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24小時最熱
中央氣象局觀測,今(26)日清晨全台最低溫出現在桃園市楊梅僅11度。氣象專家吳德榮提醒,今晚、週一晨氣溫將降到最低點,平地只有10度。天氣冷颼颼,必備神器暖暖包,但90%的人都會握在手中或是放口袋取暖,其實是錯誤方法。醫學專家建議,放在「腰部兩側」等4部位,才能最有效保暖。
日本醫學博士福田千晶在她的著作《暖活:手腳冰冷隱藏著可怕的危機!》中提到,人體存在許多「能暖和全身的穴位」,放錯地方,只有接觸到暖暖包的地方會感到溫暖,其他部位還是很寒冷。而在腰間骨頭少,周圍聚集肝臟、腎臟等血液量充足的內臟器官,一旦腰部暖活,大腦緊張狀態就會獲得緩解,並下達輸送大量血液的命令,以利手腳末梢神經開始暖和。另外,肩頰骨中間、脖子後下方,或是肚臍下方,也是能促進血液循環的穴位。
皮膚科醫師蔡逸姍也提醒,暖暖包41°C的溫度若直接接觸皮膚連續超過10分鐘,即可能產生三度燙傷,「換句話說,今天拿了一個手持的暖暖包,貼在皮膚上甚至用護腰、其他東西把他固定住都可能造成燙傷。」因此在使用暖暖包時務必特別小心留意。
蔡逸姍分析3種人特別要注意暖暖包的使用,包括老人、幼童及行動不便者,此類人在使用上感覺相對沒那麼靈敏,無法立即的移開燙手的暖暖包,因此也特別容易燙傷。再來,本身患有糖尿病、神經病變或是血液循環不佳的患者也要留意,尤其糖尿病患者不易感覺熱燙感,以為溫溫熱熱很舒服,事實上很可能已造成二度或三度燙傷。
她也提醒,暖暖包是能讓手部、局部保暖的好方法,但在使用時需注意手持暖暖包因溫度較高,切勿直接停留於皮膚上,同一位置超過10分鐘,恐引發燙傷、起水泡等嚴重後果。正確使用可保暖,但錯誤使用對人體仍存在高風險。
台東縣環境保護局表示,冷掉的暖暖包並非一無是處,民眾使用過的暖暖包民眾使用完後不必急著丟進垃圾桶,因為還有許多妙用,又可省荷包。其成分含有活性碳,具除濕、除臭及保水功能,可酌量混入園藝盆栽的培養土中,有助於植物成長,也可以放在衣櫥或鞋櫃內防潮幫助消臭,但一定要確定已不再發熱,避免造成危險。
環保局指出,廢棄暖暖包屬於複合性材質,拆解暖暖包後的主要成份有鐵粉、活性碳、鹽、吸水性樹脂等成分,民眾使用過後的暖暖包可再用於多項用途後,再確實丟進垃圾桶。另外提醒民眾應有源頭減量及資源循環的觀念,禦寒的方式可以很多元,添加保暖衣物、溫熱的飲品等也是很有效的保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