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晚越想找東西吃?出現這6大狀況,小心並非單純嘴纏而是「夜食症」纏上身!

愛健康
By Bella儂儂
發布時間:2022-09-12 20:00:00

24小時最熱

source:@Utopix Pictures@Andrea Piacquadio

有些人越晚越想找東西吃,而且睡前不吃點東西就會覺得全身難耐,或是明明睡著了,半夜卻因為肚子餓起床找東西吃,不吃就會焦慮、焦躁,吃了卻又充滿罪惡感。不過這樣的狀況,偶爾一次沒關係,但當長期有這些狀況要小心,可能不是單純肚子餓,而是飲食失調「夜食症」找上門啦!

什麼是「夜食症」?

source: pexels@cottonbro@Liza Summer

其實夜食症是因為精神壓力,導致賀爾蒙分泌失調所引起的一種症狀。患者會因為壓力大,白天不會特別餓想吃東西,但到了晚上卻會越晚越想吃,甚至到睡前沒有吃東西會睡不著,出現焦慮、煩躁的情緒。雖然知道不該在那個時間點吃,但不吃情緒不佳,吃了之後又充滿罪惡感,讓人煩惱不已。當每星期發生以下6種狀況超過兩次時,建議要尋求醫師的協助,只要配合醫師治療,改變飲食習慣、多運動,夜食症就能獲得控制喔!


1.白天胃口差,夜裡猛吃猛喝

source:pexels@Andrea Piacquadio

無論是因為課業或工作,所引起的壓力,導致你在白天該進食的時候,胃口很差,吃得很少,但是下班回到家後,卻開始出現猛吃猛喝的情況,甚至飢不擇食,拿到什麼都想要往嘴裡塞。當你出現這個狀況時,要注意是因為嘴饞才會想要進食,或可能是夜食症的前兆。

2.沒吃會有焦慮感,吃了又有罪惡感

source: pexels@Pixabay@Tim Samuel

明明知道自己不能在那個時間進食,就是會忍不住看見食物想立刻吃下肚,因為吃才能降低自己的焦慮感,但總會在結束進食後,看見時間卻又浮現出滿滿的罪惡感。當這個狀況無限輪迴時,建議可以試著讓自己習慣三餐定時定量,慢慢改善喔!

3.睡著卻又會醒來找東西吃

source: pexels@cottonbro

有時候明明已經進入睡眠,但卻因為睡前沒有吃東西,會在半夜醒來找東西吃,強烈認為要吃飽才能睡好,這個行為反而會大幅影響睡眠品質。如果每星期失眠約4至5天,平均有兩次以上半夜起床進食,就有可能換上夜食症,建議尋求醫生協助,或是在睡前拉筋放鬆身心,改善睡眠狀況。

4.晚餐到入睡前有強烈進食慾望

source: pexels@KoolShooters

即使下班回到家,稍微降低壓力後,可以正常食用晚餐,但會在晚餐結束後倒入睡前的這段時間,表現出強烈的進食慾望,只要看見家中的各式零食,都會禁不住誘惑,通通往嘴裡放,一定要進食才會提高睡眠品質。

5.吃澱粉類食物及甜食才能入睡

source: pexels@Utopix Pictures

疑似夜食症的患者,除了在夜裡會不停的進食外,他們還特別偏好吃澱粉類食物及甜食,總認為要吃的高飽足感的食物類型,才能讓自己進入安穩的睡眠狀態。但因為晚間的身體無法像日間班消耗糖分或卡路里,會讓糖分堆積在體內,強迫身體分泌大量胰島素處理,久而久之有可能會形成糖尿病,並且身形會較為肥胖,進而影響社交喔(怕)!

6.入夜後情緒會異常低落

source:pexels@Andrea Piacquadio

因為壓力大的關係,平時情緒可能隨著事務繁忙而起伏不定,但當疑似罹患夜食症時,反而在入夜後情緒會異常的低落,這時若不開啟進食模式,會全身難耐、焦慮不安,只要不斷進食一陣子,就能減少憂慮及壓力。儂編提醒,這樣暴飲暴食就是肥胖的起因啊!

