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癌症榜首全台盛行率這區最高 專家曝防大腸癌飲食

愛健康
By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3-04-18 19:00:00

【NOW健康 葉立斌/整理報導】近日作詞人李坤城因大腸癌過世,令人想起資深藝人賀一航以及藝術家李國修也因大腸癌過世。近日作詞人李坤城與小40歲林靖恩的「爺孫戀」的結束 讓這個癌中之王再度引起注意。66歲的李坤城大腸癌病逝,近年來也不時聽聞名人因大腸癌症離世的消息,例如老藝人豬哥亮、賀一航,以及時任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等名人也都因大腸癌逝世。

24小時最熱


全台大腸癌盛行率分布 雲嘉南最高


大腸癌一直位於10大癌症發生人數榜首!營養師高敏敏臉書粉絲專頁提到,「還在吃著重鹹口味、香嫩多滋的大魚大肉?小心已默默列入大腸癌的危險因子!」


▲依據統計,大腸癌盛行率最高的地方為雲嘉南。(圖/截取自高敏敏FB)


高敏敏表示,依照地區分類,台灣大腸癌盛行率為:


▸第1名:雲嘉南區/497人
▸第2名:台北區/467人
▸第3名:高屏區/420人
▸第4名:中區/369人
▸第5名:北區/365人
▸第6名:花東區/354人


高敏敏表示,雲嘉南區每10萬人中就有497人罹患大腸癌,換算下來每200人就1人!「再加上近年來患大腸癌平均年齡也在逐漸下降 比以往年輕了5到10歲,可見太多人的飲食習慣都重油膩、重鹹口味」,對於大腸癌的發生略有影響。


想預防大腸癌 飲食習慣該這樣建立


高敏敏表示,想預防大腸癌,重點還是在於「飲食習慣」這樣就對了:


▸避免加工肉類:加工肉類已列為第一級致癌物。
▸吃食物原型態:少攝取加工食品。
▸避免易致癌食物:像是油炸、燒烤、酒精、紅肉、高糖份飲料等都是屬於易致癌食物,建議少吃為妙。
▸多吃蔬菜水果:建議每天2碗蔬菜+2碗水果,增加膳食纖維攝取外 也能養好腸道好菌。
▸維持排便習慣:好習慣能幫助腸道整潔乾淨。
▸保持運動習慣:並定期檢查。


「罹癌食物」要避免 「防癌食物」多攝取


當然除了大腸癌,不同食物恐引發不同類型的癌症。高敏敏提醒常見的「罹癌食物」有:


▸1.燒烤物:肉類經高溫燒烤,就會產生癌物質,如異環胺可能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
▸2.油炸物:易有環狀芳香烴化合物 可能導致大腸直腸癌。
▸3.高脂肪食物:易滋養癌細胞 除了癌症之外也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等風險。
▸4.發霉、受污染食材:黃麴毒素是強烈致癌物 容易傷腎、傷肝。
▸5.醃漬、煙燻食物:鹽漬食物易產生「二甲基亞硝酸鹽」 煙燻易產生「苯並芘」都是屬於致癌物。
▸6.加工肉類 :加工肉屬於一級致癌物 大多會添加「亞硝酸鹽」可能導致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7.檳榔:檳榔籽是第一類致癌物 常食用會導致口腔黏膜下纖維化 造成口腔癌。
▸8.酒精:飲酒所產生的乙醛屬於一級致癌物 易引起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等。


▲高敏敏提醒,有8大罹癌食物必須避免。(圖/截取自高敏敏FB)


高敏敏另外推薦以下防癌食物:


▸1.十字花科蔬菜:富含吲哚(indole)。
▸2.蘋果:槲皮素、纖維等 幫助降低腫瘤風險。
▸3.櫻桃:花青素、維生素C 降低癌症機率。
▸4.蔓越莓:含有莓果多酚等抗氧化物。
▸5.葡萄:白藜蘆醇 減緩癌細胞生長、抑制腫瘤。
▸6.紅蘿蔔:類胡蘿蔔素能幫助抗癌。
▸7.番茄:茄紅素能預防腫瘤、阻止癌細胞增殖。
▸8.堅果核桃:不飽和脂肪酸 可以減緩癌症延展速度。


▲如果想防癌,高敏敏建議8大防癌食物。(圖/截取自高敏敏FB)


