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成減重大敵?中醫破除飲食5迷思 不復胖有3招

愛健康
By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4-09-28 19:30:00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秋天想要瘦身,可別讓「秋燥」壞了你的減重大計!中醫師提醒,秋天氣候乾燥,容易耗傷人體津液,容易引發「秋燥」,導致呼吸道不適、皮膚乾燥及便秘等問題。減重過程中,體內水分流失較快,需注意「滋陰潤燥」,以「養陰」為主。飲食上可多攝取潤肺生津的食材,不僅能幫助身體燃燒脂肪,還能保持內外平衡。

24小時最熱


減肥飲食迷思大破解! 少量多餐、生酮飲食恐讓你越減越肥


秋燥傷肺易便秘,中醫認為白色入肺,包括皮膚、毛髮、鼻子、咽喉、氣管都要顧到。麗馨中醫診所院長沈瑞斌醫師表示,秋天常見白色養生食材包括水梨、白木耳、百合、山藥和白蘿蔔等,水梨又稱為「百果之宗」,有助生津潤肺止咳,能入菜;白木耳潤肺止咳;山藥能補肺益腎、潤滑滋養;百合則養陰潤肺,也具清心安神之效;白蘿蔔清熱富高纖。利用桑葉、杏仁、梨皮、蜂蜜等泡茶,也能滋陰養肺。


另外,肺與大腸互為表裡,秋燥傷肺恐引起大便燥結,產生便秘,秋天應避免飲食過於辛辣,肥甘厚腻的食物過量也容易囤積體內。尤其秋天要當心節日帶來的聚餐和應景活動,例如月餅、烤肉,恐一不小心就熱量超標,應有所節制。沈瑞斌醫師歸納分析出,民眾減重時常見有5大飲食迷思:


▸迷思1:少量多餐,往往控制不當就變成多量多餐。


▸迷思2:很多人減重過程只關心數字的變化,常忽略其他引起體重或脂肪量上升的原因,像是近日飲食過鹹、熬夜晚睡,可能導致短時間內體重增加。


▸迷思3:近期吃了過多油膩或含糖食物,也會反應在體脂肪上,必須要多花幾天才能燃燒完這些脂肪。


▸迷思4:錯誤的生酮飲食可能導致食入過多肉類。


▸迷思5:完全不碰全穀類等澱粉食物,可能導致血糖不穩定、膳食纖維含量不足,以上皆不利成功減重。


沈瑞斌醫師強調,即便減重仍應飲食均衡,包括全穀類食物、蔬菜、優質蛋白質和膳食纖維,且要「定時定量」,每天2到3餐,原則上帶有飢餓感再進食較好,建議進餐時用1個碗盛裝固定的分量,確實作好飲食記錄,並設定適當目標,藉由中醫藥物或針灸療法幫助提升內臟器官功能,增加血液循環,促進代謝作用,達到減重效果。通常1週能減去半公斤至1公斤,是合理的減重範圍,1個月就能減去3至5公斤,不要一開始就想快速減肥,只要方法正確,其實減肥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減重速度因人而異 中醫減重善用針灸、埋線與中藥調理


中醫減重方式包括:中藥調理、穴位埋線減重及傳統針灸減重,由於每個人肥胖體質並不相同,因此在減重速度上,也存在個別的差異,但能維持不復胖才是重點。門診中常看到長期反覆減重失敗的案例,沈瑞斌醫師提到,有1名60多歲婦人,身高158公分、體重64公斤,自訴反覆減重失敗,身體會呈現溜溜球效應,近幾年自己嘗試各式減肥法更是連1公斤都沒減,這次終於透過調整飲食習慣,輔以中醫藥物和穴位埋線多管齊下,在半年內成功減了10公斤。像這類減肥難度高的患者,只要稍微調整一下觀念,都還是很有機會把體重減下來。


沈瑞斌醫師進一步說明,常見肥胖體質為氣虛、血虛、陰虛和痰濕,有些人合併有氣血虛、濕熱或陰虛化火、肝鬱化火合併痰濕體質,體內濕與熱不易消退,必須透過中藥對症調理,通常氣虛族群如熬夜工作,代謝能力較差,需先補氣,並朝滋陰、矯正生活習慣改善。


