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症候群」症狀一次看!醫曝緩解方法

愛健康
By NOWnews今日新聞
發布時間:2024-04-24 17:00:00

[NOWnews今日新聞] 今年4月3日花蓮發生規模7.2大地震後,大小餘震一直延續不斷,22日傍晚更頻繁地震,深夜更發生規模6.0、6.3強震,花蓮再度出現災情,也讓不少民眾出現「時時刻刻都在頭暈」的情況而徹夜難眠。對此,黃軒醫師提醒,這代表出現了「地震症候群」,同時分享緩解方法。

24小時最熱

醫師黃軒在粉專上發文提到,「地震症候群」被稱為假性地震症候群或地震後頭暈症候群,是一種人體在經歷頻繁地震後,可能出現的心理和生理反應。曾有研究指出,在強震發生後的4個月內,居住在持續餘震區域,許多人會或多或少都會有頭暈症狀,尤其好發於「女性」、「高齡者」、「高樓層居民」

▲昨(22)日開始大小地震警報不停響,許多民眾徹夜難眠 。(圖/記者周淑萍攝)
▲昨(22)日開始大小地震警報不停響,許多民眾徹夜難眠 。(圖/記者周淑萍攝)

此外,「地震症候群」(Earthquake Syndrome)有以下10種常見症狀:

1. 頭暈:感覺自己或周遭環境在移動或旋轉。
2. 平衡困難:走路或站立時感到不穩。
3. 耳鳴:耳內持續發出高頻嗡嗡聲或其他聲音。
4. 焦慮:感到緊張或不安。
5. 失眠:難以入睡或睡眠質量差。
6. 恐慌發作:突然感到極度的恐慌和不安。
7. 注意力不集中:難以專注於任務或活動。
8. 逃避行為:避免與地震相關的事物或情境。
9. 過度警覺:對周圍環境過度敏感。
10. 易受驚嚇:對突然的聲音或動作反應過度。

黃軒醫師提醒,上述症狀不一定全部都會出現,但偶有一些小症頭,可能會在地震後的數小時至數天內出現,並且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

黃軒補充,面對地震症候群,出現一直頭暈的情況,可先「看向遠方,並集中注意力於一點」,通常能幫助內耳掌管平衡的「前庭」系統恢復正常

▲「地震症候群」(Earthquake Syndrome)常會出現頭暈、平衡困難等症狀。(圖/取自photoAC)
▲「地震症候群」(Earthquake Syndrome)常會出現頭暈、平衡困難等症狀。(圖/取自photoAC)

但若是「地震症候群」的情況一直沒有改善,並出現以下症狀時,則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
1. 持續的不安感:如果地震後您無法進行日常活動,持續感到暈眩和不安,這可能是尋求幫助的信號
2. 食慾和睡眠問題:當您因為焦慮而吃不下飯、睡不著,並且這些症狀嚴重影響您的生活時
3. 情緒波動:如果您經歷了劇烈的情緒波動,如憤怒、悲傷或絕望,並且這些情緒難以自我管理
4. 社交隔離:如果您開始避免與他人互動,或者感到與周圍環境脫節
5.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徵兆:如持續的恐慌、夜間惡夢、回避與創傷相關的事物或地點


 

消息來源:NOWnews今日新聞

延伸閱讀:

NOWnews今日新聞 健康 地震 地震症候群

最新消息

不只感冒!下雨天易爆「4大呼吸道問題」 醫示警

愛健康
Ettoday
發布時間:2024-04-24 19:30:00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24小時最熱

因鋒面抵達台灣上空,今(24)日各地有雨,尤其中北部、東北部要留意較大雨勢,未來一週都容易下雨。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提醒,小心下雨也是引發「呼吸道疾病」的常見主因。他接著分析,包括感冒和流感、氣喘及過敏、肺炎與支氣管炎,恐因環境潮溼更容易傳播病毒、細菌,另外因鼻內分泌物變濃稠而易造成鼻竇炎。

輔大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胡皓淳在粉專PO文示警,下雨天常見「4大呼吸道疾病」:

1.感冒和流感

在雨季,病毒更容易在潮濕的環境中傳播,因此感冒和得流感的風險也會增加。這些疾病通常伴隨咳嗽、流鼻涕及喉嚨痛等症狀。想要預防,除了保持良好個人衛生、勤洗手及避免接觸已感染的人群外,及時接種流感疫苗也很重要。

2.氣喘和過敏

潮濕的環境是黴菌的溫床,黴菌孢子及花粉等過敏原在雨季會變多,進而導致呼吸道發炎和氣喘發作。醫師建議,過敏患者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並保持室內乾燥清潔,根據醫囑使用適當的抗過敏藥物。

3.肺炎和支氣管炎

不只是黴菌,潮濕的天氣也是細菌和病毒生長的理想環境,這可能引起肺炎和支氣管炎等呼吸道感染。請務必保持室內通風,避免長時間暴露於潮濕環境中,可以降低感染的風險。

4.鼻竇炎

潮濕環境容易使鼻內分泌物變得濃稠,進而引發鼻竇炎。醫師建議,可按時進行適當的鼻部清潔,保持鼻腔通暢,可以有效預防鼻竇炎。

疾管署23日提醒,類流感疫情雖趨緩,但仍有新增重症個案,民眾勿輕忽流感嚴重性,應落實勤洗手及注意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防護措施,有呼吸道症狀時應佩戴口罩;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或用衣袖代替;與他人交談時,儘可能保持1公尺以上。民眾如有類流感症狀,應就近就醫並充分休息,待痊癒後再上班、上學,以免病毒於同儕間傳播造成疫情發生。

點我加ETtoday好友,接收更多新聞大小事。

ETtoday 健康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