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24小時最熱
因應新冠疫情而實施的口罩令將於5月19日全面解禁,去醫療院所也不用再強制戴口罩。不過醫院仍然是疾病傳播風險較高的場域,感染科權威、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提醒,若前往時有4種情況,包含到嚴重、脆弱病人的病房、到呼吸道疾病相關科別候診時、搭乘電梯處於密閉空間以及在人潮眾多的美食街,還是應該戴上口罩確保安全。
國內強制戴口罩規範自2020年12月1日起實施,經過多次放寬,現行僅剩醫院、診所、一般護理之家、老人福利機構等處持續列為應佩戴口罩場所。
疾病管制署昨上午召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專家會議,會中決議「為防治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進入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應佩戴口罩」公告將於5月19日停止適用,調整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為「建議」佩戴口罩場所。
也就是說,強制戴口罩,若沒有配合恐有罰則的規範將從5月19日起全部解除。而在這樣的時間點解禁是否合適?黃立民受訪表示,其實合適與不合適實在沒有一個標準,經歷新冠疫情後免疫負債還會拖一段時間,要有一個明確適合的時間點不容易。
黃立民指出,現在疫情沒有像三年前狀態那麼嚴峻,世界各國對口罩規範都已經放鬆,台灣的作法算是順應潮流,讓疾病防護措施轉為「民眾自己決定」。至於現在民眾前往醫療院所真的可以不戴口罩嗎?黃立民提出有4種情境還是應該戴好口罩來防範:
第一、前往比較嚴重病人、脆弱病人的病房。例如癌症、新生兒、產婦等,環境中病毒細菌種類可能較多之外,患者本身抵抗力比較差,也應該避免從外面帶入新的病菌。
第二、到呼吸道科別就醫候診時。黃立民指出,如果今天到醫院是看泌尿科、心臟科等,或許不用太過警戒,但如果到了感染科、胸腔科、家醫科等比較容易有呼吸道疾病患者前往處候診,還是最好戴上口罩,其它科別候診時聽到有此起彼落的咳嗽聲,也還是要注意。
第三、醫院電梯。黃立民指出,電梯屬於密閉空間,搭乘時需要至少1~2分鐘時間,人與人距離較近,傳染風險較高。
第四、醫院美食街。黃立民表示,美食街是醫院裡人潮眾多的地方,而且什麼人都可能前往,也包含病患,所以在非飲食的期間還是應該把口罩戴好。
疾管署因應這項措施,參考國際規範增訂「防範呼吸道傳染病,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須知」,其中針對民眾有提出三點建議:
(一) 有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如:流感、COVID-19)或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如:流鼻水、咳嗽或打噴嚏)時,非必要請避免進入醫療照護機構;如有必要進入,於有症狀期間及症狀緩解後5日內,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生。
(二) 過去一周內曾與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觸、本身為免疫力低下(如:移植或血液腫瘤等病人)或是具有其他流感、COVID-19重症高風險者、探視或照護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落實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手部衛生,並遵循醫療照護機構內部相關規定或國家防疫政策佩戴口罩。
(三) 2歲以下嬰幼兒或因身體、心理等因素未能佩戴口罩之民眾,於咳嗽或打噴嚏時,應使用衛生紙遮掩口鼻,使用完畢後將衛生紙丟進垃圾桶,執行手部衛生,降低傳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