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破3萬大關!今新增33330例 境外暴增541例「創史上最高」

愛健康
By 鏡週刊
發布時間:2023-01-04 20:30:0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33,87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3,330例本土個案及54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7例死亡(其中1例為境外移入個案)。其中境外移入541例,為2020年疫情以來境外移入公布數最高,而今新增的病例數較上週三多5,388例,增加約19.3%。

24小時最熱

 

今本土確診衝破3萬大關。(指揮中心提供)今本土確診衝破3萬大關。(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3,330例本土病例,為15,334例男性、17,974例女性、22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6,621例,台中市4,381例,台北市3,763例,高雄市3,613例,桃園市3,476例,台南市2,915例,彰化縣1,445例,新竹縣1,138例,新竹市939例,苗栗縣843例,屏東縣694例,雲林縣628例,嘉義縣499例,南投縣497例,基隆市461例,宜蘭縣443例,嘉義市324例,花蓮縣230例,台東縣173例,金門縣137例,澎湖縣93例,連江縣17例。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6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9例男性、7例女性,年齡介於60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15例具慢性病史、9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去(2022)年7月18日至12月31日,死亡日期介於去年7月18日至今(2023)年1月1日。

另外,今新增1例特殊死亡個案,為境外移入個案之本國籍40多歲女性,有癌症及甲狀腺疾病病史,接種3劑COVID-19疫苗(未接種次世代疫苗),8月11日曾確診,12月中下旬有中國旅遊史,12月29日返台,當日因咳嗽、流鼻水、家用快篩陽性,至急診就醫並確診,為重複感染,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後採居家照護,12月31日家屬發現個案在家昏迷無生命徵象,經行政相驗開立死亡證明,死因為新冠病毒感染、癌症併甲狀腺低下。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541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281例男性、26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入境日期介於去年12月4日至今年1月3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並提醒體質敏感、有慢性病或發燒、呼吸道症狀的民眾,於人潮較密集區,仍建議戴口罩,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健康。

XBB.1.5是大魔王? 林氏璧:π病毒才是事情大條

飛台灣不幸確診「視訊看診讓他驚訝」 日本人大讚有效率

鏡週刊 疫情 健康 新冠

最新消息

小寒進補!吃錯上火易心煩 中醫直接點名3大冬天美食

愛健康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3-01-05 17:00:00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小寒是冬季的第5個節氣,此時是北半球太陽光斜射最厲害的時侯,意味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中醫師賴睿昕表示,冬天寒冷,民眾聚餐時常會選擇薑母鴨、羊肉爐或是麻油雞等食物進補,因肉品脂肪豐富,過度攝取恐吃下太多飽和脂肪,影響膽固醇,且值得注意的是,屬於外寒內熱或寒熱夾雜體質的人,不太適合溫補的方式,否則容易出現口乾舌燥、失眠多夢、心煩氣躁等上火症狀。

24小時最熱


燥熱氣虛體質者吃溫補食物 竟容易上火


以中醫的觀點來看,現代人因工作關係,長期熬夜或多飲咖啡,常感覺口乾舌燥、眼睛乾澀、大便較不易解或較硬,這類人屬燥熱體質。又因工作時間愈來愈長,在辦公室吹冷氣時間太久,缺乏運動,造成身體循環功能變差,容易疲勞,甚至太累時出現手腳冰冷等現象,符合者屬於氣虛體質。


賴睿昕透露,燥熱加上氣虛體質即是所謂「外寒內熱」或「寒熱夾雜」型的體質,這樣的人在小寒時節並不適合純粹溫補的方式,否則容易出現口乾舌燥、失眠多夢、心煩氣躁等上火症狀。另外,心血管疾病患者多屬虛實夾雜,驟然用補,容易使病況加重。


