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煩躁找上門!更年期症狀你中幾項?

愛健康
By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發布時間:2023-02-05 11:00:00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一年內「更年期症狀」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有關網友熱議的六大更年期症狀有哪些。

24小時最熱

本文亮點

(圖片來源:Unsplash)

更年期是女性必經的人生階段,由於女性荷爾蒙分泌逐漸減少,在這期間身體會隨之產生劇烈變化,各種不適的症狀,不只對身體產生影響,也容易造成情緒低落,你或你的家人是否也正在面對相同的困擾呢?

近半數更年期女性「失眠」 「腰痠背痛」需注意骨質疏鬆風險

▲ TOP 6 更年期症狀 網路聲量排行榜

 

談到更年期常見的症狀,可以發現「失眠」最受網友關注,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45歲以後的中年婦女失眠的比例是男生的兩倍,許多民眾說道「這兩年深受更年期症候群困擾,其中最傷腦筋的的就是失眠」,也有子女為母親詢問「如何不依靠藥物改善母親更年期失眠的狀況?」,醫生建議「維持規則之睡眠作息,每日按時上床,只有在晚上想睡的時候才上床睡覺,白天連床碰都不能碰」,網友則熱心分享「我媽都下午去參加社區活動,累了自然就睡得好」、「平常簡單運動,晚上避開咖啡因」,表示想改善失眠除了透過維持固定睡眠時間,增加活動量與飲食調整也是可嘗試的方法之一。

而更年期對身體產生的負擔也不小,有網友說道「媽媽因暈眩症就診,發現是更年期加速內耳蝸牛體老化,吃了三個多月的藥才復原」,並分享「眩暈發作時要先平躺下來,雙眼凝視一個固定的位置,等症狀消退之後,再慢慢起身」,引起網友熱烈回覆「我媽更年期眩暈情況也很嚴重,這招要學起來」;此外,也有身為家庭主婦的女性反應「最近煮飯站一下下就開始累了,是老了嗎?」,醫師表示「由於停經後漸漸缺乏雌激素,造成骨頭細胞生成變少,而骨質疏鬆沒有症狀,通常民眾感到不舒服就診時已惡化」,因此建議停經婦女們務必要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

除了生理上的影響,更年期造成的心理問題同樣困擾許多民眾,有學生表示母親更年期後容易感到「煩躁」、「憂鬱」,十分擔心母親的心理狀況,有同樣經歷的網友說道「家人儘量忍住情緒,過了就好了」,也有民眾表示有時候是生理影響心理,像是「發汗會讓她們很難受,目前我們家多裝一台冷氣,多買些醫生建議的保健食品,情況有慢慢改善」,並笑道「以前我們青春期,現在換媽媽更年期,剛剛好」,表示身為子女應盡量包容與陪伴,就像媽媽照顧我們小時候一樣。

更年期是生命週期的自然歷程,但基本上有維持均衡飲食與運動習慣,便可奠定良好的健康基礎,不過若有重度症狀,建議還是要找專業醫師治療。而更年期女性真的比較辛苦,若家人之間能多點體諒也是一種幫助喔!

 

本分析報告使用《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針對指定議題進行文本分析
觀測期間: 2021/12/01-2022/12/26
觀測來源: 討論區、社群網站、新聞、部落格(已排除抽獎文)

失眠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更年期 煩躁

最新消息

提神飲料若含「這成分」不能當飲料喝! 喝太多恐成癮

愛健康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3-02-06 13:30:00

【NOW健康 游庭語/台北報導】熬夜工作、長途開車時,許多人習慣飲用提神飲料。不過,藥師提醒,部分提神、能量飲料含有酒精,且濃度高於8%以上,屬於指示藥品,只能在藥局購買,且有用量限制,如果過度飲用,恐有成癮風險,或與其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24小時最熱


酒精逾8%即屬藥品 但管制少仍容易取得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言人黃彥儒表示,常見的提神、能量飲料常含有當歸、人蔘等中藥萃取物,或是咖啡因、牛磺酸、維生素B等營養素,一般被視為營養補充品,建議在使用之前,應先請藥師評估。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提神、能量飲料含有酒精成分,只要超過一定的濃度比率,就屬於指示藥品,只能在藥局陳列販售,但由於管理鬆散,在許多雜貨店、檳榔攤也可購買這類產品。


注意每日用量 頻繁飲用非疲勞上策


黃彥儒說,這類飲品為指示藥品,被視為營養補充品,且外包裝也標示每天建議飲用量,每天不超過3次,1次不超過30到40毫升,這類產品約600cc,如依照規定,約可飲用5至6天。


不過,許多人幾乎是1天1瓶,甚至與其他能量飲料或是咖啡,甚至啤酒等,混在一起喝,長期下來,攝取過量的糖分、咖啡因或是酒精,恐引發成癮性風險。


黃彥儒表示,持續服用慢性藥物的民眾如果過度引量這類營養補充飲品,還可能產生藥品交互作用。提醒民眾,在使用這類產品時,不可過量。飲食均衡、睡眠充足,減少熬夜,才能保持良好體力。


更多NOW健康報導
▸放任散光不矯正恐霧「視」 白內障手術可能白忙一場!
▸蘇貞昌罹國人常見骨科疾病 椎間盤突出好發腰椎這幾處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

NOW健康 健康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