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齒大煩惱 拔智齒的六大問題一次看!

愛健康
By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發布時間:2024-04-20 19:30:00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一年內「拔智齒問題」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拔智齒問題排行。

24小時最熱

本文亮點

(圖片來源:Unsplash)

你也曾經為了拔智齒而煩惱嗎?智齒常見萌發於十六至二十五歲,作為人類最晚發育的牙齒,其原本的功能是用於補充臼齒的缺牙,但智齒可能會因為生長不全、長錯方向,因而擠壓到其他牙齒,或有清潔不易等問題,成為不少人的口腔困擾,此次便針對「拔智齒問題」進行觀測,一起來看看網友都在討論哪些問題吧!

「不拔智齒」要注意口腔清潔! 避免「怕痛」耽誤牙齒健康!

網友熱議TOP6拔智齒問題

▲ 網友熱議TOP6拔智齒問題 網路聲量排行

觀察近一年內網友針對「拔智齒問題」的相關話題討論,可以發現「智齒一定要拔嗎?」最受到網友熱議,便有網友提到拔智齒雖沒有絕對的必要性,但只要智齒的生長角度、空間出現問題,難以清潔進而引發紅腫、疼痛時,便需要依照醫師建議拔除。即有網友表示自己的智齒目前雖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洗牙了好幾次,醫生認為現在不拔,老了還是得拔」,引來許多網友回覆「趁年輕拔一拔也好」、「如果不好清潔,也很容易讓前面的臼齒蛀掉」。

而「拔智齒會痛嗎?」也受到很多共鳴,便有準備拔智齒的網友訴苦說「拔智齒是不是需要勇氣阿,誰來告訴我不痛」,吸引眾多網友分享自身經驗,如「只有打麻藥那幾秒會痛」、「有麻醉的,開刀四十分鐘也沒感覺」,也有網友提醒「不拔智齒,到時候抽神經才痛」,提醒大家不能因為一時怕痛,而耽誤到醫生治療。

另外,智齒是否「需要定期回診」,也是很多網友心中共同的疑問。一名網友表示「恢復情形良好的話,不用太多次」,但有網友說到自己一次拔四顆智齒的經歷,提到「由於拔完智齒後影響到臉型、咬合,必須進行牙齒矯正,最後回診了好幾次」,表示是否需回診,會因為智齒數量、大小等情況而有所不同,還是要尋求專業醫生建議。

不少人都有關於要不要拔智齒的煩惱,但每個人的智齒生長情形百百種,尋找醫生詢問個人情形並多注意牙齒清潔,才不會使口腔健康受到威脅,希望大家打贏牙齒健康保衛戰,擁有一口好牙!

 

本分析報告使用《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針對指定議題進行文本分析
觀測期間: 2023/03/01-2024/03/06
觀測來源: 討論區、社群網站、新聞、部落格、地點評論(排除抽獎文)

健康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牙科

最新消息

168斷食恐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吃什麼比進食時間重要

愛健康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4-04-21 19:30:00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近年來,民眾爭相效仿明星採取168斷食法,每天集中在8小時內進食,剩餘的16小時則避免攝取任何卡路里,藉此保持身材。美國心臟協會發表的最新研究卻指出,這種飲食模式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尤其是對於有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人群,但此說法仍需進一步確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穎灝則認為,心血管疾病患者平時應關注吃什麼比何時吃更為重要,可採取得舒飲食或地中海飲食等方式,讓身體更為健康。

24小時最熱


研究對象非有計畫斷食! 調查仍不可定論


上海交通大學公衛學院學者鍾文澤原本是想研究,168斷食和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關係,因此分析了2003年至2018年之間2萬位平均49歲美國成人的飲食模式,結果顯示,每日進食時間限制在8小時以內的人群,其死於心臟病的風險較每日進食時間在12至16小時之間的人高出91%。其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如果每日進食時間限制在8小時內,其因心臟病或中風死亡的可能性比未實施者高出66%。


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為觀察性研究,無法確立因果關係!關鍵是,研究族群是因為什麼原因,而只能於8小時內進食。舉例來說,民眾可能因為生病食慾不佳或熬夜加班無法好好吃飯,才導致每日限於8小時內進食,而非有計畫的自願斷食。這群人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可能是因為本身健康狀況不良,而非斷食法所致,因此仍要更進一步的研究才能下定論。


從飲食促進心臟健康 吃什麼比何時吃更重要


李穎灝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定期測量血壓,並關注自身吃什麼比何時吃更為重要,建議採用已被證實能夠改善心臟健康的飲食方式,如:DASH(防治高血壓的飲食方法)、pescetarian(魚素飲食)和地中海飲食等,從飲食下手促進心臟健康效果更為顯著。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下班聊健康】妹妹癢怎麼辦?女人該懂的私密處保養
▸貓要打狂犬病疫苗? 國內《動保法》有規定但接種率低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健康安妞 Podcast

NOW健康 168斷食 地中海飲食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