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肥湯圓口味是誰?花生竟只排第三

愛健康
By NOWnews
發布時間:2021-12-21 22:47:07

今(21)日就是冬至了,不少人早已準備好要在今天煮湯圓過冬至,那麼你最喜歡甜湯圓還是鹹湯圓呢?營養師高敏敏就分享了「冬至湯圓」的熱量排行榜,也把每一顆湯圓的熱量、糖量、鈉量都標示出來,快來一起看看哪種口味熱量最高吧!

24小時最熱

▲美女營養師高敏敏。(圖/高敏敏營養師 授權提供)

湯圓熱量冠軍是「芝麻」、亞軍是「奶茶」、季軍則是「花生」,其他依序則為草莓、抹茶、鮮肉、流沙、紅豆、抹茶小湯圓、小湯圓。高敏敏說,吃一顆包餡湯圓,需要快走10-20分鐘才能消耗掉,不過,吃湯圓也是有訣竅的,她也分享了4項減少熱量的健康吃法。

第一「包餡甜湯圓」,因內餡已含有高糖分,建議直接滾水煮熟吃,不要再額外添加糖或配料(像是高熱量的紅豆甜湯),因為4顆就等於一碗白飯的熱量了,推薦改搭配天然的桂圓、枸杞、薑汁或來提味,不只保留食物最原本的風味,也減少了甜湯的熱量。

第二「包餡鹹湯圓」,內餡含絞肉、油脂,加上已經過調味,所以湯頭的配料就不要再用熱油爆香,可以改無油蔬菜湯底,如昆布、紅白蘿蔔、番茄、大白菜、香菇等蔬菜熬煮,搭配茼蒿、小白菜等蔬菜一起食用做一餐吃,減少油脂攝取,也能增加飽足感,大約5顆鹹湯圓等於一碗白飯。

▲高敏敏分享冬至湯圓的熱量排行榜。(圖/營養師高敏敏 授權提供)

第三「無餡紅白小湯圓」,千萬不要看一顆只有6大卡,因為吃小湯圓大家都是一碗一碗吃,至於小湯圓配甜湯、鹹湯都很百搭,建議湯底避開濃糖水,如:紅豆湯(每碗約為158大卡)或花生湯(每碗約211大卡),20粒小湯圓約等於半碗飯熱量,可加入昆布、豆腐、肉絲和白蘿蔔、青蔥熬煮食用,同時攝取膳食纖維,營養均衡又美味。

第四「主食代換原則」,高敏敏建議吃湯圓時,可以把握主食代換原則,也就是說,吃了2顆包餡甜湯圓或20顆小湯圓,就應該少吃半碗飯,也可以直接以湯圓代替當餐主食,才能避免澱粉量、熱量攝取過多。

高敏敏說,也有人問說「水晶湯圓」是否較健康?她表示,其實水晶湯圓的外皮原料來自地瓜粉、太白粉(馬鈴薯澱粉、樹薯粉等),屬於低氮澱粉,跟傳統糯米相比,更好消化、比較不容易脹氣,但畢竟還是澱粉,想吃得健康無負擔,最好還是運用「澱粉互相替換」的原則。(編輯:郭佩蓉)

【本文獲臉書粉絲團《高敏敏 營養師》授權,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許轉載】

消息來源:NOWnews今日新聞

延伸閱讀:

NOWnews今日新聞 冬至湯圓

最新消息

骨鬆症患者注意! 7大指標中1就符合極高骨折風險族群

愛健康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1-12-22 09:45:00

【NOW健康 林詩恩/台北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骨質疏鬆症為65歲以上銀髮族常見慢性病第4名,且伴隨年紀增加,骨質疏鬆症患者人數也隨之增加。雖然骨質疏鬆症普遍認知度高,卻鮮少主動篩檢,更對骨折風險毫無警覺,也因此許多民眾直到意外跌倒導致骨折就醫,才發現已罹患骨質疏鬆症;而嚴重骨折後,可能導致失能臥床,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對家庭造成經濟上的負擔。

