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的海是當地人的驕傲,這片藍色大海,保存了童年與回憶,更是餐桌上的佳餚。我們跟著返鄉修石滬的的女孩楊馥慈走入澎湖海中,這回品嘗的不只是單純的旅遊樂趣,更體驗了從海洋到海鮮的獨特滋味。
24小時最熱
位在西嶼的石滬因為愛心形狀完整,且位置較好抵達,是澎湖主島的明星石滬。
說到澎湖的海洋,不少人先想到的是這兒的海鮮,因黑潮支流與中國沿岸流交會,加上珊瑚礁群地形,自然形成豐富的漁場。不少在地人會說,「澎湖人吃海鮮成精,海鮮只吃澎湖的,其餘一概不吃。」由此可見澎湖人對海鮮的執著可不只限於自家餐桌,更是深入骨底的驕傲。
澎湖魚市場的清晨,已經有不少人入內購買漁獲。
追尋這般海鮮傲骨,我們在早晨5點來到澎湖魚市場。此時已經迎來一天的忙碌時段,這兒是澎湖人最重要的漁獲來源,市場內分為批魚叫賣區與零售區域。箱網養殖、底拖網、延繩釣等各種漁法漁獲皆有,石滬與一竿釣等較為永續漁法,如今卻少見了。漁販們皆說,澎湖如今漁獲量早已不復從前。
批發叫賣區域,漁販會將漁獲放於地上,供買者觀看其品質與鮮度。
此處可見金線魚、金石斑魚、青嘴、黑點等魚類。
若想購永續方式捕獲魚類,可以詢問零售漁民,他們多半樂於講解。
石滬是澎湖捕魚的傳統技法,透過石頭堆疊出石牆,利用漲退潮差將魚蝦蟹困於其中再進行捕捉。整個澎湖約有700座石滬,過去澎湖人倚賴漁業維生,如今因漁業科技進步,多數石滬已經廢棄。
走在三連滬上「巡滬」,也是走在海與人的邊界之上。
石滬功能不再,卻有一名年輕的澎湖女孩返鄉,蹲在海中與老匠師學修石滬,還建立石滬資訊與旅遊平台「離島出走」,讓更多人了解小島的傳統漁法之美。
這一回來澎湖,我們跟著這名年輕修復師楊馥慈游進石滬捕魚,水中只見熱帶魚及小型蟹類,海洋資源在過度捕撈和都市發展,沿海地貌改變之下,如今石滬根本無魚可補。忍不住問她,石滬即便修復,也失去過去經濟價值,她怎會這麼傻,修完石滬又能怎麼樣呢?
從岸邊挑選大小不一的石頭,準備搬到石滬邊進行修復。
在石滬中捕魚,是天然獨特的體驗。
因潮汐限制,石滬一個月中只有10至13天可以進入記錄與修復,每次約2至3小時。我跟著楊馥慈在水中搬起一塊重達10公斤的玄武岩,用盡力氣堆上滬房時,她認真回答我:「石滬的價值,未來不只是漁業,它的工法和歷史,都有傳承的必要。」楊馥慈半身泡在海水裡,看著眼前大海,語氣堅定的說著。
澎湖的海洋如今與人距離遙遠,透過雙手堆砌,不只是石頭堆疊與重整,更多的是與海洋相處共生的智慧,也成就了海洋與人的連結。
石滬的石縫中,可以看見螃蟹。
位在山水的三連滬,退潮時可以看見大量的岩石露出在水面。
夜晚時間,我們又跟著楊馥慈與澎湖老匠師走上潮間帶,體會澎湖式的「夜照」。這項傳統漁業活動當地人稱為「搝海」,得配合夜晚的潮汐才得以進行。戴上頭燈,尋找藏在石縫中的蟳。夜晚的海邊一片漆黑,卻有數不盡的生物藏於其中。石縫中的蟳在經過匠師的圍捕後,終於落入袋中,成為這日晚間的晚餐。
老匠師戴上頭燈,尋找躲在石縫裡的蟳。
跟著老匠師,好不容易捕到一隻大蟳,大夥都在緊張氣氛中放鬆下來。
漁村媽媽因我們來訪,端出一大鍋混合南瓜、小卷、蚵與整隻蟳的麵疙瘩上桌,我們好激動,沒想到澎湖海鮮能自己捕獲入菜。澎湖人卻顯得異常冷靜,吆喝要我們趁熱快吃,還親自包了如今也因產量少而不太常見的「大蛤包飯」,一桌子海鮮,是澎湖的人熱情也是最平常的生活,吃在嘴裡,珍惜在心底。
一鍋以蟳為主的麵疙瘩,內料是滿滿的在地海鮮,澎派卻有在地,是澎湖人常吃的晚餐或宵夜。
早年澎湖人清明時的食品「大蛤包飯」,如今大蛤數量少,極少有機會可以吃到。
離島出走—石滬主題旅遊
- 體驗內容:分為海洋初心者、海洋探索者、海洋修復者等3種不同修復及遊憩體驗,旅客可以進入石滬與長輩互動學習修滬技巧,進入漁村了解潮間帶漁法,也可單純游泳在石滬中,感受不同以往的天然泳池體驗。
- 體驗價格:海洋初心者500元/人、海洋探索者650元/人、海洋修復者850/人。
- 預約方式:https://stoneweir.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