沈瑞斌醫師指出,埋線減重屬於長效的穴道刺激,蛋白質揉成的羊腸線約7到10天就會被身體吸收,埋入後必須按揉穴位,或是散步走路活動,有助埋線發揮瘦身功效,千萬別在埋線後成天當沙發馬鈴薯,那就沒效了。至於針灸減重則希望每次施針後留針時間要夠長,對於時間緊湊的上班族來說,建議埋線減重。


沈瑞斌醫師提醒,減重應建立正確心態,吃大餐前後仍應正常進食,選擇挨餓反而會吃進更多熱量,適當運動有助增加血液循環、提高基礎代謝率,晚上11點到半夜3點必須入睡,以免代謝力下降。減重是場長期抗戰,應先設定3個月到半年的減肥計畫表,養成良好習慣,減重後也不易復胖。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每3秒就有1人失智 研究:嚴重聽力受損增5倍失智風險
▸男睡眠呼吸中止每小時300秒 二階段呼吸道重建獲新生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健康安妞 Podcast

瘦身 減肥 NOW健康 中醫 健康

最新消息

秋天心情差!「7症狀中3」恐季節性抑鬱症 醫教解方

愛健康
Ettoday
發布時間:2024-09-30 11:30:00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24小時最熱

秋天到了,在氣溫逐漸轉涼的季節裡,你是否也常莫名地感到情緒低落、憂鬱和沮喪?中醫師黃湘筑指出,因入秋後日照時間縮短、強度減弱,若又遇到秋風陰雨天,大腦褪黑激素分泌增加會抑制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素分泌,讓人易陷入低沉消極的情緒中,也就是現代醫學所謂的「季節性抑鬱症」,可透過7症狀自我檢測。

成功馬光中醫診所院長黃湘筑中醫師說明,按照中國古代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學說,七情中的「悲」對應到金,而四季中的「秋」也對應到金,因此先人的智慧認為秋天的確容易產生悲傷的情緒。

黃湘筑再根據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悲秋」情緒的產生和人體生理大有關係。因入秋後日照時間縮短、強度減弱,尤其若又遇上秋風陰雨天,大腦褪黑激素分泌增加,就會使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素的分泌受到抑制,人的心情就容易低沉消極,精神也容易萎靡、提不起勁,這就是古人說的「天昏昏兮人鬱鬱」,為現代醫學「季節性抑鬱症」的表現。

該如何得知自己是否患有季節性抑鬱症?黃湘筑分享「自我檢測表」,一旦7症狀中符合超過3項,且已持續1~2週以上,必須盡快向專業醫師尋求協助:

1.胃不舒服、食慾降低

2.提不起勁

3.身體沉重、疲憊

4.頭重、頭痛

5.失眠

6.早上爬不起來

7.肩膀僵硬痠痛

想要免於秋季憂鬱?黃湘筑說中醫有辦法。她表示,依據五行相生相剋理論,秋屬金、金剋木,而木在五臟中又代表情緒控管之臟-「肝」,當肝被剋制無法發揮正常功能,自然容易憂愁煩惱,因此「疏肝解鬱」是季節性抑鬱的最佳解方。

中藥茶飲包

柴胡3錢,薄荷、當歸、芍藥各2錢、白朮、甘草各1錢, 以上為逍遙散的變方。主要作用為養血柔肝使肝氣流暢,健脾胃、補元氣使人精神飽滿、身心舒暢。

穴位按摩

肝經的「太衝穴」,能疏肝理氣、清肝火、緩和情緒,搭配養心安神的心經的「神門穴」,對於情緒平穩和提振精神有一定的效果。

生活作息這樣調整

1.每天曬15分鐘的陽光,切記避開正中午紫外線最強的時候。

2.三餐均衡飲食,適度攝取蓮藕、蓮子、紅棗、龍眼等有養心安神的作用,核桃、魚類等含有較多磷質,對焦慮、抑鬱很有幫助。

3.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因為運動會產生「快樂荷爾蒙」-腦內啡,能使人感到舒適、愉悅並正向思考。

點我加ETtoday好友,接收更多新聞大小事。

ETtoday 中醫 健康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