冬日進補如何吃? 中醫親授平補、涼補方法


民眾冬天若想進補該如何吃?賴睿昕說,大家常吃的羊肉爐、薑母鴨都是溫補的食材,而麻油雞則因為麻油加熱的關係,屬於偏熱補食物,因此通常建議以「平補、涼補」較適宜,一般藥膳中常用的米酒與麻油都很燥熱,本身是熱性體質的人,在小寒時節做藥膳時可以減量使用或不用。


▲許多人在冬天進補時會選擇羊肉爐、薑母鴨、麻油雞,但這些食物恐怕不適合燥熱加上氣虛體質者。(圖片來源/ingimage)


▸羊肉爐:因為羊肉較為溫熱,較不適合給燥熱體質的人吃,因此能改用性較寒的排骨來燉煮,可以加入沙參、玉竹等滋陰藥材調和


▸薑母鴨:薑母鴨因為使用大量薑片,可以暖胃、促進血液循環,並讓身體有溫暖感的作用。當改成涼補時,薑、米酒與麻油的份量要減少,涼補具有甘涼補陰作用,讓熱性體質的人在小寒節氣吃完薑母鴨後,不會出現燥熱、口乾舌燥、失眠等症狀,而且具有清熱、涼血助睡眠的作用。


▸麻油雞:其實麻油不熱,只是人們常將麻油與薑同煮,薑本性溫,故錯認麻油也熱。以中醫來看,麻油屬性味甘、平之物,功效潤燥滑腸,滋養肝腎,可使老人通便的功能,可用於病後虛弱、眩暈乏力等狀況。曾有古籍《本草從新》說:「麻油『涼血解毒,服之令人滑腸……』」,所以,麻油不熱,不用擔心上火,涼補可以把老薑改嫩薑


習俗要吃臘八粥 建議:可添入四神湯材料滋補


古諺:「小寒大寒,準備過年。」在凜冽的寒風中,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小寒往往相伴臘八節,習俗要吃臘八粥,就是在米中添加各種穀物、果子,如紅豆、花生、核桃仁、桂圓、紅棗、蓮子、栗子、葡萄乾等,以微火燉煮,透過吃熱粥來取暖禦寒,賴睿昕建議,也可將四神湯的材料帶入,來個養生四神臘八粥。


▲中醫師賴睿昕表示,臘八粥中添加許多穀物及堅果,多補充可增進血管健康,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的機率。(圖片來源/ingimage)


【四神臘八粥的做法】


▸材料:蓬萊米80克,糯米80克,小米30克,薏仁30克,茯苓20 克,芡實20 克,蓮子40 克,山藥20 克,薏仁40 克(也可請中藥行直接包一份量)紅豆、綠豆、花生、核桃仁、桂圓、紅棗、葡萄乾各適量 調味料:鹽(適量)、米酒(適量)。


▸作法:
1.將上述穀物以清水淘洗乾淨,除小米之外的其他穀物用水泡,薏仁、芡實、蓮子先浸泡約半小時。
2.將各類穀物一同倒入鍋中,加適量清水以大火燒沸。
3.將各類乾果輔料倒入鍋中,改文火邊攪動邊熬煮30分鐘待粥稠糯香時即可。


補充穀物與堅果 可促進血管健康


賴睿昕指出,小寒節氣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尤其現代人飲食精緻化,體重普遍超標,且今年冬天特別寒冷,薑母鴨、羊肉爐、麻油雞常成為民眾晚上聚餐的首選,鍋內帶皮羊肉、豬肉及雞肉脂肪豐富,過量食用可能會吃下太多飽和脂肪,難以控制血脂中的膽固醇,易使高血脂找上門,


賴睿昕提到,高血脂為健康的隱形殺手,民眾就算罹患,平常也不會有很明顯的不適症狀,但它卻是誘發腦中風、心肌梗塞的致病因子。而臘八粥中添加許多穀物及堅果,多補充可增進血管健康,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的機率。


更多NOW健康報導
▸甲狀腺癌反覆復發!精準治療助延命 醫曝防治3要點
▸【影】Garmin林孟垣副總整合智慧穿戴服務 打造健康生態圈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

NOW健康 健康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