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週來首見本土案例!高雄20多歲男染登革熱 疾管署要定序釐清

愛健康
By 鏡週刊
發布時間:2024-06-11 17:45:00

時隔5週再出現本土登革熱疫情!疾管署今日公布上週新增1例住在高雄市的20多歲男性案例,該案也是入夏以來首例,疾管署表示會將進行基因定序研判是否前一波疫情的延續。

24小時最熱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今(11日)表示,國內4日至10日期間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居住於高雄市20多歲男性,6日因出現發燒、肌肉痠痛等症狀,於7日就醫,經通報及採檢送驗後,確認為登革熱病例,密切接觸者目前無症狀;衛生單位已進行相關防治工作,對個案及接觸者進行衛教宣導,並於個案住家及周圍進行孳生源查核與清除。距離上次出現本土登革熱病例已經是5週前,也是入夏以來首次,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將進行基因定序研判是否前一波疫情的延續。

疾管署說明,今年截至10日累計165例本土登革熱確診病例,累計病例分布高雄市136例、台南市19例、屏東縣9例及嘉義縣1例,並累計2例重症病例;另上週新增3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均為印尼,今年累計100例境外移入病例,高於2020年至2023年同期(介於3-55例),感染地以東南亞國家為主,以印尼52例為多,其次為馬來西亞18例及馬爾地夫9例,境外移入風險持續,籲請民眾前往當地時落實防蚊措施,如出現登革熱疑似症狀請盡速就醫。

疾管署指出,鄰近之東南亞國家登革熱疫情較去年同期嚴峻,且持續於我國發生境外移入病例,其中印尼及泰國疫情上升,寮國及越南疫情處上下波動;另美洲地區疫情持續,今年迄今累計報告近899萬例,以南美洲巴西近753萬例報告數為多,阿根廷、巴拉圭、秘魯及哥倫比亞等國疫情亦屬嚴峻。此外,疾管署也提醒,國內已進入夏季,各地氣溫明顯升高,惟受西南風影響,局部地區有短暫降雨發生機率,呼籲民眾於降雨後務必落實「巡、倒、清、刷」,巡視住家週遭環境及家戶內是否有積水處,將積水倒掉,以避免病媒蚊孳生,降低登革熱等蚊媒傳播疾病感染及傳播風險。


40多歲外籍男染瘧疾亡!國際登革熱疫情持續 疾管署籲落實防蚊措施
本土登革熱創8年同期新高 疾管署籲雨後加強清除積水容器

疾管署 鏡週刊 健康 登革熱

最新消息

婦人罹十二指腸癌!每日暴瘦1公斤 手術治療力保3臟器

愛健康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4-06-11 19:30:00

【NOW健康 陳郁茹/台中報導】62歲的張姓婦人2年前因連續數週出現嘔吐、頭暈、血便症狀,一度吐到脫水「每天暴瘦1公斤」,且就醫多次都未好轉,直到某次因嘔吐過度掛急診,醫師使用內視鏡檢查胃部時決定「看深一點」,才發現十二指腸被腫瘤堵住。她後來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由於腫瘤位置尷尬,為了保留胃部、胰臟、膽囊等重要器官,醫師特別為其「量身訂做」手術,並在術後安排輔助性化療,才讓張婦得以找回健康。

24小時最熱


小腸長腫瘤相當罕見盛行率僅約萬分之1 難以事前發現


據張婦描述,她平時很少生病,也很重視養生,但2年多前卻因連續好幾週出現腹部不適症狀,「只要吃了東西過沒多久就會吐出來」,原本以為只是腸胃不舒服,且就醫經醫師都診斷為腸胃炎,沒有太大問題,只是服藥後遲遲沒有改善,還陸續出現暈眩、血便等症狀。張婦也曾接受胃鏡檢查,卻找不到具體原因,以致於嘔吐症狀越來越嚴重,最後連膽汁都吐出來,甚至開始暴瘦,當時「每天瘦1公斤」,短短1週內竟瘦了快6公斤,嚇得她不敢站上體重計。


張婦會發現病因,是某次她又因嘔吐過度掛急診,告知醫師之前胃鏡檢查都正常,因此醫師透過內視鏡檢查胃部時,決定看深一點,往下延伸至12指腸部位,才發現腸道已經被腫瘤堵住,若不儘速手術切除,恐會侵犯到其他器官,影響到預後情況。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副院長、主治醫師葉俊杰表示,小腸腫瘤(包含十二指腸、空腸及迴腸)十分少見,盛行率僅約萬分之1至萬分之2,常見症狀包括腹痛、血便或嘔吐,因為事先難以察覺,等到發現時都已經擴散到其他器官,往往得一併切除。但隨著醫療團隊技術日益純熟,手術及影像檢查器具更加進步,已經可以根據個別病患病況,量身訂做適當手術策略,做到「只切需要切除的部位,不做多餘破壞」,保留其他臟器功能,讓患者術後更快恢復生活機能。


為患者量身訂做手術 降低術後影響保全原有器官功能


關於張婦的情況,葉俊杰指出,患者的腫瘤位置恰巧在十二指腸中段,在胰臟、膽管、腸道交會點附近,十分險峻,標準作法是進行「惠普手術」也就是切除部分胃、胰臟頭、膽囊及全部十二指腸與重建,雖然可以徹底清除腫瘤,但大範圍切除器官及重建,會顯著影響手術後營養吸收,對於術後的生活品質造成重大影響。


葉俊杰坦言,根據患者術前詳細評估,決定針對張婦採取「量身訂做」手術,手術過程中僅需切除3分之1的十二指腸,清除區域淋巴結,刻意繞過胃、膽管及胰臟等重要器官,不僅確保癌症治療效果,也保全原有器官功能,將影響降到最低,術後也安排輔助性化療,讓患者在切除腫瘤與維繫生活品質兩者之間尋求最佳平衡點。


最後,葉俊杰提醒,若民眾長期有腸胃息肉問題,或者十二指腸潰瘍等前兆,都是十二指腸癌的高風險族群,萬一合併嘔吐、暴瘦等症狀,務必與醫師進一步溝通討論治療方式,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 首圖來源/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環境荷爾蒙!塑化劑等內分泌干擾物質 長期接觸恐致癌
▸講座報名/總是失眠、睡不好? 專家指導一夜好眠秘訣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健康安妞 Podcast

NOW健康 健康 癌症 十二指腸癌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