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從漁村發展成國際金融都會的香港,避風塘可說是一代人的美味記憶。1960至70年代是香港漁業最盛行的時期,當時船家出海捕魚若遇上壞天氣,就到避風塘躲避風雨,不能出海捕魚的日子裡,慢慢衍生出水上漁家特有的烹調料理方式,海鮮過油輕炸後加上大量炸香蒜蓉的作法,就被稱為「避風塘」,濃郁酥脆的蒜香,為海鮮注入難以抗拒的誘人風味,而「喜記」就是代表店家之一。
24小時最熱
早在1960年代就在銅鑼灣避風塘漁船上推出炒辣蟹等料理的「喜記」,經營至80年代時,遇到香港政府因火災及污染等問題取締避風塘熟食,創辦人廖喜改在馬師道橋底以流動攤販形式經營,因而被食客暱稱為「橋底辣蟹」,不過現今另一間掛著「橋底辣蟹」的餐廳並不是廖喜所創。
1997年,廖喜以「喜記」為名,在灣仔謝斐道開出陸地上第一間餐廳,擅長烹蟹的廖喜,素來有「蟹王」之稱,尤其是爆香蒜酥、乾辣椒的避風塘炒蟹的濃厚風味深受各方饕客喜愛,一開店就爆紅,成龍、劉德華、梁朝偉、劉嘉玲、陳奕迅等香港明星經常上門,也成功吸引世界各地遊客朝聖,大排長龍的景象讓人記憶猶新。
雖然對現今的香港年輕人來說,避風塘這種菜式似乎已有些過時,排隊人潮已不復見,不過對遊客而言,喜記的「避風塘炒辣蟹」炒功仍維持一貫水準,螃蟹肉質飽滿鮮美;「辣酒煮東風螺」將螺肉處理得非常到味,不只吃得到彈牙螺肉,更沒有絲毫腥味,沾上惹味辣汁,讓人食慾大開,唯一缺點就是價格高貴。來到香港若預算充足,這裡的海鮮與招牌炒蟹,仍是值得一嘗的經典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