24小時最熱


高骨折風險族群 可優先使用促進骨質生成藥物


根據2020年美國臨床內分泌醫學會骨質疏鬆症治療指引建議,骨鬆極高骨折風險族群可優先使用「促進骨質生成藥物」,以快速提升骨密度和降低骨折風險。目前骨鬆藥物在健保給付已更為完整,促進骨質生成藥物也有了不同的選擇,為再次骨折的極高風險患者提供更積極且更方便的治療選擇。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暨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骨科病房主任戴大為醫師提醒,全台約有130萬名民眾罹患骨質疏鬆症,但僅20至30萬人接受骨鬆治療。近年骨鬆治療方式越趨完善,只要遵循醫囑,骨質疏鬆是可以被治療的。建議極高骨折風險族群要有開源節流的概念,先促進骨質生成以提升骨質密度再減少骨質流失,並持續回診接受治療,讓自己可以保有行動力自在生活,遠離骨折風險。


可依照7大指標 判斷自己是否為高骨折風險族群


根據2021年台灣成人骨質疏鬆症防治之共識及指引,若骨質疏鬆症患者符合下述其中1個條件,則為極高骨折風險族群:


▸骨密度T值低於-3.0

▸最近12個月內發生骨鬆性骨折

▸接受骨質疏鬆症治療中仍發生骨折

▸有多發性骨鬆性骨折

▸服用對骨骼損傷藥物發生骨折,如長期類固醇

▸跌倒風險高或有傷害性跌倒病史的患者

▸FRAX®骨折風險極高患者,如10年主要骨質疏鬆性骨折風險>30%、髖關節骨折風險>4.5%


戴大為醫師提醒民眾,骨質疏鬆症是無聲的疾病,建議骨質疏鬆患者可根據上述條件進行比對,若有符合其中1項即為極高骨折風險族群,建議此類患者可優先選擇接受促進骨質生成藥物治療,以快速增加骨質密度、預防骨折再次發生,患者可主動與主治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療程。


骨鬆照護越趨完善 讓患者有更多治療選擇


骨鬆藥物大致分為「減少骨質流失藥物」及「促進骨質生成藥物」2大類,前者藥物為抑制蝕骨細胞作用,以防止骨質過度流失,台灣多數骨鬆藥物屬於此類; 戴大為醫師進一步說明,過去骨鬆治療以減少骨質流失藥物治療為主,但研究顯示先使用促進骨質生成藥物以快速增加骨密度,後續再使用減少骨質流失藥物以維持骨密度,特別對於極高骨折風險患者,雙管齊下,可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骨鬆開源節流觀念 生成與抑制雙管齊下


戴大為醫師分享,曾收治一位72歲的王阿嬤(化名),6年前因跌倒造成髖部骨折,接受骨質疏鬆症治療後隔年中風,行動不便導致骨質流失更快速,5年間脊椎接續斷了5次,今年6月初轉院進行骨密度檢查發現T值為-3.9,為極高骨折風險族群。討論後建議使用促進骨質生成藥物治療,目前阿嬤療程已完成半年左右,原先無法站立,至今已能靠助行器走路,並無再發生其他部位骨折。醫師也提醒阿嬤依然屬於極高骨折風險患者,應持續回診並遵從醫囑、持續接受骨鬆治療。


戴大為醫師最後也提醒,對於有極高骨折風險的骨鬆患者而言,最重要的還是持續治療不中斷,目前健保給付不同促進骨質生成藥物,可提供患者選擇,若患者無法確定自己的病況是否適用,建議與主治醫師詢問及討論。完成促進骨質生成藥物療程後,也需與主治醫師一同擬定後續治療方案,並遵從醫囑持續治療,才能有良好治療效果,有效避免骨折再次發生。


更多NOW健康報導
▸每天刷牙就夠了? 疏忽這些細節恐拉近與牙周病的距離
▸《海岸村恰恰恰》包金箔的「清心丸」 中醫解密拱辰丹

NOW健康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