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9)日對外宣布,石虎睽違17年再次於台南現蹤,這幾年在新竹、彰化及嘉義有零星發現紀錄,而這次在更南端的曾文溪下游發現石虎蹤跡,「別具意義」。
24小時最熱
睽違17年再次有石虎於台南現蹤,林業署表示,這是從2006年台南白河鹿寮水庫的發現紀錄後,再次現蹤,這回嘉義分署為推動國土生態綠網計畫,與台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合作,在嘉南地區進行淺山平原野生哺乳類潛在移動廊道調查,日前以紅外線自動相機在拍攝到石虎。
林業署還提到過去跨部會推動的「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就是為了因應淺山平原開發與土地利用型態轉變所衍生的生物棲地喪失與破碎化問題,藉由建置空間藍圖與保育對策,加上資源整合及跨部會專業分工,合作串聯各類型生態棲地與生物多樣性熱點,不用劃設對居民生計與發展限制較大的保護區,即可改善淺山平原的棲地復育、串聯與管理。
研究人員在高灘地設置自動相機,以此監測野生動物的活動。(林業署提供)
這回在曾文溪下游拍攝到石虎,林業署指出,就是在「曾文溪流域保育軸帶」所拍攝的,目前考量棲地復育與串連優先性,國土生態綠網已在全台指認45條區域保育軸帶,其中多個西部丘陵型與溪流型的保育軸帶的關注物種都包含石虎;除了石虎外,曾文溪高灘地也拍攝到白鼻心、食蟹獴、台灣野兔、環頸雉等物種,證實河川高灘地是野生動物的重要活動廊道,國土生態綠網保育軸帶的建置確實有助於野生動物拓展活動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