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長新冠!乾咳、頭痛、腹瀉怎麼辦? 中醫公開解方

愛健康
By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2-07-15 21:15:00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近2年來,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大眾起初認知病毒只會攻擊肺臟,但隨著確診者人數增加,越來越多染疫康復者出現「長新冠」症狀,發現身體有不適現象不只有肺部受影響,包含呼吸、神經、消化等系統都可能出現問題。若民眾出現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狀,頭痛、失眠、腦霧等神經系統症狀,肚子痛、腹瀉等消化系統症狀,該如何就醫治療?《NOW健康》特別邀請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來為民眾解答!

24小時最熱


中醫師臨床觀察 自然痊癒者容易出現長新冠


針對國內Omicron疫情,周宗翰透露,由於Omicron病毒株多數狀況發生在上呼吸道,有時會伴有腸胃道症狀,等到轉變成下呼吸道感染時就會變成肺炎。目前中醫門診上有非常多的患者是屬於長新冠後遺症,常見症狀包含容易疲勞或疲倦、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認知功能障礙、肌肉和身體疼痛、腹瀉……等。


▲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這波Omicron病毒株多數症狀發生在上呼吸道,有時會伴有腸胃道症狀,等到轉變成下呼吸道感染時就會變成肺炎。(圖片來源/ingimage)


周宗翰坦言,從臨床上觀察,在染疫時期,讓新冠肺炎自然痊癒者比有接受「清冠一號」或中藥治療的患者,長新冠發生比率與症狀嚴重程度明顯較高。且未接種疫苗的人比已接種疫苗並出現突破性感染的人相比,更容易有長新冠症狀。此外,最近發現染疫卻無症狀者(意指身上存有病毒者)中,因多數未治療,很常出現長新冠症狀,如有明顯的肺活量變差、易喘、心悸或是腦霧等後遺症。


身體營氣、衛氣正常運作 提高正氣保衛身體


關於中醫治療長新冠的理論,周宗翰說明,中醫治療講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代表讓身體的陰陽維持動態平衡就是最好的治療!需要提高身體的「正氣」也就是免疫系統的功能,對抗外邪,保衛身體。


如何增強患者的正氣,周宗翰提到,根據「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下焦」,可以調養脾胃提升營氣,和良好的通腑瀉濁能力,減少衛氣防禦外邪的負擔。意旨患者要正常飲食,維持良好的消化系統,補充充足的水分,產生足夠的營養。而良好的排泄功能則包含要定期運動揮灑汗水,適當補充高纖食物,不管是從腎臟、大腸或皮膚等,都能減少身體代謝廢物堆積和發炎反應,讓身體的營氣、衛氣自然能運行順暢,也能有良好的正氣和免疫系統。


治療長新冠症狀 中醫師公開處方


當民眾有喘、胸悶、失眠、腦霧,屬於神經系統系的疾病,周宗翰說,不建議使用「清冠一號」,而是要針對患者的症狀做修復,胸悶、喘等問題,代表肺部受到病毒侵擾,組織修復後會出現較厚、較硬的疤痕,中醫以滋陰潤肺為原則,會使用如百合、生地、麥門冬等藥材進行治療。


有咳嗽、呼吸急促、倦怠的人,周宗翰表示,此類民眾為氣虛下陷兼陽虛者,可使用益氣升提,酌加補陽之藥物,如:黃耆、黨參等,要是咳、喘嚴重時可再加麻黃、杏仁、款冬花等藥材,如此可逐漸改善乾咳、呼吸淺快、血氧飽和度不穩定、倦怠等現象。


▲針對每位患者症狀,中醫師會開立適合處方,或以針灸幫助病人緩解病況。(圖片來源/ingimage)


當病人有腹瀉、肚子痛、消化不良等情況,可以使用理中湯或根芩連湯,如果伴隨吐瀉、腸絞痛會使用白頭翁湯,並建議患者可以灸療天樞穴。


若患者有注意力、記憶力減退、腦霧等症狀,周宗翰指出,以目前研究認為可能與病毒直接或間接造成腦神經、腦微血管損傷有關,他常會使用芳香開竅的藥物,如石菖浦、天麻、檀香 搭配針灸治療。


