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氣轉冷吃什麼? 中醫推2茶飲、溫補食品助養生

愛健康
By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3-11-21 15:00:00

【NOW健康 連珮妤/台北報導】今年的小雪節氣是11月22日,小雪節氣後,氣溫下降,但大地尚未過於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稱為小雪,此時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冬。《黃帝內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此句說明相較於春夏和秋季,冬季更應著重補養身體。小雪過後,寒氣加劇,舊病復發率上升,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所以冬季一定要保持良好的作息時間和生活規律,還要加強鍛煉。

24小時最熱


小雪節氣天氣轉冷! 可採這穿衣法與吃溫補食品顧身體


莊可鈞中醫師說明小雪後會出現氣溫下降,所以起居應做好禦寒保暖,預防感冒發生,這個時節可用「薄衣法」,原則是以穿衣不出汗為主,避免汗孔大開,引風邪寒氣侵入人體。


小雪節氣前後,天氣常陰冷晦暗,光照較少,此時容易引發或加重憂鬱症。這個季節宜吃溫補食品,如牛肉、羊肉、雞肉等,同時還應多吃補腎食品,如腰果、芡實、山藥、白果、核桃等。另外,菠菜、牡蠣、橘子、碗豆、黃豆和深綠色蔬菜中都含有葉酸也可改善憂鬱症狀。


莊可鈞認為,陽光對人體健康十分重要,認為常曬太陽能助發人體的陽氣,特別是在冬季,由於大自然處於「陰盛陽衰」狀態,而人應乎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在日常起居上,經常外出曬太陽,更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作用。


適量飲用2茶飲 可補氣又能生津潤肺


古代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表示自然界的陽氣上升,地中的陰氣下降,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所以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冬,這個時節可借助暖身熱茶來保養身體。


▸百合玫瑰紅棗茶


1.材料:玫瑰花15克、百合10克、紅棗5克。
2.作法:將玫瑰花、百合洗淨,紅棗對半剖開,加入1000cc煮沸的水中,放涼後即可飲用。
3.功效:玫瑰花行氣解鬱;百合養陰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紅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


▸黃耆枸杞養生茶


1.材料:黃耆15克、枸杞10克、紅茶3克。
2.作法:將黃耆、枸杞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約15分鐘,再放入紅茶,繼續煮約5分鐘即可飲用。
3.功效:黃耆味甘性平,有補氣生陽、調和脾胃、潤肺生津的功效;枸杞補肝腎,益精血,明目,搭配紅茶可暖身生陽、預防感冒。


天氣轉冷感冒、過敏跟著來? 中醫師推按摩3穴位養生


除了茶飲與溫補食品外,莊可鈞表示,平時按壓以下3個穴位,也能有助於養生,並緩解感冒、過敏等呼吸系統疾病的症狀:


▸尺澤穴


1.位置:肘橫紋上,肱二頭肌腱的橈側緣。
2.功效:尺澤穴為肺經的合穴,具有肅降肺氣、清泄肺熱、滋陰潤肺的功效,可用來治療呼吸系統的疾病,例如咳嗽、氣喘、咽喉痛等。若常按尺澤穴,可緩解呼吸道症狀的不舒服,1次按壓10分鐘,兩手交替按壓。


▸合谷穴


1.位置:位在手掌虎口處,在第1、2掌骨之間,兩骨相合處。
2.功效:具有疏散風邪、清利肺氣等功效,可用於緩解過敏、感冒、打噴嚏、流鼻水、喉嚨痛等發炎症狀。


▸足三里穴


1.位置:小腿前外側,膝下四橫指脛骨旁凹陷處。
2.功效:按摩足三里穴可調理脾胃和胃消滯,進而改善腸胃腹脹感。


核稿編輯:陳如頤


更多NOW健康報導
▸全台急凍!寒流來襲如何保暖? 國健署提8大要領1次看
▸科學中藥粉結塊還能吃? 中醫師教你這樣保存不怕受潮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

NOW健康 小雪節氣 補氣

最新消息

秋冬進補乾癬病友要忌口! 中醫師提醒這個絕對不能沾

愛健康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3-11-21 17:30:00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時序進入秋冬,又到了乾癬病友容易復發,甚至惡化的季節!乾癬屬於慢性發炎的皮膚病,患者常因紅腫斑塊和脫落的皮屑覺得搔癢不適,甚至對外表感到自卑、產生心理壓力,帶給病友的困擾不只是生理,還包含心理。但其實乾癬並不具傳染性,透過中醫內外耐心調理,有機會達到不易再犯的治療目標。

