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肉去血水如何處理?先別用清水洗 毒物專家親授方法

愛健康
By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3-12-16 19:30:00

【NOW健康 陳曉彤/台北報導】市場買回溫體豬肉,該如何處理?要先洗過,再冰存嗎?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購買盒裝雞肉、豬肉、牛肉等肉品,在料理之前,不可以自來水沖洗掉血水,這可能提高生肉上面沙門氏菌等病菌的汙染風險。

24小時最熱


料理肉品前別沖水 恐增食物中毒機會


食藥署表示,市場購回的豬肉,若當天烹煮,儘快放進冰箱冷藏。如未立即烹煮食用,應存放在冷凍庫,並與熟食類產品分開存放,儘速料理及食用完畢。


至於豬肉在烹煮前若需以清水來清潔,須先清空流理檯上的其他食材或餐具,以免在清洗肉品的過程中,將沙門氏菌等病菌噴濺至其他食材,引發急性腸胃炎。


許多人習慣在料理肉品之前,以自來水沖洗掉血水,但顏宗海認為,這可能增加食物中毒風險,因為沖水過程中,生肉上的沙門氏菌等病菌可能汙染其他食物。


帶血水生肉如何處理? 專家建議這樣做


事實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官方網站也曾提醒,在處理生雞肉時,別用自來水沖洗,因為生雞肉常含有很多種細菌,如果大力清洗,恐讓病菌汙染到其他食物。


顏宗海指出,生肉表面附著的病菌以沙門氏菌最為常見,如果沾附、汙染至其他食物,就可能引發急性腸胃炎,造成發燒、噁心、嘔吐、腹瀉,需須至急診,接受治療。


那該如何處理帶血水的生肉呢?顏宗海表示,準備一只裝有冷水的鍋子,將生肉置入水中,以浸泡代替沖水,就能達到清除血水的目的。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4旬婦人不抽菸竟罹患肺癌! 早期術後輔1療法喚醒免疫
▸高度近視會遺傳!醫師呼籲及早控制近視 慎選矯正方法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

NOW健康 健康

最新消息

腹脹不適、疲倦愛注意! 醫解析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

愛健康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3-12-17 16:30:00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有位60多歲的男性患者,在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白血球數量很高,已超過100,000/uL。正常時候的白血球數量約4,000/uL至10,000/uL。」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滕傑林醫師指出,「進一步檢查發現,患者罹患了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由於沒有明顯症狀,便建議患者定期追蹤,滕傑林醫師說,經過幾年的追蹤後,患者出現疲倦、腹部不適、體重減輕的狀況,於是開始接受治療。患者選擇使用第2代BTK抑制劑,只需要在家吃口服藥,相當方便。

24小時最熱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好發於男性 大多都是在健檢時才發現


治療3個月後,患者的白血球數量從200,000/uL顯著下降,血紅素與血小板數量漸漸回升,體重也恢復了。滕傑林醫師說,患者能夠照常工作,生活幾乎不受影響。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較好發於老年人、白種人,男性患者較多。滕傑林醫師說,大部分患者都沒有明顯症狀,往往是在健檢或抽血時意外發現白血球數量很高,才被轉診到血液科。


部分患者可能摸到頸部、腋下、鼠蹊的淋巴結腫大。滕傑林醫師說,後續會有肝脾腫大,而感到腹脹不適。隨著貧血惡化,患者會感到虛弱、疲倦。


滕傑林醫師說,「因為台灣的醫療可近性高,民眾較常接受健檢或抽血,所以也有越來越多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能在早期確定診斷。」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是個慢性病,目前的治療原則是「有症狀才需要治療,沒有症狀就持續觀察」。滕傑林醫師說,臨床上會根據主觀症狀與客觀檢查來評估。主觀症狀包括發燒、冒汗、疼痛、肚子脹、體重減輕等;客觀檢查包括血紅素、血小板等。


當病人的血紅素小於10g/dL、血小板小於100,000/uL的時候,應該要接受治療。滕傑林醫師說,如果沒有接受治療,存活時間可能是3至5年。不過若能好好接受治療,存活10年以上的患者也大有人在。


根據統計,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在確定診斷後,平均觀察時間為7至8年。滕傑林醫師說,在開始接受治療後,又能存活7至8年。


口服BTK抑制劑標靶藥物 有效控制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在過去僅有化學治療,滕傑林醫師說,幾年前發展出單株抗體搭配化學治療,而現在又有BTK抑制劑標靶藥物,更進一步提升了治療成效。


國際上主流的治療指引已從過去的化學治療,慢慢演進到不用化學治療。滕傑林醫師說,畢竟化學治療有較多的副作用,所以在BTK抑制劑標靶藥物問世後,能夠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較少的副作用,對病人有很大的幫助。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需要長期治療,傳統的化學治療加上單株抗體,大概會在2年至3年後漸漸失效。」滕傑林醫師說,「現在的單株抗體加上標靶藥物,或是單純使用BTK抑制劑標靶藥物,從文獻上看起來,經過4年至5年後,半數病人還能維持穩定,代表治療成效又進步了。」


BTK抑制劑標靶藥物採用口服,便利性高,有助提升治療順從度。接續第1代BTK抑制劑後,還發展出第二代BTK抑制劑。第2代BTK抑制劑標靶藥物的作用機轉更專一,讓治療成效再提升,有助改善存活率,且副作用較少,可維持生活品質。


▲口服BTK抑制劑,有效控制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圖/照護線上提供)


一般而言,患者在服用BTK抑制劑標靶藥物3至4個月後就會感覺到狀況改善,血紅素、血小板漸漸回升。滕傑林醫師說,肝脾腫大會慢慢消退,讓患者的食慾變好,體重恢復,病容消失了,生活、工作都跟一般人沒有兩樣。


「BTK抑制劑持續在進步,從第1代到第2代,精準性更高、副作用更少,讓醫師有更好的工具來治療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滕傑林醫師說,「目前國際上的治療指引大概都是直接使用第2代BTK抑制劑,以追求較佳的治療成效。」


貼心小提醒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是個慢性病,患者大多沒有明顯症狀,往往是在抽血檢查時意外發現。滕傑林醫師說,治療原則是「有症狀才需要治療,沒有症狀就持續觀察」。患者務必定期追蹤,醫師會根據症狀與檢驗數據評估治療的時機。


隨著藥物的發展,BTK抑制劑標靶藥物能發揮良好的治療成效,也不需搭配化學治療,能夠維持生活品質,且採用口服,便利性高。滕傑林醫師說,第2代BTK抑制劑能更精準發揮作用,減少副作用。患者可與醫師詳細討論,共同擬定合適的治療策略。(文章授權/照護線上)(點看下方了解更多)


文字編輯:連慧婷
核稿編輯:陳珍妮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4旬婦人不抽菸竟罹患肺癌! 早期術後輔1療法喚醒免疫
▸爸媽注意!冬季除了呼吸道疾病 慎防幼兒病毒性腸胃炎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

NOW健康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