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中心日前公布新型學測試辦考試各科非選擇題評分原則,其中國文科「偶有錯字」不扣分,引發熱議。對此,國文補教名師李薇薇接受本刊訪問表示,考量到公平性,希望大考中心能明確公布評分標準,也進一步探討其背後的教育意義。
24小時最熱
新型學測試辦考試於今年9月舉行,全台有9.5萬名高三學生報考,命題和閱卷方式都和新型學測相同。新型學測除既有的選擇題、選填題,還增加雜揉選擇題與非選題的「混合題型」。大考中心指出,包含注重字音字形的國文科在內,各科非選題重視文意表達,作文內容偶有錯別字但不影響文字判讀時,錯別字不扣分。
補教名師、吉光國文作文教室創辦人李薇薇首先指出,若從大考的目的來說,108課綱講求閱讀素養,是看學生大方向的能力,所以偶有錯字並且不影響閱卷而不扣分,是可以理解的。但「偶」有錯字,是非常籠統的說法。不同閱卷老師對錯字的容忍度並不相同。
李薇薇指出,以考試的公平性而言,4個錯字,在400字文章中算是少,在10個字的簡答題中,比例就很高,還算不算「偶」有錯字?即使不影響閱卷,不夠精確的用字者,若和寫相似答案並且用字全對的考生同分,有老師認為這樣才不失閱讀素養的鑑別度,但對考生而言就會覺得有失公允。因此還是希望大考中心能明確公布多少錯字丶扣分與否的標準,或是更精細的設計評分方式。
李薇薇進一步說明,其實這並不是一個評分標準的「改變」,國高中升考試的作文一向都是偶有錯字不扣分,參看每年範文就可知。但被特別放大檢視與討論,反而會引起爭議和誤解。更嚴重的是被國中小基礎教育端過度詮釋,認為「字形不重要」或「錯字沒關係」。
李薇薇認為,每個階段有不同的教學重點和目標,「考試領導教學」的觀念應當慢慢修正,每個年紀該學什麼丶該打好什麼樣的基礎,不應該因為大考的變革而有所偏廢。字音字形是表達與溝通能力,以及閱讀素養的基礎,不該被忽視。然而,若能因「偶有錯字不扣分」,改變某些中小學老師以「我是為你好」為由,而過度罰寫學生的陋習,那也並非是件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