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不掉黃牙?原來這些日常飲料食物是潔白牙齒的大敵!

愛健康
By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發布時間:2022-12-08 17:30:00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十二個月內網友熱議的「牙齒美白地雷食物」相關話題,帶您了解網友熱議若想要維持一口潔白牙齒,則會需要多加注意的地雷食物前五名。

24小時最熱

擁有一口亮白的牙齒是不少現代人對於外貌的追求之一,然而不只是透過牙齒美白的產品、療程,在生活中也需注意飲食,才能有效從根本避免牙齒變黃及染色。而在不同類型的食物當中,究竟有哪些容易造成牙齒染色?如果真的想吃又該如何降低染色的機率?快來看看網友怎麼說!

「咖啡」易侵蝕牙齒又染色 吃完「咖哩」馬上刷牙可減少泛黃牙齒?

▲ TOP5 牙齒美白地雷食物 網路聲量排行

觀察網路上針對易造成牙齒染色的食物相關討論,可以發現上榜的飲料皆偏向酸性,因而更容易侵蝕牙齒珐瑯質,且富有易沉澱在牙齒的深色色素,而其中又以「咖啡」最受關注。有網友分享因近期時常喝咖啡,驚訝地發現自己的牙齒逐漸變黃,發文詢問有沒有好的解決方法,吸引網友參與討論「想問原po是喝黑咖啡嗎?可以加牛奶,黑咖啡比較容易造成牙齒明顯染色」,提到透過牛奶稀釋咖啡中易沉澱在牙齒上的深色色素,或許是個解方之一;另外也有網友說到,若是非常想靠飲食習慣改善黃牙的情況,應減少咖啡以及深色飲料的攝取,並按時刷牙,便可有效改善黃牙的問題。

而「碳酸飲料」作為為許多人帶來快樂的飲料,卻也是容易使牙齒染色的肇因。社群討論區中網友們該如何維持牙齒亮白時,許多回覆提到「喝碳酸飲料真的對牙齒不好」,因牙齒內的珐瑯質怕酸,即使是弱酸也可能造成輕微程度的侵蝕,建議大家減少碳酸飲料的攝取,降低牙齒染色的可能;但若是放不下對於碳酸飲料的愛好,另外有網友建議或許使用吸管不失為一個好解方,並表示自己「不管喝什麼都用吸管」,透過減少飲料與牙齒的接觸,可以減少染色機會。

接著「咖哩」為熱議榜上唯一的食物,有網友提醒除了飲料外,咖哩也是需要多加注意的地雷食物,而且其使牙齒變黃的速度非常快,通常一吃完就會發現牙齒顏色泛黃,如網友就提到自己平常透過美白牙膏,好不容易維持住潔白的牙齒,不過「吃咖喱、喝咖啡、茶類還是又影響齒色」,因此向其他民眾推薦「飲食要避免吃色素重的,如奶茶、咖啡、咖哩…等等」;另外也有人提到若情況允許的話還是建議一用餐完就刷牙,盡早讓色素離開牙齒表面,分享「我自己只要接觸咖啡、茶、咖哩等容易讓牙齒染色的食物後,會盡量立刻去刷牙」。

你也想維持一口亮白的牙齒嗎?在日常飲食習慣的選擇上,不妨參考網友熱議的牙齒美白地雷食物,並且透過即時刷牙、使用吸管飲用等等的方式,避免或減少其為牙齒帶來的色素沈澱!

本分析報告使用《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針對指定議題進行文本分析
觀測期間: 2021/11/01-2022/11/20
觀測來源: 討論區、社群網站、部落格、新聞
健康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牙齒

最新消息

疼痛有苦說不出的病 醫推29題自我檢測「纖維肌痛症」

愛健康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2-12-08 19:30:00

【NOW健康 詹舒婷/台北報導】明明這裡痛、那裡痛,痛到生不如死,連拿起手機都沒有力氣,有時腦霧,記憶力差、無法集中精神,又常常全身僵硬、睡不著、情緒莫名低落,但不管是做抽血、影像檢查,都找不出自己身體疼痛的原因,導致常被誤會是無病呻吟,沒病裝病想偷懶,家人也很難理解,且因不知道要如何照顧而有挫折感,這是「纖維肌痛症」病友經常面臨的困境。

24小時最熱


▲台大醫院麻醉部孫維仁教授表示,纖維肌痛症並不是絕症,好好控制病情,也有機會生活得與一般人一樣。(攝影/詹舒婷)


