心。

「達明的起源是為了轉型,我們當時覺得光碟機快不行了,下定決心開發新的business,在2012年就開始組團隊研究協作機器人,只是秉持著林百里董事長的『烏龜哲學』,一直都沒有對外公布,默默地做。」帶著本刊參觀最新的協作機器人展示,達明機器人營運長黃識忠娓娓道出達明成立的緣由。

從光碟機到機器人,多數人會認為是風馬牛不相及2件事。其實不然,因為2者有太多共通技術,黃識忠向本刊表示,廣明工程師擁有控制、機械背景,對機器人學及馬達控制瞭如指掌,旗下500位員工,正是達明奠定技術實力的基石。

  1. 在日本,達明機器人化身為章魚燒師傅,一條龍快速精準地製作餐點。(翻攝自YouTube)
  2. 協作機器人應用百花齊放,如今還能幫人類在菜園裡播種收採。(翻攝Rethink Robotics臉書)

過去在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上,幾乎都是瑞士、德國與日本人的天下,初生之犢的達明能夠在短短2、3年內快速崛起,究竟憑哪一點勝出?關鍵竟然是一顆「鏡頭」。

視覺技術 一度被忽視

原來,傳統的機器手臂如同一塊積木底座,針對不同的應用,需要買主加裝不同的零組件才能運行,例如取放件專用的吸盤和夾爪、噴漆上膠的噴頭,負責視覺的鏡頭也是其一選項。

達明機器人營運長黃識忠(右)接受本刊專訪,展示達明機器人在各產業應用。

但是,以瑞士ABB、德國庫卡、日本發那科和安川電機為首,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頂尖的4大家族過去總認為不必大費周章地培養自己的視覺團隊,倘若客戶需要,只要與鏡頭協力廠商配合即可。「這些機械、控制背景的人,一開始根本不把視覺當一回事,甚至還有點看不上,認為這錢給別人賺就好,但如今在工廠應用上,手臂搭上視覺的比例真的很高!」一位不願具名的業界人士說道。

達明一開始便決定要把視覺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甚至大刀闊斧地聘請工研院人才加入團隊。此後,達明的機器手臂開始在廣達內部工廠導入應用,不斷驗證、進化,在2015年底,想試試水溫的達明,毅然決然地參加了全球最大的日本機器人展,成為達明最大轉捩點。

" src=

不參展不知道,一參展卻嚇一跳。黃識忠才發現,當時偌大的機器人市場,只有2家把視覺方案當作標配的廠商,一個是達明、一個是在機器人圈大名鼎鼎,由MIT(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創立的協作機器人元老級公司Rethink Robotics,但Rethink卻遲遲未把產品推出,直至2018年倒閉求售。「我們變成業界唯一,也證明這一條路可行!本想說頂多領先別人2、3年,其他人遲早會做,但現在過了5年,市場還是看不到第二家。」黃識忠自信地說道。

業界人士向本刊透露,達明「半相送」的鏡頭,即便只能做到50%的粗淺應用,但卻已相當足夠;另方面,林百里也出手相助,廣達長年累積在歐美日的銷售夥伴,全都加入陣營,如今達明全球代理商已超過百家。

達明能在市場勝出的關鍵,是堅持每一個產品出廠標配就有鏡頭,並苦研視覺技術。

綜觀達明的客戶,涵蓋半導體、航太業、電子業、塑膠業,包括南茂、群創、富士康、漢翔等,如今更進軍食品業,在日本連鎖蕎麥麵店Soba Ichi 幫忙煮麵、在章魚燒店當起大廚,甚至是在獲得日本JR投資的新加坡連鎖店Crown Coffee中化身前台,客人透過機台點咖啡後,親自端上給客人,連黃識忠也笑著直呼,這些應用真是意想不到。

規劃上市 追市占落差

從沒沒無聞,到諸多客戶主動找上門,本刊問起達明能被市場看見最為關鍵客戶是誰?黃識忠直言,絕對德國馬牌(Continental)莫屬。

全球協作機器人龍頭UR,比達明成立時間早了10年,市占4成多,是達明積極追趕的目標。(翻攝UR官網)