當病人遇到嗅覺或味覺障礙,周宗翰分析,目前研究可能是因嗅覺或味覺相關細胞受到感染導致發炎和損傷所產生的,頭皮針跟耳針可有效的改善嗅覺或味覺功能。


中醫3大招提升免疫力 預防2次染疫


周宗翰強調,透過中藥調理,正規治療可改善長新冠症候群,讓民眾早日平衡病毒感染後的人體紊亂,恢復健康,而平常也可以記住以下3大招,提升免疫力,預防再次染疫。


▸第1招:規律且適當強度的運動


建議1周至少150分鐘低強度的活動,如快走等,加上2次增強肌肉的活動。運動需要動態暖身而非靜態拉筋,要徹底熱開關節以免受傷。


▲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可以提升民眾的免疫力。(圖片來源/ingimage)


▸第2招:進行能夠鍛鍊全身筋膜、跨關節的運動


如太極拳、八段錦、瑜珈等等,可以有效鍛鍊、延展身體的筋膜,減少身體的病痛。


▲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提到,像太極拳、八段錦、瑜珈等運動可以延展身體的筋膜,減少身體的病痛。(圖片來源/ingimage)


▸第3招:按摩或艾灸


建議可以在中醫師的判斷下,針對氣海、關元的位置透過艾灸、丹田灸,以培補元氣,2者都是調節身體元氣的重要穴位,或著自己也可以溫敷、輕柔按摩幫助運行。


▲針對氣海、關元的位置,經中醫師判斷下,可透過艾灸、丹田灸,以培補元氣,或著自行溫敷、輕柔按摩,幫助運行。(圖片來源/ingimage)


另外,也可搭配身體乳液疏通脾胃經絡,脾胃經絡是免疫系統的根本,順著小腿脾胃經絡的走向進行緩和的按摩,沿著脛骨內側的脾經輕輕向上推,以及脛骨外側的胃經向下疏通。


針對染疫者的心態調整,周宗翰提醒民眾,接受染疫的自己,有助調整負面情緒,可深呼吸、轉念,以協助安定身心,與信賴的人聊天,有助於了解自己的情緒、找出改善方法。對抗疫情不僅僅是對抗現實的病毒災難,心理也要作好消毒工作,適度的掌握資訊,並好好的過生活,才是有效應對的良好方法。


更多NOW健康報導
▸30歲高管輕忽三高竟釀肝癌! 「肝包油」恐增肝癌風險
▸學童遠距上課近視狂飆升? 控制近視加深角膜塑型有解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

新冠肺炎 中醫 健康 新冠 長新冠

最新消息

給拖延症者的人生管理指南 擺脫拖延先從照顧情緒開始

愛健康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2-07-16 14:20:00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如果經常觀看多數創作者的社群網站,或是你自己就是創作者,也許會發現不少人飽受拖延症所苦,到了最後一刻才在趕案子。實際上所有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拖延症,像是部分人不想處理棘手的難題;但也有人擔憂事情考砸而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下面看一位研究生拖延論文撰寫,造成巨大困難的結果;並且以可行的方式解決她的難題。下面請看

24小時最熱


各位研究生經常遇到的3大情景 你遇過哪個


▸情景1:週五晚上,馬珂制訂好了寫論文計畫,週六一早他卻躺在床上遲遲不肯起來,還告訴自己說:「週末本來就是用來休息的,既然計畫已經打破了,不如再睡一會兒吧!」

▸情景2:打開文檔,手機螢幕亮了,室友發來消息邀約打球。馬珂猶豫了一下,但隨即就去赴約了,他心想:「運動一下,也許能幫我平復焦躁的心情,寫論文更有狀態。」

▸情景3:遇到困難,需要查找資料,只是去圖書館路途遙遠,一想起來就發懶。於是,馬珂找了一個微妙的理由:「先在網上查找一下,找不到再說。」想得很好,不料彈出的廣告框,卻讓馬珂的注意力完全跑偏了。


為什麼會這樣?其實很正常


自我合理化,是自我防禦機制的一種,即用自我可以接受、超我能夠寬恕的理由,代替自己行為的真實動機或理由,以便在心理上得到安慰;有時人們也會利用一些藉口來掩飾自己的行為,以及不願意承認的事實,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自我合理化的方式,對馬珂來說太受用了,屢屢幫他成功說服了自己,並不帶心理負擔。遺憾的是,他沒有機會去瞭解自己的問題與癥結:為什麼寫論文這件事被一再地往後拖?真相,也許你我都看到了。


▸真相1:馬珂討厭寫作,打從心裡不想寫畢業論文!

