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疫情10年創新高!一週1.6萬人就診 預估這時間再達高峰

愛健康
By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
發布時間:2024-05-08 19:30:00

image source:示意圖/ChatGPT  文/林子洵

24小時最熱

國內腸病毒正處流行期,疫情持續上升,疾管署請民眾保持警覺,留意嬰幼兒健康狀況。本週適逢母親節,參加家庭聚會及親子活動機會增加,雙北市目前也累計共有260個班次因腸病毒停課。

門診人數創下10年來同期最高

疾管署公布最新資料,上週(4月28日至5月4日)門急診就診計16240人次,較前一週(14316人次)上升13.4%;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其中易引起嚴重症狀之腸病毒A71型及D68型,為零星檢出且感染個案均為輕症。

其中以台中市最為嚴重,在14日至20日一周,高達1751人次,許多學校也受到影響,根據教育局最新統計新北市幼兒園共計54班因腸病毒停課,國小則無班級停課;台北市方面,從4月21日至5月3日止,各級學校共有206個班次曾因腸病毒停課,包括幼兒園198班次、國小5班次、國高中3班次;截至6日止,因腸病毒正在停課中共有11個班級,均為幼兒園,其中確診人數較多的中和區、板橋區已列為腸病毒高風險區。
 

「腸病毒」三個月聲量突破1萬8千筆

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調查,「腸病毒」近三個月的網路聲量共有18780筆,2024年2月21日,過年連假結束,小朋友開始開學上課,不僅各個流感開始盛行,也開始出現腸病毒等個例,聲量來到高峰3084筆,後續也不斷有人討論「腸病毒」相關議題。

近期國內腸病毒攀上10年新高,在2024年4月21日至27日短短一週時間內,因腸病毒就診人次就已超過1.3萬人次,創下10年來同期最高,疾管署預警國內腸病毒將進入流行期。

image source:《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

勤洗手才是預防最佳方法

疾管署也呼籲請家長及教托育人員,特別留意幼兒健康情形,教導幼童出入安親班、托兒所、室內兒童樂園等人員互動頻繁場所、返家或進食前皆須確實以「濕、搓、沖、捧、擦」5步驟以肥皂正確勤洗手,並加強教導學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以及生病在家休息的防疫觀念,確保自身、同學及周遭親友的健康。另外,應定期清潔環境及重點消毒,時常清洗消毒兒童常接觸之物品及玩具,並維持環境通風與清潔,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而目前腸病毒中,除了小兒麻痺病毒以外,沒有疫苗可以預防,所以勤於正確洗手、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減少被傳染的機會是預防的基本方法。

正確洗手順序:

(1)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

(2)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3)兩手心互相磨擦。

(4)兩手揉搓自手背至手指。

(5)兩手揉搓手掌及手背。

(6)作拉手姿勢以擦洗指尖。

(7)用清水將雙手洗淨,關水前先捧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

(8)用乾淨的紙巾或烘手機將手烘乾。
 

近期國內腸病毒攀上10年新高,在2024年4月21日至27日短短一週時間內,因腸病毒就診人次就已超過1.3萬人次,創下10年來同期最高,疾管署預警國內腸病毒將進入流行期。

image source:疾管署

疾管署也提醒流行期間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不要跟疑似病患(家人或同學)接觸,特別是準媽媽、幼童和新生兒,盡量避免接觸腸病毒病人。如果家中有嬰幼兒的成人工作或外出返家後,務必先更衣洗手,在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以肥皂正確洗手。如果學童罹病,宜請假暫勿上課,接受治療並好好休息,同時也可避免傳染其他學童。平時要注意營養、均衡飲食及運動,增強個人之免疫力,也要注意環境衛生及通風。

延伸閱讀

特效框、蓋音樂樓!盤點IG限時動態「4大驚喜功能」網讚爆

湯優盃/寫下隊史!男團站上湯姆斯盃頒獎台 台灣賽程、轉播平台一次看

健康 腸病毒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

最新消息

5/19起口罩禁令全解除!台大醫:去醫院「4情況」還是要戴

愛健康
Ettoday
發布時間:2024-05-09 11:30:00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24小時最熱

因應新冠疫情而實施的口罩令將於5月19日全面解禁,去醫療院所也不用再強制戴口罩。不過醫院仍然是疾病傳播風險較高的場域,感染科權威、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提醒,若前往時有4種情況,包含到嚴重、脆弱病人的病房、到呼吸道疾病相關科別候診時、搭乘電梯處於密閉空間以及在人潮眾多的美食街,還是應該戴上口罩確保安全。

國內強制戴口罩規範自2020年12月1日起實施,經過多次放寬,現行僅剩醫院、診所、一般護理之家、老人福利機構等處持續列為應佩戴口罩場所。

疾病管制署昨上午召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專家會議,會中決議「為防治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進入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應佩戴口罩」公告將於5月19日停止適用,調整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為「建議」佩戴口罩場所。

也就是說,強制戴口罩,若沒有配合恐有罰則的規範將從5月19日起全部解除。而在這樣的時間點解禁是否合適?黃立民受訪表示,其實合適與不合適實在沒有一個標準,經歷新冠疫情後免疫負債還會拖一段時間,要有一個明確適合的時間點不容易。

黃立民指出,現在疫情沒有像三年前狀態那麼嚴峻,世界各國對口罩規範都已經放鬆,台灣的作法算是順應潮流,讓疾病防護措施轉為「民眾自己決定」。至於現在民眾前往醫療院所真的可以不戴口罩嗎?黃立民提出有4種情境還是應該戴好口罩來防範:

第一、前往比較嚴重病人、脆弱病人的病房。例如癌症、新生兒、產婦等,環境中病毒細菌種類可能較多之外,患者本身抵抗力比較差,也應該避免從外面帶入新的病菌。

第二、到呼吸道科別就醫候診時。黃立民指出,如果今天到醫院是看泌尿科、心臟科等,或許不用太過警戒,但如果到了感染科、胸腔科、家醫科等比較容易有呼吸道疾病患者前往處候診,還是最好戴上口罩,其它科別候診時聽到有此起彼落的咳嗽聲,也還是要注意。

第三、醫院電梯。黃立民指出,電梯屬於密閉空間,搭乘時需要至少1~2分鐘時間,人與人距離較近,傳染風險較高。

第四、醫院美食街。黃立民表示,美食街是醫院裡人潮眾多的地方,而且什麼人都可能前往,也包含病患,所以在非飲食的期間還是應該把口罩戴好。

疾管署因應這項措施,參考國際規範增訂「防範呼吸道傳染病,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須知」,其中針對民眾有提出三點建議:

(一) 有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如:流感、COVID-19)或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如:流鼻水、咳嗽或打噴嚏)時,非必要請避免進入醫療照護機構;如有必要進入,於有症狀期間及症狀緩解後5日內,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生。

(二) 過去一周內曾與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觸、本身為免疫力低下(如:移植或血液腫瘤等病人)或是具有其他流感、COVID-19重症高風險者、探視或照護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落實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手部衛生,並遵循醫療照護機構內部相關規定或國家防疫政策佩戴口罩。

(三) 2歲以下嬰幼兒或因身體、心理等因素未能佩戴口罩之民眾,於咳嗽或打噴嚏時,應使用衛生紙遮掩口鼻,使用完畢後將衛生紙丟進垃圾桶,執行手部衛生,降低傳播風險。

點我加ETtoday好友,接收更多新聞大小事。

ETtoday 口罩 健康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