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台灣兒少缺乏運動,只有約2成國中生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標準,每日完成60分鐘中高強度運動,表現狀況遠低於日本、南韓。據兒童福利聯盟發布《2024台灣兒少運動狀況及家長支持調查》發現,台灣兒少的課餘運動平均時數僅3.3小時,超過半數課外運動時間不到2小時,當中有近4成學生幾乎不運動,長期下來導致近2成體能不佳,跑操場時容易感到胸口痛、快昏倒。
24小時最熱
1週2節體育課不夠 半數學生希望增加時長
據台灣體育運動大學教授張振崗及中興大學教授巫錦霖所做的《2022台灣兒童及青少年身體活動報告》顯示,台灣兒少「身體活動量」為不及格的F級,僅22%的國中生和13.6%的高中生達到WHO建議的每日60分鐘中高強度運動標準,顯示台灣兒少的運動狀況極為不理想,雖與4年前的結果相同,但卻遠低於日本(B-)、新加坡(C-)和韓國(D-)等鄰近亞洲國家的表現。
WHO建議兒少每週運動應達7小時以上,即扣掉體育課至少還要運動5.5小時,但依照兒盟調查,台灣兒少課餘運動平均時數為3.3小時,僅29.3%的學生在課餘時間能運動達5小時以上,且隨著進入國中,達標比例顯著下降。 此外,有56.2%兒少課外運動時間不到2小時,當中有38%的學生幾乎不運動,長期運動不足導致約18.4%學生體能不佳,同時可以注意到,男生的平均運動時間顯著高於女生;國小生略高於國中生。
兒盟指出,調查中有86.1%的學生表示會期待上體育課,也有53.7%的學生非常希望體育課時間能再多一些(目前體育課時間一週有約1.5小時),針對實際體育課狀況,有67.4%的學生表示體育老師會指導、糾正學生運動;詢問體育課是否會有喘、流汗、很累的感受,僅54.7%表示總是或經常如此,反映出運動強度不足;甚至有6.7%的學生表示體育課會被借去上其他課或考試,不僅不合規範,也剝奪了孩子運動的權利。另外,兒少在校下課時間會因為各種原因而未被充分利用,僅34.7%的學生表示下課時間經常去運動,而有30.2%表示曾被處罰不準下課。
對於台灣體育課時間明顯不足的問題,兒盟建議參考其他國家做法,如美國中小學每天均安排體育課;法國每週小學200分鐘、中學250分鐘;日本小學每週90至35分鐘,中學100分鐘等,甚至許多國家已從教育政策著手解決兒少運動不足的問題。此外,校方亦應確保體育署「SH150方案」 的有效實施,通過晨間、課間、空白課程及課後時間以增加學生運動時間達每週150分鐘。
台灣家長不愛運動 連帶影響到孩子
調查顯示,國小女生有20.2%的課外運動時間達5小時標準,但到了國中卻剩下11.5%,遠低於男生的36.8%,對此,兒盟進一步分析並說明,女生運動量不足的原因主要與性別刻板印象、生理因素及外觀焦慮有關,傳統觀念認為女生不適合運動,導致家長對男女生的運動支持程度不一,國中男生平均獲得12.2分的家長運動支持,而國中女生僅有11.1分;其次有數據顯示有14.4%的女生因為生理因素而影響運動意願,遠高於男生的2.9%;另外隨青春期發育,女生更容易因運動時覺得自己不好看而不想運動(國小女生14.5%,國中女生22.7%)。
台灣孩子的運動習慣為什麼這麼低落呢?兒盟強調,除了學業壓力及其他環境因素,家長也扮演重要角色!父母都運動習慣的孩子,課餘運動量達5小時有34.9%,比起父母都不運動的孩子達標的25.3%多1成。值得注意的是,父母若只有一方有運動其實影響不大,父母都有運動習慣才是最關鍵的,但令人擔心的是台灣父母親似乎不愛運動,調查就發現,僅24%的父親和12%的母親經常運動,35%的父親和49.7%的母親很少或完全不運動。
除此之外,今年奧運盛事即將展開,台灣代表團包含羽球、柔道、拳擊、射箭、舉重、跆拳道等60人參賽,但調查中竟有51.6%的兒少不曉得。兒盟也指出,數據顯示,台灣兒少對體育賽事節目的觀看頻率並不高,僅14.6%表示經常觀看,31.7%偶爾觀看,19%表示完全不看。同時也可發現,家長陪伴觀看賽事頻率很低,僅有4成兒少表示家長經常(13.4%)陪伴或偶爾陪伴(28.7%)。
兒少運動量不足又習慣久坐,容易導致肥胖問題產生,為了避免孩子健康提早亮紅燈,兒盟呼籲,家長要以身作則,培養自身運動習慣,並陪伴孩子運動。即使無法親自運動,也要鼓勵孩子參與校內外運動性社團及課程,尤其是家中孩子為女性,更需要提供更多支持資源,如準備合適的運動內衣及服飾,適時給予言語上的讚美、鼓勵。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刮痧緩解中暑 刮痧部位、刮痧順序、刮痧方式1次搞懂
▸省不到30萬!14項指示藥品退出健保 自8月1日起生效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