「纖維肌痛症」查不出生理異常 看不見的隱形疼痛飽受誤解


台灣纖維肌痛症盛行率約5.8%,約130萬人為之所苦。台大醫院麻醉部孫維仁教授表示,疼痛門診早期看的疼痛是一些比較具體的疼痛,例如:癌痛。但後來發現有一群慢性疼痛的病友,即不是晚期癌症,也不是風濕免疫的發炎疼痛,做各種檢查也找不出什麼具體的蛛絲馬跡。


而這群病友總是在精神科、復健科、免疫風濕科、神經科、疼痛科間徘徊,一直到國際間逐漸有共識,整理出清楚的診斷標準,也開始出現有效的藥物,「纖維肌痛症」才真正被認定是疾病。


▲台灣疼痛醫學會林至芃理事長分享,面對纖維肌痛症需要有教育、心理、藥物、健身四大支柱,病友要對纖維肌痛症有正確的認知,疾病需要長期治療,因此多管齊下才能得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攝影/詹舒婷)


台灣疼痛醫學會林至芃理事長分享,纖維肌痛症的核心症狀是廣泛性疼痛,這些病友的中樞神經系統,會把一般人不會引發疼痛的訊息異常放大,可能會感受到劇烈、無法忍受的疼痛。而且這些廣泛性的疼痛,在全身的很多部位都有可能發生,像是出現腹痛去看腸胃科、胸痛去看心臟科、筋骨痠痛去看復健科或骨科、神經外科等,也因為長期痛苦不被了解,往往會情緒比較低落、煩躁,工作表現也可能比一般人來得差。


▲長期投入纖維肌痛症研究的蔡佩珊教授表示,纖維肌痛症病友所受的折磨,並不亞於其它病痛,期盼應被國人理解、重視。(攝影/詹舒婷)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蔡佩珊教授分享,曾有1位中年男國標舞老師,他因患有纖維肌痛症,跳舞時會很疼痛,常常覺得全身僵硬、提不起勁來,沒辦法再繼續教課,心中有滿滿的負能量,卻不好意思老是跟家人抱怨自己的困境,跟旁人訴苦,也沒有人能理解,非常孤單。


蔡佩珊進一步指出,台灣醫療的可及性高,就醫方便,但這群飽受纖維肌痛症所苦的病友,因為好手好腳,既沒有骨折,也沒有得癌症,卻因身心受疼痛所苦。全身僵硬、超級倦怠、有睡眠障礙及憂鬱症狀而天天唉聲嘆氣,滿滿的負能量而不被雇主、家人諒解,他們所受的折磨,並不亞於其它病痛,期盼應被國人理解、重視。


自我檢測量表上線「自喻也自癒」 促進醫病溝通


孫維仁教授分享,纖維肌痛症並不是絕症,好好控制病情,也有機會生活得與一般人一樣。病友可至《纖維肌痛症自我檢測》網站,自主登錄纖維肌痛症量表,內容包括疼痛的情況、記憶力及專注度、疲勞程度、頭痛、體力、睡眠、情緒等等共29個生活問卷及用藥的狀況,讓病友可以天天做健康日記,瞭解自身的病況,對病友來說也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


有了自我檢測量表,在就診時,能幫助醫師更了解病情的變化,一起討論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案,也希望台灣纖維肌痛症關懷協會能集結專家學者及病友的力量,讓病友間能獲得連結,互相扶持不再孤軍奮戰。


教育、心理、藥物、健身4大支柱 緩解疼痛要耐心


林至芃理事長表示,在面對纖維肌痛症需要有教育、心理、藥物、健身4大支柱,病友要對纖維肌痛症有正確的認知,疾病需要長期治療,因此多管齊下才能得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就算運動會痛,也要忍著7分痛去健身,疼痛會慢慢減少變5分痛、4分痛,跨過這個鴻溝,就會越來越進步。建議病友不管是太極、有氧、重量訓練,或是簡單易行的伸展、步行、自行車、瑜珈,都對緩解病情有幫助。


而台灣疼痛醫學會也推出最新版《2021纖維肌痛症台灣臨床處置指引》,不只希望讓更多人認識這個疾病,也希望讓纖維肌痛症的病友,能夠得到適當的起始治療。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

NOW健康 健康 纖維肌痛症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