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連珮妤/台北報導】依據國民健康署110年健康促進統計年報及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我國18歲以上人口身體活動不足率達47.3%,平日坐著時間平均為6小時,顯示我國成人久坐的生活型態及身體活動不足。
24小時最熱
久坐是萬病之源! 國健署籲民眾應培養規律運動的好習慣
2020年世衛組織(WHO)「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南」指出,久坐與心血管疾病、癌症、第2型糖尿病發生率有關,建議18至64歲成人每週應該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或是75分鐘的劇烈強度運動 ,並提出「分段累積身體活動量」與「1次完成」同樣有助於健康,例如:1天運動30分鐘,可以分成2次15分鐘,或3次10分鐘完成,即使不能達到建議活動量,少量的身體活動依然好過於不活動。
國健署建議成人可以從輕微強度的身體活動取代久坐,再逐漸增加活動強度及頻率,培養規律運動的習慣,避免產生體重過重或肥胖的現象。
走樓梯取代坐電梯! 上班族掌握3妙招也能健康生活
此外,教育部體育署「中華民國112年運動現況調查結案報告書」顯示,國人通常會以「工作太累」、「懶得運動」、「因為工作沒有時間」等原因不去運動。國健署提供3招讓上班族平時也能增加身體活動:
1.可以走樓梯就不要坐電梯,也可以從步行走上幾層樓後再搭乘電梯,慢慢增加身體活動量。
2.外出或上下班多利用腳踏車,或是提前1站下車步行。
3.在上班期間,上午及下午各做15分鐘健康操、毛巾操或是伸展操,累積30分鐘身體活動量。
上班族只要能利用零碎的時間增加身體活動量,都能對健康有助益,平時不妨遵循以上3招,讓身體活動融入日常生活,即可降低肥胖、心血管疾病,甚至是癌症的風險。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降低子宮頸癌做抹片就足夠? 專家呼籲篩檢政策待轉型
▸「長壽狗」可以活多久? 研究揭密影響毛小孩壽命關鍵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