以輪胎、工具機著稱的德國馬牌,不僅擁有150年悠久歷史,更是賓士、福斯等大車廠的一階供應商(Tier 1),對品質要求極高。達明一路從旗下的韓國工廠,層層闖關打入匈牙利工廠,如今德國工廠也已採用,等於拿到一張『品質保證書』,「對我們來講,這是一個里程碑,台灣以前會購買德國、日本、美國的機械產品,但誰會想到,這個製造大國會跟台灣買機器手臂?」

位處坐二望一的國際地位,但被問及與「一哥」UR的距離,黃識忠樂觀地表示,當然期待可以縮短市占落差,但UR擁有強大的先進者優勢,達明只能一步一腳印,繼續打入更多像德國馬牌的大客戶,出貨量就能快速成長。

想縮短與UR之間的差距,人才與資金缺一不可,而上市櫃正是此一問題的解方之一。今年8月6日,廣明發布重訊,宣布為配合子公司達明股票上市櫃規劃,同意放棄其現金增資案的優先認購權,達明上市公發計畫也昭然若揭。被本刊問上市計畫時,黃識忠卻十分低調,語帶保留:「現在不太好說,一切以公開資訊為主。」短短一句話,讓人看到達明完全承襲了林百里口中「烏龜腳4隻,一步一步爬,永遠跑第一」的低調「烏龜哲學」。

明基逐鹿總經理曾文興認為,2025年將是台灣醫療業智慧化爆發點。

就如同航空母艦戰鬥群,達明也串起以自己為核心的生態系,帶領更多台廠走出海外。黃識忠透露,像是馬達、減速機、印刷路電板等,絕大多數都是採用台廠零組件,例如易控、兆和豐便是夾爪合作供應商,AGV(自動引導車)合作對象則有捷螺、易控和綠捷等。

不單中小企業,就明基友達集團旗下的佳世達,也選擇與達明合作。由李焜耀創辦的佳世達近年大舉轉型、主攻智慧醫療;因此,針對協作型機器人的布局,也從「製造業」開始轉向「醫療業」。2020年底牽手達明,採用達明機器手臂配上自家AGV,開發旗下第一款護理機器人,今年底將導入成功大學。

明基友達集團旗下的佳世達投入機器人研發多年,現在把應用延伸到醫療業。圖為佳世達開發的複合型消毒機器人。

「domain knowledge(領域知識)會比技術更難!」談到讓協作機器人應用到醫療業,接受本刊訪問的明基逐鹿總經理曾文興坦言,醫療產業生態封閉,要打進核心圈相當困難,再者需求嚴謹又複雜,還好佳世達布局醫療超過7年,擁有先進者與通路優勢。如今佳世達已推出醫材搬運、重物運送以及複合型消毒3台機器人,並於2016年導入彰化基督教醫院,現在包括員林基督教醫院、亞東、三總也都跟著採用。

" src=

成功案例 尋通路合作

然而,本土醫院對機器人的接受度,仍處起步階段,佳世達這2年在台灣,僅銷出20至30台醫療機器人,數量雖不多,但要價不菲,皆為百萬等級。但曾文興仍樂觀認為,2025年大批新醫院落成,將成為爆發的轉捩點,「我們先從台灣做出成功案例,再跟通路合作,一起揮軍東南亞、大陸等市場。」

達明近年打入德國馬牌,不僅在車用領域布局加深,也成為業界「品質保證」。(翻攝continental臉書)

隨著新冠疫情改變人們生活,專家認為,會有更多工作被自動化的協作機器人給取代。據市調機構Marketsand Markets預估,協作機器人市場規模在2021年僅為12億美元,2028年則飆升至105億美元,絕對是擅長資通訊技術與擁有工廠自動化經驗的台廠,值得搶進的新藍海。

工研院機械所組長黃甦就直言,台灣機器人模組供應鏈成熟,SI(系統整合)能力也強。包含在機器人領域已打滾數十載的系統整合商盟立、均豪,以及電子五哥緯創等,也都繳出一些成果,未來相關產業應大有可為。

" src=

【全文】物聯網當靠山 RISC-V台廠揪團單挑ARM

【全文】新冠疫情推進幹細胞新藥 台廠布局拚國際賽

達明 林百里 協作機器人 人工智慧 AI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