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致力於保存臺灣全民影像記憶,響應九月國際失智症月以及十月世界影音遺產日,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攜手合作,並召開記者會呼籲大眾重視影音資料保存全民記憶的重要性及正視人口老化,延緩失智的議題。
9/8 至 10/31 每週一下午在臺北市萬華老人服務中心舉行【記憶.台北─時光電影院】系列活動,邀請大家透過電影欣賞、映後座談、地景導覽、工作坊,回望電影中的臺北,創造不同世代對於城市、影像記憶的對話。
國家影視聽中心舉辦【記憶.台北─時光電影院】邀請大家與過往的影像相遇
本活動以「記憶」為主軸,期待透過回望電影保存的影像記憶,喚醒觀眾的生命記憶,進而形塑臺北城市的全民記憶。電影欣賞之外,將邀請講師分享電影拍攝背景、文史工作者分享城市變遷與地景差異,以及安排電影地景導覽,帶民眾走進影片中的拍攝地,實際比對今昔差異。更有電影記憶工作坊,加強電影帶給民眾創意學習、豐富藝術生活的連結。
國家影視聽中心副執行長陳德齡表示:
「這個活動是希望大家找回記憶,對於台北的記憶或是個人生命記憶的重新拜訪。國家影視聽中心在過去七、八年來在做的重要事情是修復台灣影視內容的文化資產,因為早期膠卷放映過後,會產生刮痕,甚至會有酸化、裂化、發霉的情況。這些膠卷放映完之後,可能被不經意地丟棄,中心把它們搶救回來,在專業的片庫保存起來。
今天這些電影重新和各位相遇,我們稱它為記憶工程。各位的記憶跟這次的電影重新相遇之後,個人記憶就會再現。城市、台北的集體記憶也好,都是台灣重要的影視文化的集體重建。中心希望推動文化平權,電影不只在電影院,也需要走入民間、走入社區,有更多跟社會的,不同年齡、不同族群、不同性別,甚至不同地域的觀眾可以相遇。」
望提升民眾對失智症的認知並讓長者走出家門看電影 創造失智友善環境
根據衛福部 110 年統計,台灣已經近 30 萬人罹患失智症,目前失智症雖無法治癒,僅能藉由藥物及非藥物治療控制及延緩退化。觀看電影可讓失智者回想起過去的生活與經歷,重拾往日青春美好記憶,照顧者亦可在陪同過程中獲得喘息,瞭解失智症的非藥物治療與相關失智友善資源的運用。
另外將透過工作坊鼓勵長者分享自身生命經歷,發揮創齡精神激發創造力,盼藉此讓長者走出家門、與他人互動、達到青銀共融、活躍老化、銀髮樂活、提升民眾對失智症的認知、創造失智友善環境等目的。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鄧世雄執行長表示:
「這系列的電影經過挑選、最能夠反映老台北、台灣過去的情況,大家看了能夠引起一些美好的記憶,懷念年輕時候住過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人活到老,要健康的話除了要運動,也要動動腦,更要常常出來走走、交交朋友、聊聊天、參加活動,這是非常重要的。多運動、多動腦、多互動,這三動可以預防跟延緩失智症,看電影就是很適合的活動,看完以後大家可以彼此分享討論。」
【記憶.台北─時光電影院】片單一覽
呼應主題「記憶.臺北」,本次放映 8 場電影皆在臺北拍攝取景,不僅能夠一窺早期臺北城市風光,也可以看見城市與時代的演變。
包括經典數位修復的黑幫電影《少年吔,安啦!》、寶島歌王文夏主演「阿文哥流浪故事」系列電影唯一完整保存的《再見台北》、李安導演父親三部曲之一刻劃家庭親情及世代隔閡的《飲食男女》、以二二八事件為背景的《天馬茶房》,以及白景瑞導演於 1964 年拍攝紀錄臺北城市地景的《台北之晨》(林強配樂版)。
此外,也精心挑選近年國片,包括由豬哥亮主演穿越至 1920 年代的《大稻埕》、《台北愛情捷運》系列首部曲《大橋頭的戀愛夢》、臺灣和瑞典首度跨國製作的《霓虹心》等。
《少年吔,安啦!》男主角顏正國表示:
「電影是一個人與人之間最好溝通的方式,不管是什麼類型的電影。當年《少年吔!安啦》一直沒辦法讓大多數人接受,因為這類型片在當時並沒有那麼開放,現在民主開放自由,很多類型片就會讓時下的民眾去接受藝術創作。然而看電影最好就是全家人一起看,就會有共同話題。」
【記憶.台北─時光電影院】活動資訊
【記憶.台北─時光電影院】自 9/8 至 10/31 每週一下午兩點在臺北市萬華老人服務中心舉行,活動均為免費報名參加,邀請民眾踴躍參與,座位有限,報名請至國家影視聽中心官網或親臨臺北市萬華老人服務中心。
資料來源:國家影視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