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疫苗也缺血! 全國血庫僅剩3.7天處於「緊急狀態」

愛健康
By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1-06-12 00:36:43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缺水、缺電、缺疫苗,現在也缺血,台灣血液基金會發出缺血警訊,6月11日上午全國血液平均庫存量為3.7天,處於極度血源短缺的緊急狀態,又以台中地區最為嚴重,O型血僅剩1.8天,扣除檢驗前置作業,台中血庫O型血幾乎等於零。

24小時最熱


自5月15日雙北升級3級警戒、19日全國3級警戒,6月7日再次延長3級警戒至6月28日,許多捐血人擔心感染問題,不敢捐血,血液基金會公關處處長黎蕾指出,與前1周相較,上周捐血人數減少了近萬人。


黎蕾說,「真的很缺血,這是近年來遇過最嚴重的血荒。」目前全國最缺O型血,平均庫存量只剩3天,其次為A、AB血型,均剩下3.6天,B型血則還剩5天。


為鼓勵捐血、維護捐血者健康,黎蕾表示,血液基金會已向疾病管制署提出建議,希望規律捐血者優先注射新冠肺炎疫苗,規律捐血為至少在過去1年中曾捐過血。


每年6月14日是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世界捐血人日,今年宣傳主題是「捐血,讓世界繼續跳動!」(Give blood and keep the world beating),黎蕾提到,在此艱難的此刻,希望民眾踴躍捐血。


各捐血中心均加強清消,且實施1922實聯制,並進行人流控管,配合健保雲查詢,如為高風險者,建議下次再來。此外,全程佩戴口罩、酒精消毒手部、踩踏消毒毯,讓感染風險降至最低。


更多NOW健康報導
▸改善細胞環境突破帕金森氏症治療困境 關鍵在細胞間質
▸此波疫情是否能得到控制 陳建仁提出2大重要觀察指標

捐血 缺血

最新消息

心臟病患染疫重症率更高! 醫揪高風險病人還包含這些

愛健康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1-06-12 07:37:29

【NOW健康 王詩茜/新竹報導】王經理因心臟疾病長期固定在心臟科門診追蹤,這一年多來因為疫情的關係,認真洗手、戴口罩,有任何聚會想辦法推辭不出席,唯恐自己不小心染疫,心臟會不會受到影響,每次定期回診不斷詢問醫師,有沒有什麼注意事項需要留意的。

24小時最熱


新竹台大分院心臟血管內科劉聖甫醫師表示,目前尚未有統計數據顯示患有心臟病的病人是否更容易感染 COVID-19,任何人被感染的風險都是一樣的,但是心臟疾病或是有潛在心臟病的民眾,若是受到感染可能比其他人更有可能出現感染症狀或其他嚴重問題。


到目前為止,大多數感染 COVID-19 的人會有輕微的病毒性疾病,包括喉嚨痛、咳嗽、疼痛和發燒,但約有5%的被感染者會出現胸部感染或肺炎。 新冠病毒通過感染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空氣中的飛沫傳播,病人也可能經由接觸受汙染的物體表面受到感染,因為病毒可以在桌子和門把手等表面存活數小時甚至數天。


一旦病毒進入人體,就會對肺部造成直接損害並引發炎症反應,從而以2種方式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壓力:(1)首先,通過感染肺部,血氧水平下降;(2)其次,病毒本身的炎症作用也會導致血壓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心臟必須跳得更快更用力,以致於為主要器官供氧出現困難。劉聖甫醫師說明,一般而言,容易出現嚴重Covid-19疾病反應的高風險病人包含:


1.免疫力低下的病人,例如接受移植病人、正在接受化療或放射線治療的癌症病人、患有心臟病合併白血病或淋巴瘤病人。
2.老年人和體弱者,以及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孕婦等。
3.患有心臟疾病(例如心臟衰竭、擴張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和先天性發紺型心臟病人。
4.患有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病人也可能被歸入相同的高風險類別。


但是,臨床上沒有證據顯示該病毒會感染體內心臟節律器和體內心律去顫器等植入設備,或導致心臟瓣膜病人感染心內膜炎。


部分心臟病人因為年齡較大,往往合併有高血壓或是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旦感染對於身體的負荷大;本身若是布魯格達氏症候群(Brugada Syndrome),在體溫超過 39°C 的情況下,特別容易發生致命的心律不整,這些病人必須積極使用退燒藥來處理發燒問題。


此外,病毒的發炎反應可能會導致急性冠心症的風險,若是在COVID-19疫情期間,出現嚴重胸部不適的個人應立即到醫院就診。嚴重的全身性發炎反應可能會加重某些病人的心律不整甚至引發心房顫動,或是會使得心臟衰竭病人的心臟功能惡化並加劇症狀。


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發炎也可能會使心臟和腎臟功能惡化。最好的方法是不要染疫!若是真的不慎被感染了,需要告訴醫師您的相關疾病史,以討論出相對適合於疾病的治療方針。 劉聖甫醫師再度重申,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以及減少外出,是避免讓自己遭受病毒感染的最佳良方。


更多NOW健康報導
▸產後回不去了? 惱人妊娠紋及私密處困擾PLT內在修復
▸此波疫情是否能得到控制 陳建仁提出2大重要觀察指標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