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最熱
從過往貨櫃風華到現今的郵輪港都,逢雨潮濕的城、鄰近港邊的房,路邊的美味小吃、街攤的熱情吆喝著。昔日唯一向著海洋的不眠之都,輪船熙攘帶著與世界連結的舶來品,被山、海、雨圍繞的道路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為名,市區不大,路不長,路名卻不少,所以當地人大多以地標為印象。臨港的大馬路,人車跟著輪船一起等待紅綠燈,一轉便是幾條每戶人家都互相熟識的小巷,因為長年潮濕的關係,在這裡生活的居民有著不用掂起腳尖,就能自如避開水坑的神秘能耐。
跳下火車,氣味、視野轉換的快速也多樣,遼闊壯大的郵輪停靠,港灣風情一覽無遺,基隆的城市風貌從服務貨物轉換為服務著人,不論是小吃攤販、咖啡館、伴手禮商行,都延續基隆人的海派,在咖啡館裡吃著熱狗、竹輪配咖啡都絲毫不奇怪,反而夠潮、夠在地。
基隆早期身為國際化都市,來自各國商船停靠,委託行、咖啡館跟著引入和林立,喝咖啡可說是一種時髦且浪漫的情調。到了基隆除了吃喝一條吊掛著紅色傳統燈籠、人潮熱鬧不斷的廟口夜市,以廟口為中心走路約十分鐘距離的周邊,有著不同的咖啡館風情,像是以古吉堡聞名的「貓町咖啡 cattown coffee stand」、嶄新風格老屋「Second base coffee brewers」、就在委託行巷口的「丸角後院 MaruCorner Coffee Stage & Bar」、小巷裡的秘密基地「Ruth.C 茹絲咖啡」,住在廟口旁走路不到一分鐘的「KEEBE集好HOTEL旅店」再繼續宵夜覓食。
1.川流不息的貓巷咖啡店
「貓町咖啡 cattown coffee stand」
基隆街道內總有新奇的地方,走進愛二路巷內的貓町,溫暖的黃光招牌,門前有座小長木凳,右側吊掛的日式布簾讓人很想走進一探究竟。店內空間不大,吧台佔了店的幾乎二分之一,一台帥氣的Kees van der westen Spirit佇立在店門半落地窗,座位大部分都是沿牆而坐,點了咖啡之後肩併著肩和朋友聊聊天、獨自前往則躲進自己的小世界。
已經從事咖啡六年的老闆阿彥,6年前從基隆醫院旁的一台咖啡攤車開始,累積不少醫院上班的客人,咖啡不貴、品質又好,在搬家到現在的位置之後,還是持續會訂購咖啡,所以幾乎每天早上八點就開始忙碌著外送的訂單,這台穩定性高的咖啡機就能夠充分應接突然大量的出杯。
店裡天花板上的燈飾,是由一張衝浪板和三盞吊燈組合而成,其實是阿彥以前衝浪的舊板,覺得要把自己喜歡的事物以自然、舒服的方式融入,所以就把板子直接掛上天花板,繼續照亮生活。貓町這個店名,源自老闆自己有養貓,發覺貓有定點聚集的特性,所以也期許自己的咖啡店能像一個自在的場所,吸引鄰里間聚集的好去處。
店裡的咖啡豆大約一半自烘、一半由其他烘豆師代烘,在義式咖啡基底上固定有兩支配方做選擇,一支是有著堅果巧克力香氣配方的「貓町經典配方豆」和一支有柑橘、微甜果香調的「水果叢林配方豆」,也有提供適合乳糖不耐症的燕麥奶拿鐵。都來到基隆了,最在地的選擇當然是名為「基隆山之戀」烘焙程度較重的單品咖啡,搭配一份吉古拉熱狗堡,一口咬下,可以吃出竹輪的口感和熱狗的多汁,上頭淋上微辣味噌胡麻醬,鹹香開胃,再點上一份附上新鮮水果的自製日式焦糖布丁,原料單純、不甜不膩,在貓町享受咖啡館裡的飽餐一頓。
FB:貓町咖啡 CatTown Coffee Stand
2.整舊如新的廟口獨棟老屋
「Second base coffee brewers」
這間Second base coffee brewers是繼Homerun Roasters的二店,這樣的命名,顧名思義就是在咖啡的旅程上,以本店的核心價值為延伸,又更往前了一階。Homerun的店風格以美式工業風為設計,離市區大約十幾分鐘,提供輕食類,像是鹹派等,也是烘豆的基地,近期剛將烘豆機由原本的Dietrich 2.5換成Probat 5,更能符合目前的供應及使用需求。
二店的出現,是從很多的剛好說起,和台北有間以千層蛋糕聞名的食飴合作,遇到廟口旁的老房子,剛好是一位對於老屋子改造也很有想法的房東,在許多天時地利下,就著手開始了這一間店。
整棟有著漂亮花紋泥磚和一樓重新打造的木質街邊出餐窗,和略顯陳舊的鄰近街樓產生鮮明對比,也因為嶄新風格的店面裝潢,讓才開業不久的Second base很快成為網路介紹的基隆必訪新店。內用座位以二、三樓為主,分別為二樓的休閒舒適風格、三樓的簡約純白風格,適當的植栽配上樓面花紋泥磚的背景,讓整棟翻新後的老房子,更多了一番年輕朝氣。
二店目前還在試營運階段,僅提供甜點還沒有販售輕食,店內的咖啡事務由Bruce負責,單品咖啡有大約五至六種選擇,義式咖啡則頗具樂趣,像是「咖啡橘子」是橘子汽水倒入咖啡濃縮;「金莎拿鐵」是加了手工巧克力榛果醬的拿鐵,就像一杯用喝的金莎巧克力。