24小時最熱


乾癬主要與這些問題有關 多因身體代謝異常從皮膚排毒


乾癬又被稱為銀屑病,因發生部位常見於頭皮、全身各部位,猶如雪花片片,乾癬具有點滴狀、塊狀等型態,常忍不住想抓癢,輕微只有紅斑,呈現深紅或淡紅,表層皮屑一剝就會脫落;愈嚴重紅斑增生愈厚,厚痂呈現咖啡或黑色,治療時間也會拉長。


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就中醫觀點,異位性皮膚炎、濕疹、汗皰疹和乾癬,都是因為身體代謝不平衡,進而出現皮膚症狀。其中乾癬又比其他皮膚病更難治療,通常中醫治療時程以「年」為單位,主要與個人體質及肺氣、脾胃轉動或肝臟解毒、元氣不足關係密切,除了遺傳,飲食、生活作息、工作壓力,甚至生產後或大病後、自體免疫問題及天候濕冷等因素,都可能誘發乾癬。


乾癬患者發作年齡不一,若有家族遺傳基因,初次發病較早,可能因為壓力大而導致乾癬爆發。中醫認為這與肝氣不足有關,因為肝氣不順,無法正常排毒、解毒,加上情緒壓力無法紓解,導致身體代謝異常,不從正常大小便管道排泄,反而從皮膚找出口排毒,形成皮膚疾病。


塗類固醇反使毛孔收縮 中醫調理體內代謝平衡不易復發


鄭愛蓮醫師解釋,中醫治療初期,乾癬皮損部位會因為毛細孔張開,經歷1至2個月的過渡期,具體還是要因人而異。體內垃圾開始排出體外,出現看似惡化的反彈現象,過渡期長短與病史有關,不須擔心,只要遵照醫囑按時清潔、上藥;排毒期間約1至2個月會出現皮損部位擴大並融合現象,逐漸好轉;治療2個月後由中心向外逐轉變淡,皮膚恢復正常,但仍需調理五臟六腑至代謝平衡,直到能正常飲食不發作才算完成治療。通常頭部及軀幹痊癒速度較快、腳部恢復速度稍慢。


一般來說,乾癬患者會先到皮膚科就醫,擦類固醇藥膏止癢、接受照光治療等,許多患者以為乾癬發作擦類固醇快速有效,其實反而使毛孔收縮,表面看不到病灶,但體內累積的垃圾無法排出體外,藏在皮膚下層。鄭愛蓮醫師分享,曾遇1名30多歲男性乾癬患者,一邊擦類固醇藥、一邊用中藥調理,看似排毒很快結束,停用中藥後不到2、3個月又發作了。


鄭愛蓮醫師指出,中醫治療雖然也不能根治乾癬,但多數患者經中醫調理,復發機率可望降低。除非飲食不節制、壓力或作息不佳等因素,可能讓乾癬又有機可乘,此時須先調整飲食和睡眠,助其自行消退,若紅疹持續2、3週,再回診利用中藥調理失衡的五臟六腑,就能恢復正常代謝。


秋冬進補要避免地雷食物 充足睡眠可加速皮膚修復


隨著時序入冬,不少人喜歡吃羊肉爐、薑母鴨、十全大補湯等熱補暖身,這些都是皮膚病患的禁忌,應避免海鮮、牛、羊,豬、雞可吃。鄭愛蓮醫師強調,乾癬患者絕對禁酒,一般食補如黃耆、當歸、紅棗和枸杞可食。


最後,鄭愛蓮醫師也提醒,乾癬患者冬天皮膚很乾燥,可適時塗抹不要過油的乳液來保濕滋潤皮膚;至於11點至凌晨1點是肝臟膽經運行時間,最晚12點前應就寢,有助體內加速皮膚疾病修復。


更多NOW健康報導
▸全台急凍!寒流來襲如何保暖? 國健署提8大要領1次看
▸科學中藥粉結塊還能吃? 中醫師教你這樣保存不怕受潮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

NOW健康 乾癬 皮膚病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