預防勝於治療 定期篩檢不可少


高敏敏提醒「預防勝於治療」概念,大家可以透過每日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搭配少油、少鹽、少精緻糖作為烹調手法,就能有效防癌、抑制癌細胞生長。高敏敏也建議:每日精緻糖不超過1天總熱量攝取量的10%、最好能降至5%;每日鈉攝取量不超過2400mg(=6g的鹽)。


高敏敏表示,其實大腸是身體非常重要的器官,畢竟吃下肚的營養會在小腸先被吸收再到大腸。換句話說大腸是負責水分及維生素的回收、處理排泄。當大腸有狀況時,就會影響消化器官和排便。「所以不管是年輕人還是長輩們,真的要時時注意每日飲食習慣。」


除此之外,高敏敏也建議50到75歲民眾可以去做免費大腸癌的篩檢,每2年1次 糞便潛血檢查,可以帶著健保卡到當地醫療機構定期篩檢。如果飲食生活習慣不理想、有家族病史的朋友 也可以提早自費檢查。


高敏敏提醒,癌症總是讓人聞之色變,所以更要一起藉由正確的飲食習慣來預防。飲食之外,也可以改變平時生活作息像是多喝水、多運動、少熬夜、保持愉悅心情等,都很重要。


更多NOW健康報導
▸春天日夜溫差大!心血管疾病拉警報 醫師提醒護心關鍵
▸【全台護心大串聯】心絞痛、高血壓、高血脂講座報名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

NOW健康 營養師 健康 癌症 大腸癌 飲食

最新消息

入夏高溫季!3情形腸病毒恐大流行 疾管署提防疫作為

愛健康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3-04-19 16:30:00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天氣日漸走入炎熱,部分傳染病將造成流行,而小兒急診科醫師更提醒,在5月後如持續存在3項不利因素,將造成腸病毒疫情創下高峰,家長不可不慎。

24小時最熱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於FB粉絲團《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表示,目前腸病毒佔兒科急診來診比例不高,但上升曲線明顯,雖然還是有許多病毒型腸胃炎和流感,但隨著天氣逐漸炎熱,這些病例將逐漸下降。


謝宗學表示,約莫2年前(2021)春夏季缺水危機時,處於高度防疫階段,並沒有影響腸病毒疫情,那時幾乎沒有腸病毒病例。今(2023)年的情勢完全不同,許多因素加總,可能早就可怕的疫情浪潮:


▸1. 高度防疫 3 年,絕大多數 5 歲以下孩子免疫系統內沒有腸病毒感染的記憶。


▸2. 解封首年,許多個人衛生習慣鬆懈,腸病毒傳染途徑通暢。


▸3. 炎熱的天氣加上缺水危機,若開始限水導致無法確實洗手,腸病毒傳播將更為猖獗。


謝宗學表示,以上不利因素,現在已經確定出現 1 和 2,至於3 ,南部已經確定面臨缺水,中部開始有供水壓力,只剩下北部還有餘裕,完美風暴隱然逐漸形成。


謝宗學表示,「希望我的擔憂不會成真,但我已經跟其他兒童急診醫師交代,要非常注意腸病毒診斷和重症前驅症狀,一連串加強教育訓練也如火如荼進行」,期望可以在最充分的準備下,迎戰腸病毒大軍,畢竟3、4月只是腸病毒疫情的初階段,5、6月份才是高峰,必須提早因應。


▲疾管署提醒幼童腸病毒71型可能有的症狀。(圖/疾管署提供)


另外,疾管署在上週例行記者會也說明,腸病毒確實有升溫趨勢。疾管署表示,近年民眾習慣使用酒精進行環境消毒,但酒精對於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建議使用含氯漂白水進行消毒,調配時應穿戴防水手套、口罩及圍裙,並注意環境通風;一般環境消毒使用的消毒水濃度為500ppm,即8瓶1,250c.c.保特瓶清水加入100c.c.漂白水;用於處理腸病毒患者分泌物或排泄物汙染的消毒水濃度則為1,000ppm,即8瓶1,250c.c.保特瓶清水加入200c.c.漂白水。


疾管署也提醒,環境、器具等於消毒水擦拭完畢後,靜待10分鐘再用清水擦拭1次,才算完成消毒步驟。 疾管署再次提醒,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春天日夜溫差大!心血管疾病拉警報 醫師提醒護心關鍵
▸【全台護心大串聯】心絞痛、高血壓、高血脂講座報名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

NOW健康 健康 腸病毒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