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城南街區多了一處藝文據點,歷史建築「舊廈門街派出所」投入近千萬資金、歷時近兩年的規劃及修復,於 12 月 13 日以「廈川玖肆」為名正式重新對外開放。歷史建築結合當代工業風格,藝文空間、義大利餐廳與一顆精美繁複的「川端之心」正在呼吸收縮,老屋活過來了。
24小時最熱
延伸閱讀:台北老宅咖啡廳推薦這5間!板橋「微間宿生」熟悉的三合院,「AKA」見證大稻埕繁榮歲月
台北市 1930 年代的「派出所代表作」
source: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舊廈門街派出所建於日治時期昭和 11 年(1936年),位處通往中、永和區之中正橋(舊名川端橋)、連接萬華與新店的萬新鐵路,往城南方向的廈門街,以及新店溪右岸航運碼頭的中心──位居水運、路運、橋樑、鐵路等交通樞紐;由臺灣總督府篠原技師所設計,鋼筋混凝土構成的磚造建物反映了 1930 年代盛行的現代主義風格,是台北市該年代興建派出所建築的代表作。
國民政府遷台之後,仍持續作為派出所之用,是在地重要的公共建物,直到 2010 年派出所遷移新址因閒置而逐漸破敗。原移交環保局並計畫拆除,2015 年公告為台北市歷史建築後閒置,兩年後納入了北市文化局「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的媒合標的。
延伸閱讀:台北市全國首部「雙層餐車」上路!晶華酒店「紅酒慢燉和牛頰」佐移動城市風景,乘車、路線8個Q&A你該知道!
最低限度裝修,手工打造 8000 片外牆面磚
source:川端藝會所@Instagram(1)、川端藝會所@Instagram(2)
舊廈門街派出所曾被民間團隊嫌棄「又破、又老、又舊、又小」,活化的過程不簡單,得標的曾士綱先生與其團隊在修復建物時,以回復原有外觀為原則,進行最低限度的裝修以保留老屋原貌。如面磚釉色和土坏配方的反覆測試,由陶藝師傅手工打造外牆那近 8000 片的十三溝面磚,讓新的面磚在色澤與形式上面能與建物內部的舊材料盡量一致,保留空間歷史記憶。
source: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北市文化局副局長田瑋表示,修復文化資產需要歷史考證、再利用規劃、建築設計,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法規,一切的過程都相當漫長,「期待廈川玖肆能舉辦各項藝文活動,並且回饋在地社區。」給予營運團隊支持是鼓勵文化局,也是鼓勵對未來有心投入老房子的其他營運團隊。
延伸閱讀:台北打卡率超高5家「餐酒館」推薦!「Nul Taipei」復古拍貼機IG超夯,「Ombré」一秒置身小歐洲
義大利美食、藝文空間,跳動著的「川端之心」
source: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結合新舊物料,如今荒廢已久的舊派出所空間成為「廈川玖肆藝文空間」。一樓是提供來自義大利純手工美食的 𝖵ice Versa Wineshop & Kitchen,道地的義大利麵、披薩或加了藍起司醬汁和脆豬肉的羽衣甘藍沙拉,開瓶紅酒;二樓空間「川端藝會所」透過策展、課程等活動激發實驗與藝術相會的新火花,未來將不定期推出體驗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空間內的「川端之心」松果燈,那是這座建築物的心臟,位在挑高迴轉樓梯的天花板中心,胸膛的位置。呼吸一樣,光線忽明忽暗,87 片黃銅鱗片會隨機械結構的作用緩緩擴張與收縮。從一樓往上或二樓往下走各有不同的觀看角度。
source:臺北市政府文化局、𝖵ice Versa Wineshop & Kitchen@Facebook
廈川玖肆營運團隊除保留文化資產的原貌,也針對在地區域的過往發展進行詳細的文史調查,了解周遭區域在日本時期的生活方式,讓文化的復甦不只存於單獨一個空間,未來將串聯其他文化據點進行合作,紀州庵文學森林、臺灣文學基地等,為城南街區注入新的生命力。
首圖來源:川端藝會所@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