編輯整理:謝馨霈

加入Bella儂儂 LINE好友,接收流行時尚新訊。

Bella儂儂 健康 壓力 飲食 生活

最新消息

40歲視力模糊是近視加深? 醫曝:有這些症狀恐白內障

愛健康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2-09-12 23:00:00

【NOW健康 楊芷晴/新竹報導】近年來,白內障患者的年齡層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眼科門診觀察,相較於10年前白內障患者的平均年齡約65歲,民眾眼睛退化的速度比想像中還快,近年來已出現許多年紀40歲左右的患者因視力模糊前來就醫,經檢查後確診為白內障。

24小時最熱


白內障為老化現象 近視度數增加竟也成症狀之一


台灣素有「近視王國」封號,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500度即為高度近視,而高度近視會使眼球提早老化,日後發生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的風險也較一般人高。新竹大學眼科診所院長張沛瑞醫師指出,近10年來門診中出現不少40歲左右的患者因罹患白內障而前往求診。


白內障是一種老年化的眼睛疾病,當眼球內的水晶體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老化,變得混濁、變硬,進而導致視力模糊,就像年紀大了頭髮會白、會長皺紋一樣。然而,由於台灣高度近視的人口多,加上其他外在因素,如眼睛經常接收到紫外線、頻繁使用3C產品接收過多藍光,三高、長期服用類固醇等,都可能引起早發性白內障。


張沛瑞院長說明,白內障患者初期視線可能會有模糊不清的朦朧感,感受到顏色較不鮮明、昏黃、夜間視線不良、畏光、影像重疊或自覺近視度數不斷增加等,有些人甚至因白內障而改變了屈光度,突然覺得老花有所改善;若符合上述症狀都應提高警覺,至眼科做詳細檢查。因目前沒有任何藥物能完全治療白內障,充其量也只能減緩其惡化速度,最終還是得仰賴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才能真正改善視力。


飛秒白內障雷射手術精準安全 術後恢復快


現今因科技進步,張沛瑞院長表示,進行白內障微創手術前無需打麻醉針,以點眼藥水的方式麻醉,並於角膜附近製作0.2至0.3公分的微小切口,利用超音波乳化術震碎並吸除混濁的水晶體,再以注射方式植入軟式人工水晶體,單眼手術用不到20分鐘即完成。


目前較新型的手術方式是以飛秒白內障雷射來取代傳統手術器械,像是在角膜製作小切口,以及運用雷射先行將硬化的水晶體分割,減少超音波的使用能量,保留更多的角膜內皮細胞,後續的步驟更快速且安全,同時減少術後角膜水腫的機率,更快恢復視力狀況。適合有運動習慣、長期戴隱形眼鏡、眼睛偏乾、年紀較大、角膜內皮細胞不足,或白內障過熟、過硬,需要較多超音波能量的患者。


▲張沛瑞醫師親自為母親進行飛秒白內障雷射手術。(圖/張沛瑞醫師提供)


張沛瑞醫師替母親施作手術 水晶體應依個人需求謹慎挑選


雖然治療白內障的手術多元且進步,不過最令患者苦惱的問題之一莫過於挑選人工水晶體。張沛瑞院長提到,自己年約70歲的母親曾罹患白內障,她的生活型態多倚賴手機與親友互動並享天倫之樂,他親自為母親治療的過程中,因母親平常用眼以看手機及電視為主,選擇水晶體時,就是以近、中距離能看得清晰為優先考量。


張沛瑞院長強調,每個人的用眼習慣不同,應針對個人需求評估後再做選擇,若有駕駛需求,則應選擇遠距離能看得清晰的水晶體;若是想擺脫眼鏡,且對視覺品質要求較高的白內障患者,則可以挑選多功能人工水晶體改善近視、老花或散光等,降低對眼鏡的依賴。簡言之,患者要把自己當主角,而非遷就於水晶體,畢竟白內障為一次性手術,術後若想重新更換水晶體,手術上不僅困難,也容易對眼睛造成傷害。


最後,張沛瑞院長提醒,閱讀或使用3C產品時,仍須記得每30分鐘要休息10分鐘,到戶外盡量戴太陽眼鏡或帽子遮擋紫外線,養成均衡飲食和多運動的習慣,並且定期補充葉黃素、做眼部健康檢查,善待你的靈魂之窗才能遠離白內障。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

NOW健康 白內障 健康 眼科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