▸真相2:馬珂文筆較差,撰寫論文的能力不足,完成這項任務頗為困難!


想想看,面對一件自己很討厭,且還沒有能力完成的事,誰會追著去完成它呢?如果可以放棄,那必然是敬而遠之,趁早脫離苦海;如果不得不做,推遲行動就成了最簡單、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能夠暫時迴避痛苦的選擇。


無論是西方的哲學家,還是東方的智者們,都已經告訴過我們一個事實:人生的底色是苦難。從我們呱呱落地開始,人生就充滿了急待解決的問題,每個問題本身便是痛苦。 我們要如何與這些痛苦相處呢?美國心理學家史考特‧派克在《心靈地圖》(The Road Less Traveled)中,給出了坦誠而中肯的建議:「面對問題,當我們選擇接受的時候,是痛苦的;解決的時候,更是不可避免地經歷恐懼、焦慮、擔心等痛苦。所幸的是一旦跨過這段痛苦,便會迎來喜悅和滿足,獲得戰勝痛苦的經驗,心靈亦隨之成長。而當我們選擇逃避的時候,會像鴕鳥一樣暫時迴避了痛苦。但不幸的是問題一直在那兒,不會自行消失,甚至會因錯失了絕佳的解決時機而越發難以解決。另外,又平添了對自己的責備、悔恨、內疚、不滿等負面情緒,痛苦越發翻倍。」看看站在影印店裡的馬珂,不正是「鴕鳥心態」的演繹者嗎?


解決厭惡的任務 「誘惑綁定」試試看


用「誘惑綁定」完成討厭任務至此,我們已經清楚:當一項任務令人感到厭惡,且做起來很困難時,我們會更傾向於推遲行動。但是,生活不可能處處都隨人願,更不可能只選擇喜歡的事,排除所有不喜歡的、不想做的事。我們要解決的現實問題是,如何完成一項討厭的任務?


研究表明,把喜歡的事和不得不做的事結合起來,有助於完成原本可能推遲的事。這種方法被稱作「誘惑綁定」,是由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凱薩琳‧米爾科曼(Katherine Milkman)教授率先提出的。通俗解釋,就是將一個自己不太喜歡卻可以長久受益的行為,和一個自己當下能獲得愉悅的行為綁定在一起,在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就是:只有在做那件你想要拖延的事情時,你才可以去做那件你喜歡的事。


舉個例子,你非常不喜歡洗碗,總是把這件事拖到下一次做飯之前,致使廚房看起來亂糟糟的,臨近做飯時又手忙腳亂。不過,你很喜歡聽3D大自然音樂,它能幫助你減緩焦躁、恢復平靜。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把洗碗和聽3D大自然音樂綁定在一起,這樣能夠緩解洗碗的枯燥與煩悶,讓你覺得這個過程不那麼痛苦。


這種綁定可以根據自己當下的實際情況靈活變化,其重點就在於用誘惑來對抗阻力。只要這個誘惑對你充滿吸引力,它就能在克服拖延的問題上為你助力。需要說明的是,捆綁在一起的兩件事,必須是能夠互補的。假如一項工作需要專注,那麼另一項事務不能也需要專心,因為我們很難一邊讀書一邊聽書,但要是一邊做飯一邊聽書,卻是可行的。(文字提供/《為什麼事情做不完,你還在滑手機?心理諮商師教你,改善拖延,先從照顧情緒開始》時報出版)


更多NOW健康報導
▸30歲高管輕忽三高竟釀肝癌! 「肝包油」恐增肝癌風險
▸學童遠距上課近視狂飆升? 控制近視加深角膜塑型有解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

NOW健康 拖延症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