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牙知多少?牙醫師告訴你 選擇好的植體不能解決問題

愛健康
By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3-10-03 12:30:00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想要有健康美的笑容,必須要擁有完整無缺的牙齒,然而缺牙是許多人會面臨的問題,植牙前,民眾心中可能有許多疑問,例如:該如何挑選植體的廠牌、醫師的技術、口腔狀況是否適合等等。牙醫師吳碧礽提醒,有牙周病要先治療;缺牙過久也要考慮先矯正後植牙;缺骨嚴重者,補骨時須留意細節,在植牙前必須先停、看、聽。

24小時最熱


植牙前該做哪些評估? 注意事項牙醫師1次盤點


吳碧礽醫師指出,缺牙是很常見的問題,比起需要犧牲隔壁真牙的牙橋,植牙是可以保留其他真牙,又能同時彌補缺牙問題的好方法,且不分年齡、意外或自然缺牙等各種因素,幾乎都可以透過植牙來改善。


在植牙之前,需要先接受完整的檢查和評估,有一些特殊情況需要先與醫師討論,像是若長期服用骨質疏鬆藥物或抗凝血藥物,在植牙前須先停藥幾天,但是否能停藥也必須與原主治醫師討論。


植體品牌如何選? 大廠牌有保障但仍仰賴醫師技術


目前市面上有超過50種不同的國內外植體品牌,特色和品質皆有所不同,尤其在價格方面落差很大,到底該如何做選擇呢?吳碧礽醫師建議,民眾應以大廠牌、有相關研究報告為優先選擇,通常大廠牌品質較有保障,加上有研究報告作為佐證會更安全,不過最重要的是,選擇1位擁有專業植牙技術、值得信賴的牙醫師,因為植牙需要仰賴醫師的技術,才能植入正確的位置,不傷及神經而又穩固耐用。


本身有牙周病的患者 必須先完成治療才能進行植牙


選定好植體廠牌和主治醫師後,便由醫師評估是否可以立即植牙。吳碧礽醫師提到,有缺牙伴隨牙周病的人,須先將牙周病治療好,再進到植牙的階段;缺牙過久或是牙齒較凌亂的人,應先透過矯正將牙齒排列整齊,植牙時才能把假牙植入正確的位置,先矯正的另1個優點是有可能透過矯正將牙縫關起來,而不用植牙。


缺骨嚴重除單純補骨粉 還可結合1技術加快補骨進度


此外,缺骨嚴重的人,單純補骨粉的效果不見得能符合預期,吳碧礽醫師說明,透過抽取自身血液製成的PRF(富含血小板的血漿)結合骨粉,填補在缺骨部位,待3到6個月期間的骨整合之後,生長出來的骨骼會較穩固,因為無論是人工骨粉或動物骨粉都屬於外來物,透過患者自己的血液所萃取出來的PRF作為媒介,可將骨粉更有效率地與原本的骨骼貼合生長,不容易有排斥性。而且PRF擁有豐富的血小板生長因子,能幫助傷口修復、縮短恢復期,患者也較不容易感到疼痛。


植牙不僅為了美觀 重點在於維持口腔健康和營養攝取


倘若缺牙的位置是前牙區,會以臨時假牙讓患者避免缺牙的尷尬,在骨整合完畢、裝上正式假牙後,就能放心吃想吃的食物了。吳碧礽醫師表示,植牙不僅是為了美觀,還有助於維持口腔健康和營養的攝取,植牙後仍須定期回診檢查,平時口腔清潔工作也不能馬虎,要將假牙當作正常牙齒做保養,如此才能確保延長假牙的使用年限,展露健康自信的笑容。


更多NOW健康報導
▸關心年輕世代情緒風暴 預防重度憂鬱急性發作阻止悲劇
▸終結男人長壽病「攝護腺肥大」 鈥雷射剝橘法成新利器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

NOW健康 植牙

最新消息

摸東西時像隔手套?醫警告「手麻是警訊」 最糟恐因腫瘤壓迫導致

愛健康
Enews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3-10-03 20:30:00

一名患者因手很麻,摸東西時沒感覺,像是戴了一層手套,於是就醫求診,結果被診斷出罹患糖尿病多年,且長期以來都控制不佳。對此,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提醒,手麻可能是疾病的徵兆,特別是當手麻伴隨著「3種情況」,可能是罹患糖尿病、腦中風甚至是癌症,最好找醫師確認。

24小時最熱


▲ 手麻可能是疾病的徵兆。(示意圖/ENews)


陳欣湄在節目《健康2.0》中提到,該名患者在摸各種東西時,都感覺沒碰到東西,像是戴上手套或套了襪子般「隔了一層」,且發麻位置都在末端,結果一查才知道,患者竟已罹患糖尿病10年,但血糖一直控制得不是很好,空腹指數甚至達200、300以上。


陳欣湄指出,若手麻伴隨著腳、臉及身體半邊的麻木,尤其某側出現無力的情況,可能是腦中風的徵兆;若手比腳更麻,且兩邊對稱,可能是糖尿病導致周邊血管循環不佳,進而出現從末端開始麻的四肢麻木;若手麻伴隨著肩膀、腋下內側的麻木,則可能是癌症或腫瘤壓迫導致的麻感,而壓迫不同神經會有不同麻感,因此出現手麻的情況時,應該尋求醫師的專業幫助,並進行適當的治療。


事實上,腦神經內科醫師林志豪曾表示,手麻是感覺神經的訊號異常,大腦有所謂的感覺區,感覺神經的訊號會一路往下傳到腦幹、脊椎、周邊神經和手部,當過程中出現異常,就可能引起手麻的感覺,而治療手麻的第一步就是透過診槌敲打判定手麻的位置,才能對症下藥,例如:拇指或第二、第三指手麻,對應位置就可能為頸椎第五、第六節。

糖尿病 Enews新聞網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