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疾病10大死因居第2!網友公開5招 防心血管疾病

愛健康
By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3-12-14 19:30:00

【NOW健康 連珮妤/台北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2022年台人前10大死因中,「心臟疾病」就高居第2位,成為台灣人的沉默殺手。雖然心血管疾病往往來得又急又快,但其實只要培養起生活中的各種習慣,就能夠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因此我們就針對「心血管疾病預防方式」相關話題進行觀測,一起看看該如何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心血管疾病預防方式」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心血管疾病預防方式排行。

24小時最熱


採健康飲食維持血液健康! 5大預防心血管疾病方法報你知


觀察近3個月內網友針對「心血管疾病預防方式」的討論,發現「健康飲食」最受到網友熱議。由於不良的飲食習慣容易導致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濃度過高、血管硬化等問題,若能夠好好控管飲食習慣,便能夠大幅降低血液異常的問題。


▲網議TOP5心血管疾病預防方式。(圖/《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提供)


就有營養師在個人粉專分享維持心血管健康的飲食小撇步,提到要「攝取健康脂肪」、「減少飽和脂肪高食物的攝入」,也要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並控制「鈉」、「糖分」等加工食品與精緻甜食中含有的成分,同時也要攝入適量的「高質量」蛋白質,以維持飲食方面的健康,避免因飲食不佳導致的心血管問題。


而控制「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三高問題也是極為重要的預防方式。若有三高問題的患者應盡量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並且定期測量血壓、血糖,也須遵照醫師指示用藥及回診,防止三高問題惡化。有名三高患者便提出自身對抗糖尿病的心得,提到「我幾乎不吃全澱粉」、「手搖幾乎都喝無糖或0卡」、「不要吃太快或太撐」等方式,表示自己藉由這些方式控制糖尿病問題,如今病情已相當穩定,進一步也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


規律運動、控制體重很重要 避免心血管疾病應從日常做起


此外,「規律運動、控制體重」也是影響心血管功能的關鍵因素。培養規律運動的習慣、維持體重更是能夠避免慢性病的一大要點。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每週累積150分鐘的中度身體運動就足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提醒民眾要培養運動習慣,循序漸進才能有效防治心血管問題。


心血管疾病高居台人死因排行已經多年,想要避免心血管疾病並不能單純靠服用藥物,還需加上健康飲食、控制三高、規律運動等日常習慣,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呼籲大眾重視生活習慣,為心臟健康建立良好基礎。


核稿編輯:陳如頤


# 首圖來源/ingimage


更多NOW健康報導
▸氣溫驟降威脅心血管健康 末梢血循不良慎防腦中風上身
▸秋冬季節氣溫驟降好發眩暈? 醫歸納常見眩暈症5情況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

NOW健康 健康 心血管疾病 心臟疾病

最新消息

影帝李康生10年來飽受斜頸症困擾! 出現4症狀愛注意

愛健康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3-12-15 19:30:00

【NOW健康 連慧婷/台北報導】歪頭、脖子一轉就痛,頸部肌肉緊繃不適,金馬影帝李康生於20歲時確診斜頸症,症狀一度好轉,但45歲時中風,舊疾復發,近10年來飽受斜頸症之苦,期間求助50多名醫師,試過西醫中醫及偏方,但療效有限,影響表演工作,還因此罹患憂鬱症。

24小時最熱


斜頸症好發於女性! 出現頸部痙攣、顫抖勿輕忽


台灣神經復健醫學會理事陳智光指出,斜頸症是1種肌張力不全症,由於頸部肌肉攣縮,導致患者脖子歪斜、頭部偏移至特定方向,不能任意轉動,影響視線、平衡感,例如,無法準確拿捏與物品的距離感、走路容易跌倒,許多病友擔心旁人眼光,不願出門與人社交。


陳智光表示,斜頸症為第3常見的動作障礙疾病,僅次於原發性顫抖症、巴金森氏症,多數個案屬於特發性、找不到病因,通常於40歲後發病,女性斜頸症機率是男性的2倍。


臨床顯示,大部分患者發病時以為落枕或姿勢不對所致,以致延誤就醫。除此之外,斜頸症常被誤診,陳智光指出,斜頸症患者從發作到確診平均需花4至6年,期間症狀持續惡化,大幅影響生活品質。一旦發現頸部歪斜、疼痛或顫抖,就應就醫,接受檢查。


林口長庚神經內科部副部主任吳逸如教授指出,斜頸症症狀多伴隨痙攣、顫抖、抽動,且嚴重時可導致中重度疼痛與不適感,在飽受病痛之下,易合併憂鬱症、焦慮症,一旦陷入焦慮、疲憊、壓力沉重等困境,又讓斜頸症惡化。


如何治療斜頸症? 使用藥物搭配復健雙管齊下最有效


在治療斜頸症上,普遍投以肌肉鬆弛劑,達到舒緩、減痛效果,因此藥物作用於全身,調整劑量困難,易造成全身無力等副作用。相較之下,肉毒桿菌素可直接作用於神經與肌肉的交接處,精準放鬆受到影響的頸部肌肉,一般注射肉毒桿菌素後6週即可看到明顯改善,矯正頭部歪斜位置、大幅減少疼痛。


超越復健診所院長王薏茜表示,大部分斜頸症患者自行嘗試針灸、拔罐、推拿或民俗療法,但效果有限。如有疑似症狀,建議至復健科、神經內科就診,確認斜頸症,應採藥物及復健等雙軌方式,才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在注射肉毒桿菌素後,李康生頸部僵硬疼痛等症狀獲得改善,今天與導演蔡明亮出席衛教記者會,蔡導表示,新片《日子》正是記錄李康生飽受斜頸症之苦,接受治療期間的相關作品,希望大眾重視斜頸症所帶來的身心風險。


核稿編輯:陳珍妮


# 首圖來源/ingimage


更多NOW健康報導
▸植牙能用多久?牙醫師揭真相 口腔環境沒顧好恐白花錢
▸攝護腺肥大手術怕陽痿、射不出? 泌尿科醫師提新選擇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

NOW健康 健康 李康生 斜頸症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