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陳曉彤/台北報導】為避開最毒辣陽光時段,一群國中生日前相約下午4點爬山,地點就在台北近郊,不料,其中1名男生卻在傍晚6點多出現瞻妄現象,意識混亂、胡言亂語,緊急送至三總急診,當時肛溫高達41.4度,且出現急性腎衰竭、代謝性酸中毒以及橫紋肌溶解症,情況一度危急,目前仍在加護病房觀察中。
24小時最熱
國中生中暑送急診 肛溫一測高達41.4度
衛福部統計,今年上半年(1月到6月)已有956例熱傷害個案,創下3年來新高。今年截至6月30日,18歲以下族群因熱傷害就診89人次,為近3年就醫人次2.3倍,進一步分析發生熱傷害的環境,前3名為高溫悶熱的戶外、空氣不流通的室內、密閉車廂。
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表示,該群國中生確實有預防熱傷害的正確觀念,避開最熱的中午時段,選擇在下午4點爬山,但其中1人仍因中暑,而導致嚴重併發症。
同行朋友描述,中暑同學在剛開始爬山時,就喊著人很累,到了6點多,突然行為怪異、手腳亂揮,胡言亂語,同學連忙通知其父母,並致電救護人員。而當患者被送至三總急診時,肛溫高達41.4度,且爆發急性腎衰竭、代謝性酸中毒、橫紋肌溶解症,肝指數上升,急診醫師立即協助降溫。
醫師解析中暑原因 緊急處理可這樣做
為何下午4點後運動,還是中暑?朱柏齡指出,當時氣溫仍達36.3度,相對濕度50%,體感溫度42度,換算下來,熱指數已達到41.3度,一般超過40度就有中暑風險。此外,該國中生背包較重,也可能增加體力負荷。近日熱傷害、中暑個案頻傳,該如何緊急處理?朱柏齡提出4大建議:
▸1.如為戶外型運動或運動型中暑的患者,可將患者泡在10至15度冰水中,平均每分鐘可降0.2度體溫。
▸2.如果只有冰桶,可在患者四肢,以及鼠蹊部、腋窩、頸部敷冰毛巾,不斷替換幫忙降溫。
▸3.都無上述工具,應先向患者噴灑大量自來水,再用力搧風,或以電扇吹身體,讓水氣帶走體表溫度。
▸4.立即撥打求救電話,緊急送至急診。
朱柏齡建議,民眾至戶外活動,應隨身攜帶有著噴頭的瓶裝水,如果覺得體溫過高,將水噴在手、腳、頸部,或以用扇子或電扇吹風,即可達到降溫效果。
核稿編輯:陳珍妮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白內障成因除了老化還有這些 選擇人工水晶體大有學問
▸除老化、3C使用過度 這些族群也是乾眼症高風險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