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最熱
採訪當天,是最冷的時節,河堤邊的風颯颯地吹著,但仍有許多人頂著寒風、蜷縮著身子,坐在戶外的位子,只為讓那久違的冬日陽光餘暉,均勻的撒落在每個人的肩頭上。我們坐在小廢墟咖啡後方空地的位子上,即使天氣寒冷,但洪璽開親切、溫和的話語就好像手中那杯咖啡一樣,帶給人徐徐的暖意。一邊談起他的想法、理念、情感以及記憶,一邊啜飲他親自手沖的巴布亞紐幾內亞。
小廢墟咖啡離捷運站有點距離、店面和馬路不但近距離接觸,又夾在修車廠旁邊,即便如此,仍然吸引許多人前往,假日更是一位難求,今年已經是它邁入駐紮木柵的第五年。也因為這樣的偏居一隅,讓他得以盡量揮灑自己的想法、創意,打造出獨一無二的小廢墟咖啡。
與舊物的相遇
洪璽開坦言,一剛開始也不是因為對環保感興趣,才利用回收、舊物打造咖啡廳。當初為了籌備他的第一間店「小破爛」,他再次回到咖啡館打工,一方面是想找回做咖啡的手感,另外一方面則是想要了解咖啡館是怎樣運作。且對於咖啡館的風格跟設計還沒有具體的想法,只能參考美國跟日本的咖啡店,藉此歸納出自己對美感的喜好。某年的春節前,每個里固定會有大型家具清運的時間,大家會將不要的東西或是垃圾丟到規定的地點,剛好這些待清的垃圾山就在他每天下班回家時的路線,就這樣開啟他的挖寶之路。
「我想,我就是在那時候真正喜歡上老物的吧!」洪璽開微微笑著說道。因為喜歡咖啡,所以想開一間咖啡館;因為喜歡老東西,所以將它們再利用成喜歡的樣子。
大學時期讀水土保持系的他,對關注於野溪治理、土石流整治等環境保護議題不感興趣。然而他在等當兵於咖啡店打工的那段時間,竟然讓他跟咖啡從此解下不解之緣。兜兜轉轉之下,他廢物再利用的開店過程,竟也是不同面向的環保。他認為即便是垃圾分類,抽菸不落地等小小的舉動,也都是環保的一個小起點。每一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保護地球。如果運用舊材,給大家眼中所謂的垃圾一個新的生命,也等於是告訴大家,將廢棄的東西保留下來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因為迷戀老東西以及對美感的追求,所以會從垃圾中尋找美吧!附帶條件竟然對環境有所貢獻,是我當初完全沒想過的。」
他當初在木柵開店也受到不少人的質疑,「大家只要聽到木柵,想到的都是政大跟動物園,但我認為木柵應該能有更有趣的事情發生吧!它雖然位於台北市,卻又是在很邊陲的區域,但也因為如此,它其實很有發展性,且沒有被過度操作。廢墟加上木柵,這邊就好像是被遺忘的地方中被遺忘的地方。不被人所重視,大家路過也不會多看一眼,但也因為如此,我覺得它其實也是可以變得很不一樣,希望小廢墟咖啡在未來能夠成為木柵的象徵、標誌。」
建築與環境共生
洪璽開特意將建築原有的鐵條外露,再加上因為二樓地面毀損過多,於是又加裝強化玻璃,反而為店裡增添些許粗曠的意味。他同時也保留原本架構,把做木工會使用到的工具,擺放在牆上,不僅可以方便拿取,也可以展現出美式風格。
且因為地層下陷的關係,小廢墟與隔壁房子有著明顯的落差,原是一樓的咖啡吧檯區其實是二樓,二樓則是原先挑高的一樓,現在改建成需蹲低身子才能通過的座位區。但也因為如此,反而為建築的結構和視覺上更添一些趣味。另外,為了要擁有較好的採光,建築側邊開的玻璃以及前後門的大片玻璃,讓地方狹小的小廢墟因為光線與木質調的擺件設計增加些許空間感。
在木柵、在社區、在廢墟,凝聚起人與人之間