而甜點除了和食飴固定合作的人氣千層蛋糕外,也有Kate親自手作的甜點,像是一款反烤蘋果生乳酪塔,糖漬的蘋果甜香和生乳酪搭配得宜,含有杏仁餡的塔皮中和了甜感。在飲品上,可以試試熱那鐵,由吧檯手Vale製作的漂亮拉花,讓人看了心情愉悅;而另一款髒拿鐵,則是透過咖啡濃縮液下沉與冰牛奶混合的過程,呈現漸變式的特殊視覺效果。
FB:Second base coffee brewers
3.甘苦一滴在丸角後院的浪漫
「丸角後院Maru Corner Coffee Stage&Bar」
最初,老闆James賣咖啡的方式,是從一台腳踏咖啡車開始,不是在基隆,而是在九份,就這樣騎腳踏車賣著咖啡,有好長好長一段時間,自轉著屬於自己和咖啡的生活。後來落腳在昔日基隆熱鬧繁華的委託行一條街,開啟了自轉生活咖啡店面,當時的那台腳踏車老戰友就停在門口落地窗邊。近年,老闆James思考是否有機會在咖啡和生活上做出更多的變化跟連結,於是丸角後院誕生。
丸角後院就在丸角自轉生活旁邊,夾角落地窗透出些許異國風格,因為離港邊很近,曾經輪船往來停靠興起的委託行、報關行林立的痕跡,現在還開著的店舖讓老派的繁榮風韻猶存。經過店面的鄰居大哥、阿姨就像老朋友一般,隨性的點杯咖啡,就一起聊起這條街的興盛,這般親切就是基隆的人情味。
丸是咖啡豆,院是一隅,後院則有不這麼拘謹的感覺,讓大家可以一起交流、產生連結的地方。James憶起丸角後院營運第一天,就舉辦了在地咖啡師交流的杯測活動,在有著頂棚的人行道上,擺起幾張高桌,咖啡液的啜飲聲此起彼落,正是丸角後院希望帶來的咖啡風景。這裡也提供各類型咖啡活動的一日租用,前陣子剛結束一場雙咖啡冠軍的一日快閃客座,而這裡提供完整的咖啡設備,也歡迎想體驗咖啡店老闆的日常的人。
在飲品上,依然如丸角自轉生活一樣會以咖啡為主,但丸角後院會有更多的咖啡調酒計畫,不同的酒類和不同的咖啡結合,在調和中,形塑咖啡更多元的印象。這裡有咖啡店少見的甜點「生巧克力」,吃下口心裡就響起小小世界一般,充滿愉悅和快樂,外層稍苦的巧克力粉,不嗆口的粉量恰到好處,再來是73%+99%的冰涼生巧克力本體,融化時滑順不膩口,適合搭配一款名為「委託行」,由曼巴和耶加組成中深烘焙的咖啡,有醋栗、焦糖香。在丸角體驗到的視覺、味覺和心境,就是一場華麗的冒險。
FB:丸角後院 MaruCorner Coffee Stage & Bar
4.巷內的特級咖啡秘密基地
「RuthC. 茹絲咖啡」
RuthC.從2014年開始營業,Ruth是老婆的名字,C是小錦的英文名開頭。位在基隆慶安宮附近,非常隱密的巷內,如果不是內行人,還真的要來來回回錯過幾次才找得到。老闆小錦在決心投入咖啡行業前待過好幾年咖啡相關行業,也有著國際連鎖咖啡店的經驗,原本嚮往著一間有陽光、門前擺些植物的咖啡店,但現實常不小心與想像有落差,因為巷子真的很小的關係,連機車通行都須小心翼翼,何況在店門前擺上幾株植物。
但也因為這樣,小錦發揮機構設計的所長,自己畫圖規劃空間,將缺陷變成優勢,推開店門,會發現這裡有著小巷的別有洞天,店裡是一個正方空間,擺設素雅安靜,多以老桌椅為搭配,沒有大桌的吵雜,也沒有靠近馬路的車輛呼嘯,讓人很放鬆的喝一杯咖啡。
吧檯有高有低的燈飾,形狀不同,就像來到這裡的人,也許是敲著鍵盤、翻上半本書、戴著耳機胡思亂想或是想和老闆聊聊天,店裡提供約十支自烘豆,焙度由淺到深都有的單品,靜靜的看著手沖的過程沈澱心情,你一顆蜂蜜瑪德蓮、我一顆金萱瑪德蓮,讓咖啡成為媒界,成就一份平易近人的美好。
在去年6月,Ruth.C有了第二個據點,烘豆機也隨之搬到了二店:Ruth.EspressoBar在離市區約十幾分鐘的正濱漁港旁邊,那裡看得到港邊彩色漁村,甚是有趣。二店和一間生活風格店「阿戴商號」一起共用空間,結合時代感的廢墟建築風,點綴上綠色植物,兩者雖共用卻有和諧的美。因為鄰近正濱漁港,空氣流動時,除了咖啡香,還多了幾分在地的舊味和海味,心想如果下雨的時候來,點一杯帶有輕輕菸草味的「港都夜雨」手沖單品,雨聲混雜著吞下咖啡後的鼻息,說Ruth.C是一間解憂咖啡館也不為過了。
FB:Ruth.C
撰文、攝影/黃思涵
-----------
關於 C³offee 咖啡誌
咖啡誌除了是專業職人的情報誌、咖啡玩家提升等級所需知識與資訊來源,同時也是一本可輕鬆翻閱,獲得知性滿足的享樂品味生活誌。
官網:https://c3.coffee/index.html
【延伸閱讀】
苗栗山城必訪!「5間木質咖啡館」讓快轉的生活到這裡慢速播放~
如何拍出好喝又好看的咖啡?新手入門一次學會!咖啡客的咖啡館攝影學|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