開一間咖啡店,不光是要有品質良好的咖啡,洪璽開認為還要能夠和當地社區、居民有所連結,才能讓咖啡館成為人們生活的日常。他提到,每到下午,就會有附近機車行的狗狗站在門外,店員看到之後就會幫他開門,他才慢慢踱步走進來,四處晃晃,累了就趴在前爪上、窩在溫暖的室內角落休息。洪璽開向我們介紹,他會每天例行公事般地巡視這一區,小廢墟是他的中繼站。休息過後,他又會讓店員幫他開門,繼續巡視他的地盤。聽完他的故事,不禁令人莞爾一笑。
另外,他也談到剛開店的時候,有許多附近居民以及公車司機,特地詢問這間店到底是在賣什麼的。最特別的是,還有晚上工作的貓纜員工在遠處看見小廢墟咖啡的燈火,特地跑過來一探究竟,讓洪璽開也不禁感到開心,為當地人提供一間有著舒適空間、好喝的咖啡,還能夠大聲聊天的場所,是他樂在其中的事情。
「河邊耶誕市集」所帶來的反響,小廢墟作為一個品牌
提起去年剛落幕的河邊耶誕節,最特別的不外乎新增加的小木屋。洪璽開一開始只是想將河邊耶誕節跟一般市集區分開來,不僅僅只是侷限於普通的手作、文創、餐車市集,而是能夠擴展到更多族群,再加上後方的河堤空地也有足夠的空間發展,於是從前年的溜滑梯,到去年的小木屋開始,都為河邊耶誕節增添了許多親子元素。希望打造出更獨特、廣泛、多元的市集,創立出一個大家都可以認同的品牌,不但要超越往年的自己,更要讓這個品牌能夠包容得更多、變得更大。
說起去年的盛況,洪璽開還是非常驚喜,「去年雖然有微微飄著細雨,但人數卻是有史以來最多的一次。第一屆只有大概八百、一千人,然而去年底單日人次就破五千,兩天應該有破上萬了。」另外,他也談到,「在年底其實變得越來越忙,不光是11月咖啡展,之後又接了一個擺攤。最後其實剩不到一個月籌備耶誕市集,雖然很趕,但只要一開頭就回不去,做就對了!」
問起洪璽開私心偏愛,但客人其實很少注意到的豆子,他毫不遲疑地答道:「巴布亞紐幾內亞」,自從他開了咖啡廳之後,就有更多機會去接觸許多不同產地的豆子,並尋找每一隻豆子最迷人的地方。在他看來,即使是冷門的豆子,都有可能會找到一個人喜歡。雖然巴布亞紐幾內亞緊鄰印尼,並不是在熱門的產區,但卻沒有印尼常見的藥草味,反而擁有非洲的調性,帶著清新、上揚、活潑的味道,就像是亞洲一顆明亮的小星星,但常常因為身為亞洲豆而被忽略。」說到這裡,語帶惋惜的他卻沒有很想推廣出去,反而希望它靜靜躺在菜單上,等待有人發覺它,成為它的知音。語畢,洪璽開露出一個略帶頑皮的笑容。「如果菜單上都是一些熱門的款項,像是非洲豆、水洗耶加、日曬等,顧客也都會買單,但我認為咖啡不應該僅止於如此,而是應該要更多方拓展各種範圍,讓顧客更加了解每個產區不同的特性。」
除此之外,他也提到以往大家都想追求既有市場,想在東區、信義區、公館、永康街、大稻埕開咖啡館,但是他認為近幾年來,大家都在發掘未開發的處女地,像小廢墟這樣,即便它是在一個不好到達的地方,只有擁有好的品質,大家依然會因為認可、信任你的品質,進而成為忠實顧客。
談到未來的計畫,他已經在規劃再開另一間咖啡館,會想要延續「小廢墟」這個品牌,但空間不一定會仿造類似的模式。「不會排斥新東西,但對喜歡的事情就覺得不想都跟別人一樣,大家都開一樣的店,就不有趣了。」說罷,他靦腆一笑。
FB:Ruins Coffee Roasters
AD:116 臺北市木柵路三段242號
撰文/江可茵
攝影/邱之聖
-----------
關於 C³offee 咖啡誌
咖啡誌除了是專業職人的情報誌、咖啡玩家提升等級所需知識與資訊來源,同時也是一本可輕鬆翻閱,獲得知性滿足的享樂品味生活誌。
官網:https://c3.coffee/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